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27日讯(记者 周晓荷 通讯员 周健伟) 这个周末,青岛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休假,他们前往各大海水浴场、奥帆中心等地,与浒苔展开了一场战斗。7月27日,来自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全市共清理浒苔约265516.4吨。
今年市海洋与渔业局完善了《2015年浒苔处置总体工作方案》,全力做好浒苔处置工作。利用空中卫星遥感技术,密切关注浒苔发展动向,每日发布浒苔通报;安排执法船只按照巡航区域进行巡航巡视;局领导带队每日分五个时段对六浴至麦岛沿线近岸浒苔分布情况进行巡查;利用海域动态监视监控系统对重点海域浒苔分布情况实时监控。同时,在各浴场等重点海域,安装设置拦截网1.2万米;依托“海状元”号海上浒苔综合处置平台和“1+X”海上处置模式,日均作业超过16个小时。目前,海上作业渔船总数达到116艘。
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相关部门对“海状元”号海上浒苔综合处置平台进行了技术升级改造,将其自捞装置由吸泵式改为履带式;创新研制了200米长的对船浮拖网,打捞效率明显提高。在重点海域划设七大责任区由各打捞组分别把守,并将责任区实施网格化管理,确保责任到组到船到人。
截至7月26日,全市共清理浒苔约265516.4吨(海上打捞浒苔约89496.1吨,陆域清理浒苔约176020.3吨);其中市管海域累计出船 15 89艘次打捞 浒苔约82926.1吨,岸上清理18793吨。
清理浒苔邀您来当志愿者
本报7月27日讯(记者 朱薪雨 实习生 郭广燚娟) 近日,由于持续南风的影响,大面积浒苔再次来到岛城近海一线,不仅影响了海水浴场的美观,也造成环境污染。上周末,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崂山团区委组织了社会各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崂山区企业青年志愿者团队、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热心公益青年共计300余名志愿者,来到石老人海水浴场对浒苔进行清理。
在接下来的几周,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还将继续组织和动员发动全市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开展浒苔清理志愿行动。即日起接受广大志愿者团队踊跃报名,电话:85911658。
市南:周末不歇,两天清“浒”3451吨
本报7月27日讯(记者 郝园园)“看到有一些老人都过来清理浒苔,我们年轻人就更应该自觉参与。”7月27日上午,家住珠海路街道汕头路社区的居民王林正卖力地将浒苔装到袋子里,以方便吊车将浒苔运到车上。记者采访了解到,市南区将前海一线划分为 10个责任区域,分别由10个街道办事处按照划分区域开展清理工作,对团岛湾等重点区域分早、中、晚三个阶段进行不间断巡查,发现浒苔上岸,立即出动人员及时清理,做到发现多少清理多少,并充分利用潮汐变化,每天24小时全天候清运,确保每天每片都不出现浒苔堆积现象。据悉,自6月中旬市南区启动浒苔清理行动以来,截至27日,共累计出动人员4141人次,运输1238车次,清运浒苔18793吨。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周末,如果你走在前海一线,肯定会看到人们冒着酷暑打“浒”的壮观景象。记者了解到,市南区结合本区实际,于6月29日启动藻类灾害处置IV 级应急响应、7月21日启动藻类灾害处置III级应急响应,有效防控藻类灾害对辖区陆域、浅海、滩涂、海水浴场及滨海景区环境等的影响,确保前海一线环境整洁。“周末两天,我们全区总动员,组织机关、部队、学校、社会志愿者一起清理浒苔。周末两天共出动人员1783人次,运输230车次,清运浒苔3451吨。”相关负责人说。
崂山:设三道防线,出动近1.7万人次
本报7月27日讯(记者 周晓荷 通讯员 周健伟) 连日来,崂山区迅速行动,出动机关干部志愿者5000余人次,放弃双休日,奋战在雕塑园、石老人海滩等沿海一线,并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联合清运浒苔。截至目前,为清运浒苔崂山区已出动相关人员16580人次,打捞机械船舶984艘次,运输清理车辆2076台次,及时清运 浒苔100580吨。
目前,崂山区已构建起近海、沿岸、岸上三道防线,突出海上处置,加大围拦和打捞力度,减少浒苔上岸量。并广泛发动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志愿者到沿岸打捞清理上岸浒苔。
位于前海一线的青岛雕塑园附近海域,遭受了浒苔的侵袭,沿岸浒苔堆积有的地方超过90厘米厚。此地段礁石林立,多处不宜开展大型机械作业,崂山区利用双休日和业余时间组织机关干部3100余人次在此处连续奋战清理海滩、石缝中的浒苔,共清理浒苔987吨。
石老人海水浴场同样也有大面积浒苔登陆,游客游泳区不宜开展大型车辆清运行动,崂山区团委组织机关、学校、企业等青年志愿者3800余人次打捞浒苔,仅7月25日、26日两天,就清理浒苔1000余吨。
据悉,清理出的浒苔将被运送到专门的清理点进行脱水压榨处理,并储存在相关仓库等待运送到相关企业加工成为饲料、化肥等。
40多项浒苔科研项目投入2000多万元
本报7月27日讯(记者 魏海洋) 浒苔如何防治?浒苔又有什么经济效益?日前,市科技局副巡视员高杰做客网络在线问政,围绕浒苔的应急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攻关等话题,回答了网友的提问。据悉,岛城已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和技术突破,在将灾害性的浒苔变废为宝,发展浒苔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上进行了很多有效尝试。而青岛的浒苔灾害并不是青岛近海环境惹的祸,而是“异源输入型灾害”。
据高杰介绍,近几年浒苔的集中出现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生态系统变化有关。根据现有研究显示,绿潮每年发生的规律是最早出现在黄海南部的江苏省近海,后续不断向北漂浮移动至山东省海域内。
高杰说,早期浒苔无法进行任何的利用。自2009年以来,在青岛市科技局的支持下,浒苔无害化综合利用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青岛市浒苔灾害处置工作已从2008年垃圾填埋处理的方式,发展为资源的无害化综合利用为主的处理方式。市科技局从2008年以来连续设立专项,支持40多项浒苔科研项目,投入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