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8/12 08:23 -- 来源: 央广网
面对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的风险挑战,我们要继续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2025 08/12 08:22 -- 来源: 南方网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发展,在考察调研期间常常走进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他说:“我到地方考察,都会抽时间到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目的是更好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沿革。”让我们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的博物馆足迹,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2025 08/12 08:20 -- 来源: 人民日报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需要以宽广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以博大情怀关照人类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思考全人类发展问题。2025 08/11 17:08 -- 来源: 央视网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25 08/11 17:08 --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空气质量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气污染治理跑出中国加速度,日益增多的蓝天白云,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2025 08/11 13:52 -- 来源: 中国蓝新闻
那一天,习近平在这里为全省人民敲响了满载新年祝福的钟声,古声今声钟声一壑,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深邃思考在群山环抱间,久久回响。2025 08/11 13:47 --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习近平主席曾在2022年复信“里斯本丸”号幸存者家属,在信中提到:1942年中国浙江省舟山渔民英勇营救“里斯本丸”号船英军战俘的感人事迹,是中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盟友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见证,也是两国人民结下深厚情谊的历史佳话。2025 08/11 13:45 --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行程万里,所到之处,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始终是总书记心中的“头等大事”。“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是念念不忘的初心,亦是久久为功的笃行。看图学习丨以人为本、智能向善 总书记引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
2025 08/11 09:24 -- 来源: 央广网
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举办。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让我们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科技前沿,一起来学习!2025 08/11 09:21 --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讲习所”今日推出“抗战胜利80周年”特刊第一期,与您一起跟着习近平主席的足迹,致敬东方主战场的英雄。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5 08/11 09:18 -- 来源: 人民日报
今日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共举,相关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建成,2013年至2023年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6.1%的经济增长。2025 08/11 07:29 -- 来源: 央广网
如今,除了传统体育项目,马拉松、网球、徒步、滑冰等“小众”运动也广受欢迎;“15分钟健身圈”覆盖面和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持续上升;“苏超”“村超”“村BA”等群众赛事走红大江南北……人人参与体育,体育造福人人。看见美丽中国丨20年“灰山”变“青山” 老乡村“长”出新业态
2025 08/11 07:28 --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小溪边、田野旁、草地上,没有天花板的“大自然工位”,是沈晨在余村最喜欢的办公地点。作为一名乡村影像记录者,他的工作就是给大家讲述中国乡村的故事。这个夏天,他和小伙伴们把镜头对准了余村。2025 08/10 17:47 -- 来源: 新华社
今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全体村民回信。2025 08/10 17:45 -- 来源: 人民网
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时刻,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