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夫妇开大货进藏不幸缺氧身亡 好友痛陈内情

2019-01-02 11:20:02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芃芃

原标题:夫妇开大货进藏不幸缺氧身亡 好友痛陈内情(图)

\

倪万辉的快手账户曾多次发布前往西藏的途中风景(图片来源/网络)

2019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河北邢台市临西县老官寨倪庄村正经历一场特殊的告别。5天前,该村村民倪万辉及其妻子在开大货车前往西藏送货途中,不幸因缺氧身亡。昨天是两人出殡的日子。亲朋好友、乡里乡亲,以及许许多多奔驰在各地的大货车司机,相约而来,希望能送两人最后一程。作为第一个发现夫妇俩失联并拨打电话报警的人,李艳明对好友的离世,充满了遗憾和难过。常年往返祖国各地的他们,不仅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所面临的焦虑、危险也大致相同。据他介绍,倪万辉前几年曾多次往返青藏公路,均一路平安。他怀疑此次之所以发生意外,可能是因为两人在路上出现了高原反应。

出门就得几个月

不敢轻易道归期

与倪万辉同为大货车司机的李艳明,是夫妇俩的好友,也是最早发现倪万辉失联并报警求助的人。李艳明介绍,自己就住在倪万辉家邻村,自从开始开大货车,两个人就经常一起拉货一起寻找货源,“我今年35岁,开大货车已经开了19年。小辉比我晚个四五年,一开始认识的时候,我已经在开车了,小辉还在‘跟车’,就是跟着各个司机学。”

在李艳明的印象里,倪万辉是个靠谱、讲义气的人,“做朋友很好”。他介绍,由于老家就业机会有限,做一名大货车司机已经成为大多数男孩子成年后主要的谋生方式,“差不多80%的年轻人都在开大货车。”

在所有大货车司机中,尤以长途运输最为辛苦。“现在老家大部分司机都是跑一天一趟的短途,像我和小辉这样车比较新的,才会考虑跑长途,想着能多赚一点钱。”他介绍,他和倪万辉最常往返在西藏、新疆、四川、重庆、广东等地之间。漫长的距离,使得他们每次出门都要按月计算。和倪万辉一样,李艳明也是两个年幼孩子的父亲,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们的出行安全一直牵挂着家里每个人的心。“出门前从来不敢跟孩子说爸爸啥时候会回来,因为说不准,都是走到哪儿就是哪儿。”

贷款买车跑长途

货源都靠自己找

李艳明说,自己和倪万辉都没有专职工作的物流公司,每次运什么、往哪运,都得靠自己联系。为了方便大家交流信息,“像是哪最近有货啊,哪儿运费高之类的”,他们还专门设立了微信群。但货源的杂乱使得他们并非每一次都能结伴出行,“有时候就自己走,有时候遇到了就大家一起出发。”

促使他们每次鼓足勇气离开家人、踏上长途的,是长途运输相对较高的运费。“像往返西藏和四川的话,主要就是运百货。干得好的话,一个月大概能挣3万,平常可能就2万多。”但这并不全是他们的收入,为了买辆足以支持长距离运输的货车,他们每个月需要支付1万多的分期贷款,“算上路上其他花费,到手最多也就1万吧。”

电话不通有蹊跷

好友报警憾已迟

李艳明介绍,过去两年倪万辉和自己都曾多次往返青藏公路,“出事这次是他2018年第一次开青藏线,也是他老婆第一次上青藏。”他介绍,一般上高原时,司机们都不会带老婆,“因为青藏线特别苦,所以一般不带;想去南方有些省份的时候,就会带上老婆,两个人彼此有个照应。”据他回忆,26日晚8点40分左右,自己曾与倪万辉打过一通电话。电话大概持续了一分多钟,倪万辉那边一切正常,说是正在五道梁吃饭,休息一晚后会继续出发,预计第二天就能抵达拉萨。彼时李艳明也正在驾车前往拉萨,两人还约好次日在拉萨集合。

“27日早上8点多,我又打了一次电话,打不通,当时我还没有他老婆的手机号,专门又问了其他朋友。10点多,又给他老婆打了电话,也是关机。”熟悉青藏公路的李艳明顿时悬起了心。

他说,青藏公路上缺氧是常有的事,大家也早已习以为常。相比之下,高原反应却是谁也无法预料的意外。“我们有个群,会随时更新路况什么的。去年6月份,群里有网友发消息说,那曲附近有一辆车失联了,正好我当时经过那曲,就去帮忙找。找到时,司机因为出现高原反应已经‘睡’了过去,我和两个分别来自陕西、甘肃的同行,赶紧把人救了下来。再迟一点,可能人也没了。”因此,李艳明第一时间打电话报了警,寻求帮助。遗憾的是,下午1点多,青海曲麻莱县五道梁派出所民警在省道找到倪万辉夫妇时,两人已因严重缺氧、体温过低死亡。“车里肯定都备了氧气,估计是出现了高原反应,吸氧没能缓解。”

在倪万辉曾经活跃过的快手平台上,“别带弟妹去西藏了,赶紧回家吧”“来生不要再开大货车了”“没有结清运费的请自觉结一下,家里孩子还要生活”是粉丝们评论最多的内容。刚刚过了11岁生日没多久的大儿子,穿着孝服在父母灵前守了许久,而年仅两岁的弟弟根本不知道眼前的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

2018年12月31日,邢台市发布通报称,从2019年1月开始,当地民政部门将把两个遗孤纳入救助保障范围,每人每月享受700元生活保障,直至年满18岁。(记者 孔令晗)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芃芃]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9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许可证号:37120180021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