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中科院声学所青岛研发及产业化基地落户高新区

2015-08-07 10:57:01
来源: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尺素
\

智能产业研究院

\

建设中的中科研发城

\

光电院

近日,“中科院声学所青岛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在高新区开工建设,成为正式落户在青岛高新区的第四个中科系科研院所。

“基地”整体规划用地约160亩,总投资2.6亿元,由中科院声学所青岛分所、青岛国科声学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中科院青岛声学与信息处理产业园三部分组成。“基地”以中科院声学所的科研能力和人才优势为基础,将建设成为海洋声学仪器装备、声与振动控制、语音和音频信号处理、下一代网络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显示度的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基地。

自2009年青岛市与中科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后,青岛高新区抓住中科院下属研究所在青岛市设立研发基地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引进有关院所,先后与中科院光电研究院、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签约,共建青岛分所和研发基地,吸引大批高层次人才来高新区创新创业,倾力打造胶州湾科技创新之城。

光电工程技术成果显著

2014年,青岛市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联盟在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的牵头下组建。

最早落户高新区的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目前已拥有科技研发人员60余人,建成激光探测、光谱成像、光电信息、北斗导航4个技术研究室和3个工程中心。

据光电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北斗产业领域,为了进一步促进北斗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青岛光电院成立北斗产业化公司,在车载导航、人员定位、海上定位、位置数据服务方面开展运营合作。

车载导航方面,以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为基础研发的基于北斗的智能车辆管控系统,已经成功在高新区全区摆渡车上获得应用;在人员定位方面,与摩拉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开展北斗在智慧医疗领域的洽谈合作,预计该项目年产值将过亿;海上定位方面,与青岛海霖渔业设施科技有限公司在海上鱼箱定位方面开展合作;位置数据服务方面,与国家授时中心开展合作,引进北斗高进度数据产品,建设高精度数据服务中心,为青岛市北斗企业提供亚米级高精度北斗数据服务。

软件信息服务着力支撑

当前,我国正处于“互联网+”蓬勃发展的绝佳时代,软件信息产业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自2013年7月正式成立伊始,中科院软件所青岛研发基地就面向青岛地区开展工业软件领域应用研究及规模产业化工作,重点部署基础软件、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孵化、培育和聚集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

依托基础软件国家工程中心,软件所青岛研发基地建设了虚拟化与固件研究室、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研究室,加强实时系统于分布式数据库研究室、网络控制系统研究室以及集成电路设计研究室等基础研究单元建设。

在基础平台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基础上,软件所研发基地已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协助南车四方厂建设了车辆试验与仿真协同分析及管理平台;还承担了核高基开源操作系统内核分析和安全性能评估研究、Android体系结构导航软件系统开发工作、终端远程桌面工具及测试等多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声学研究水平极大提升

声波是海洋信息可以远距离传播的唯一有效载体,也是海洋探测领域的一把“金钥匙”,对于海下油气勘探、水下养殖、生物学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中科院声学所青岛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从立项之初,就将重点目标定位于开展海洋声学技术与装备、声与振动控制、下一代网络应用技术的研究与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建设具有国内重要影响的声学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示范基地。

目前,声学所青岛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现已成立中科院声学研究所青岛减振降噪联合实验室,项目一期计划建设国家级水声学实验室和空气声学实验室,并规划建设高铁振动噪声专用实验室、电声产品检定检测全消声室等声学实验室,力争突破声与振动测量的关键技术,形成噪声和振动控制的研发平台。

截至目前,声学所青岛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已争取各类科研项目25项,获得科技扶持资金1699万元,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1项。与青岛市相关单位合作对接,通过声学研究提升相关产业技术升级:与南车四方公司共建高铁声学联合研发中心,与山东省化工研究院联合研发新型复合吸声材料,与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联合设立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声学实验室,并取得CMA资质认证。

智能产业领域领航突破

智能产业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全行业技术提升的驱动力量,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岛高新区审时度势,抢先布局,依托中科院自动化所,建设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在智能制造、智能网络、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慧健康等领域抢占战略高地。

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以来,仅实际开展工作1年时间内,组建了智能数据研究所、智慧物流研究所、智能制造研究所等13个科研部门,一批项目在青岛落地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以青岛平行管控系统为例。这一系统构建了以数据中心为枢纽,以智能管理、综合应用和信息服务“三大平台”为核心,以信号控制、综合监视、信息采集、交通诱导、交通执法、安全管理、指挥调度、服务信息发布“八大系统”为支撑的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实现智能交通的全面应用和深度应用,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促进我市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

通过该系统的建设,在缓解青岛市主城区交通拥堵,改善交通状况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重点道路的山东路,其拥堵里程缩短约30%,通行时间缩短25%,主干道通行时间平均缩短20% ,停车次数减少45%。山东路、延吉路实施了交通组织优化方案。目前来看,通行效率提高43.39%。

着力发挥科研院所集聚效应

为进一步提升青岛高新区承载中科院院所落地的能力,青岛高新区汇聚中科院以及国内外高端研发机构和人才团队,促进青岛国家高新区与境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进入更高层次和领域,建设“中科青岛研发城”项目。

据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占地面积约260亩,总建筑面积约为57.5万平方米。研发城由科研及办公组团、科技产业孵化器基地、人才公寓、会议商服综合体等组成,总建设周期为5年。中科青岛研发城将引进、孵化、转化、示范新技术成果,孵化培育新兴产业化项目,开辟科技创新交流新平台,围绕新兴战略性产业,建设能容纳10个以上研究院所、从业人员10000人以上、规模接近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大型区域级中科院研发城。一期总建筑面积约15.5万平米,2015年7月份已全部封顶,计划2016年6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这位负责人表示,青岛高新区一直牢固树立平台思维,依托中科系院所等创新源头和载体,全面提高资源整合链接能力、项目孵化加速能力、技术输出转移转化能力,初步搭建起了人才发展平台、公共研发平台、技术服务平台、科技金融平台、国际合作平台,强化协同创新,壮大研发平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下一步,青岛高新区将进一步加强、深化与中科系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建设创新红岛、创业红岛、创客红岛,努力成为全市创新发展重要引擎和“三创”行动的战略主战场。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