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这个婆婆真好!把瘫痪前儿媳当亲闺女,照顾了15年

2018-10-20 10:33:08
来源:生活日报
责任编辑:三人目

原标题:把前儿媳当亲闺女

在济南市商河县韩庙镇黄家屯村有一对老年夫妇,老太太王淑荣今年67岁,老汉黄居清今年73岁。由于家庭的不幸变故,这对老夫妇没能像一般老年人那样安享晚年生活。15年来,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细心照顾因病瘫痪在床的“前儿媳”王桂青,他们的慈心善举赢得了村民的一致称赞。在今年的评选中,老太太王淑荣当选济南市第六届道德模范,真是实至名归。

\

王淑荣在照顾前儿媳。

\

王淑荣老人当选济南市第六届道德模范。

记者采访她先念儿媳的好

日前一个天气晴朗的上午,记者来到王淑荣老人家里,她和老伴都在家,她正在给儿媳清洗换下来的脏衣服,院子里两头牛正在吃草。两位老人见有人进门,热情地站起来招呼大家坐下,言语间和表情上都流露着朴实和善良。

王淑荣和黄居清都很勤快,以前黄居清主要负责地里的活,她在家操持家务,农活忙不过来时,她就下地帮忙。他们的儿子名叫黄文新,小伙子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一直到27岁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到了2002年,经人介绍,黄文新认识了邻村的姑娘王桂青。王桂青出生于1975年5月,和黄文新同岁,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磨合,两个年轻人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王淑荣至今仍记得,婚礼当天,王桂青在众人的起哄下满脸羞涩地低头喊了她第一声“妈”,让她心里美滋滋的。婚后的王桂青勤快能干,不管是地里的农活还是家里的家务活,样样不在话下,对待公公婆婆更是体贴周到。

“有一次,我得了感冒很厉害,不能下床了,都是桂青在床边伺候,端水端饭,当时邻里没有不羡慕的,都说我福气好,有这么一个好儿媳妇。”回忆起往事,王淑荣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

\

王淑荣把前儿媳当亲闺女一样伺候了15年。

儿媳进门不久因病瘫痪

婚后不久,王桂青怀孕了,这个喜讯让全家都高兴不已。为了让孕中的王桂青得到充足的休息,王淑荣把所有的活儿都包了下来,而且变着法地给王桂青做好吃的补充营养。此时,王桂青发现自己原本微胖的身体像充了气的气球一样越来越胖。初为人母的她,把这个当成是怀孕妇女的正常反应,并没有太在意。等女儿出生后,淳朴的一家人越发细致地照顾尚在月子中的王桂青。

“坐月子的时候,婆婆对我照顾得很好,怕受风不让我出门,一直让我好好养着。”提起婆婆王淑荣,王桂青的脸上至今仍是被宠溺的表情。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几个月后,王桂青的双腿变得僵硬,走路得一点点挪。一家人这才发现,原来王桂青是患病了。

黄文新随即带着王桂青到医院检查,但跑了多家医院病情都没能确诊。无奈之下,黄文新和妻子只好回到了家中。此时的王桂青已经无法起身活动,只能躺在床上或者跪在床上。就连坐下这个简单的姿势,对于王桂青来说都成了不可能完成的动作,并且她的语言表达也开始有些退化。

这一不知名的“怪病”让这个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看着家中的现状,一向内向的黄文新和父母商量,自己想去外地打工挣钱补贴家用,减轻家中负担,但他又放心不下患病的妻子。听到这里,王淑荣告诉儿子:“桂青进了咱家的门,就是咱黄家的人!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和你爸呢。”

70斤的她成了儿媳的靠山

从那以后,王淑荣像照顾幼小的孙女一样照顾起王桂青,擦身、端饭、倒尿、换洗衣物。看着只有70斤的婆婆每天为了自己忙前忙后,王桂青痛恨自己不能为这个家分忧解难,而且还变成了家中的累赘,经常愧疚得泪流满面。每到这个时候,王淑荣总会将王桂青的头抱在怀里,用她那粗糙的手掌替儿媳擦掉眼泪,像妈妈哄孩子一般,安慰王桂青不要哭。

到了2010年,王桂青不忍拖累家庭提出离婚。一开始丈夫并不同意,但王桂青一再坚持。最终,黄文新拗不过妻子,无奈同意,但他和父母也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离婚不离家,王桂青仍然是黄家的人。

就这样,王桂青在黄家的身份变了,不再是王淑荣的儿媳妇,而是变成了她的女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淑荣听力和视力都开始弱化,常年靠吃药来维持,有时候自己都忘了吃药。但再怎么忙乱,王淑荣只会在自己身上省时间、省工夫,却从不会忘记按时给王桂青喂药。

“她叫了我们十几年爹娘了,我早就把她当成女儿一样看待,天下哪有父母嫌弃女儿的。”王淑荣笑着说起儿媳。王淑荣说,在天津打工的儿子黄文新也早已把王桂青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工地上冬冷夏热、条件艰苦,但是一想到能多挣点钱给王桂青看病,黄文新就有了动力。每个月,黄文新仅给自己留下几百块钱的生活费,其余的全都寄回家中,每次往家里打电话都会嘱咐王桂青按时吃药。

\

每年养两头牛卖钱买药治病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住的地方很简陋,但王桂青的精神状态还不错,尤其是一看见婆婆,眼睛就发亮。问起婆婆王淑荣对她的照顾时,王桂青抬起头用含糊不清的声音回答:“好!”

据黄家屯村支部书记刘清玉介绍,王淑荣和老伴照顾前儿媳的情况村民们都看在眼里,都很同情和尊敬他们。县民政局和韩庙镇党委政府和村里采取了许多帮扶措施,对他们家进行帮扶。低保政策、走访慰问、捐钱捐物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

刘清玉说,村“两委”每逢节假日都要拿出经费为王淑荣家购买面粉和食用油,许多村民也都自发地捐款捐物,村卫生室治疗仅收取药物成本费,免除诊疗费。王淑荣老两口家有耕地12亩,每到“三夏”“三秋”,村里党员自发提供免费劳力和农机、农具,帮助其做好耕种、打药、收割等农活。下一步,镇和村里正积极争取将他们的房屋纳入危房改造计划,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条件。

刘清玉告诉记者,王淑荣和黄居清两位老人都很自强。他们干不了重活,每年都养两头牛,当年卖了牛再买小牛犊接着喂,盈余出的几千块钱主要用来给王桂青买药治病。可喜的是,在两位老人的悉心照顾下,他们一手养大的孙女已经上初中了,这个家庭有了新希望。

(生活日报)

 

[来源:生活日报 编辑:三人目]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8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