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收藏幸福之人”:集3000余份婚书见证岁月变迁

2019-04-07 10:59: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光影

原标题:探访“收藏幸福之人”:集3000余份婚书见证岁月变迁

一纸婚书,是一辈子的承诺。从此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草根收藏家王文君收藏了3000多份中国各地从清代嘉庆时期至今的婚书。他自称是“收藏幸福的人”。

从清代的手写红纸墨书,到民国时期图案精美的婚书,再到如今民政部门颁发的结婚证,不同时期的婚书见证了岁月变迁。

翻阅着一份份婚书,王文君感慨道:“一个民族最珍视的东西,常常体现在婚书文化上,而每一份婚书背后则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年56岁的王文君最大的心愿就是开一家婚证博物馆,与更多的人分享婚书里的美好与吉祥。

王文君告诉记者,收藏婚书源于一次“淘宝”的偶然。1999年,他在逛路桥古玩市场时,意外发现一份浙江宁波地区民国时期的婚书,绢面上精致的花鸟图案、清秀的楷书字体、吉祥的祝词让他爱不释手,当即以50元人民币的价格“淘”了回来,由此开启婚书收藏之路。

收藏讲究“物以稀为贵”,一张清代咸丰年间的婚书,金粉印刷,长1.52米,宽0.5米,尺幅之大,文字之多,在婚书中少有,也是王文君最珍贵的收藏。“清代的婚书材质质朴,但墨书文采飞扬。”王文君说,一纸婚书可窥见结婚人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王文君介绍,传统社会里,中国人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婚媒便成了夫妻成婚前最重要的联络人。“因此,婚书上媒人的姓名不可或缺。”

一张陈旧的红宣纸婚书,封面上书“佳偶天成”。“通过婚书上记载的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和订婚时间,可以判断这是一门‘娃娃亲’,男方3岁,女方2岁。”王文君说,旧式婚姻都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不曾见面就被决定了一生的命运,甚至“指腹为婚”。

王文君介绍,1912年以后,婚书开始精美起来,色彩艳丽,以丰富的图画寓意代替文字,绢质的婚书上多印有寓意永沐爱河的鸳鸯、比翼双飞的喜鹊、富贵吉祥的牡丹等。

“这幅婚书左、右上方各站着一个小男孩,手拿丘比特之箭,底下是牡丹和鸳鸯戏水,是民国时期的典型版本。”王文君说,“当时人们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追求婚姻自由的思想逐渐被接受。”

自1919年五四运动后,婚育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婚书上开始有了男女当事人的照片。“例如上海等地相继出现了‘集体婚礼’这一婚事新办的风尚,自主婚姻初露端倪。”王文君说。

“新中国成立后,这时候不再称婚书了。结婚证上的图案大多为石榴、稻穗、棉花、和平鸽等,文字陈述简洁明了。”王文君认为更显进步的是,“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互敬互爱”成为这一时期结婚证的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结婚证书更彰显法律文书本质,首次张贴上了夫妻双方合影照。1991年,结婚证由民政部门统一监制,由以往的奖状式统一改为护照式,以方便携带。2004年起,中国统一启用了枣红色封面的结(离)婚证,增加了水印的防伪标记。

“一纸婚书背后是向来注重‘家文化’的中国人传统精神之延续。”在王文君看来,不同时期的婚书,记载着岁月的沧桑变迁,折射出各地风土人情,犹如一部中国式婚姻发展史。(完)

(见习记者 范宇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9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采编许可证:3712018002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