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滑雪运动背后的经济账:投资巨大短期不挣钱

2016-01-20 05:45:06
作者:郭冰 郑金明 韩振
责任编辑:夜楼

探寻“雪密码”

1月18日,城市信报记者来到清闲山庄滑雪场体验滑雪乐趣,发现好多孩子也在假期在大人陪同下来玩耍。如今,滑雪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滑雪成为岛城市民喜爱的冬季运动之一。那么滑雪场到底是怎样造出“童话般的冰雪王国”的呢?青岛近几年兴起这么多滑雪场,是否都赚了不少呢?

解密:雪是怎么造出来的?

从513路公交车下来,记者一路跟着手机地图的指引向北走,不一会儿就看到了远处山坡在“飘雪”,顺着公路来到了清闲山庄滑雪场,山庄复古的建筑和洁净的环境顿时让记者心情愉悦了许多。来到了滑雪场,白花花的雪突然有些耀眼,听到呜呜的响声,记者抬眼望去,才知道原来空中飘舞的雪花是四台造雪机“吹出来”的。

记者注意到清闲山庄滑雪场共有四台造雪机,每台造雪机下面都有可以推动的轮子,而且都连着一根很粗的大黑管子。据工作人员介绍,雪场的雪就是靠这些造雪机造出来的,工作人员会根据风向、温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造雪位置和时间。“平时一般在晚上造雪,因为晚上温度会低一些,大管子就是用来输送水源的,而造雪机的工作就是将水变成雪。”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苛刻:气温-3℃才适合造雪

在清闲山庄滑雪场,每个造雪机的下面都有三个轮子,可以根据风向来移动造雪机的位置。“哪个地方需要雪,就可以往哪个地方多吹一些。压雪和补雪几乎是每天的必修课。”据滑雪场工作人员介绍,平时滑雪场会根据市民使用情况,对滑雪道及时补充雪量。造雪对温度和湿度,以及风速都要求很苛刻,一般情况下,气温在-3℃才适合造雪,而且为了不影响市民使用,一般情况下造雪都会选在晚上进行。

记者当天在滑雪场感受到的“人造雪”和自然降雪一样,会随风飞舞。但是,这种“人造雪”在质感上和真的自然降雪还是有些差距的,只是一些很小的雪花,而且可能因为白天温度稍高一些的缘故,飘到脸上有点儿像水雾,不太柔软。

背后的经济账:

1、客流量日均400人左右,营业额500万以上

很早之前,青岛只有一家滑雪场,然而近几年,青岛周边已经至少有五六家滑雪场投入了运营。据崂山滑雪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周一至周五,滑雪场客流量大约在400人左右,周末人多时能达到1000人左右。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青岛滑雪场和东北等地相比较门票并不贵,平均每天400人以上,一般滑雪场营业额一个“雪季”也只能达到500万元以上。“这还不能计算成本,一些客流量差一些的滑雪场,营业额只能达到400万左右。”

2、滑雪场投资大,短期运营并不赚钱

滑雪场营业收入这么多,赚钱吗?业内人士表示,青岛大多数滑雪场并不赚钱。据了解,平均每个滑雪场都有4至10台造雪机,还要配备压雪机和滑雪设备 。比较贵的压雪机有的高达上百万,而普通滑雪设备每套也得一两千元。这还不算地皮的费用、环境改造费用以及水电、宣传和人工费用。而滑雪季只有2个月左右,“雪季”结束后,大多数滑雪场周边还有其他配套做漂流、滑草、高尔夫等盈利项目。用这位业内人士的话说,滑雪场的收入只能是弥补了冬季旅游淡季的不足。

据这位业内人士介绍,一家滑雪场早期投入特别大 ,需要长期运营才能盈利 ,目前来说,大多数度假区设置滑雪场,一方面是冬季运动娱乐项目的增加延伸,另一方面是为了整个度假区的品牌宣传。说起滑雪场“不赚钱”这件事儿,这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在青岛,滑雪场的设置更多的是为市民做了服务,纯盈利为目的的话成本回收期太长了。

记者体验:摔了四次才学会

记者是第一次体验滑雪,内心还有一些小紧张。在滑雪场专业教练王教练的帮助下,终于调整好了滑雪板,可是当教练让记者尝试走动一下的时候,两只脚根本不听使唤了 ,好几次都快要摔倒,幸好被王教练扶住了 。“两腿劈开,脚尖朝内 ,尽量让外侧抬起。”王教练首先给记者演示了好几遍“刹车技巧”。在王教练的指导下,记者双手撑杆,两个滑板保持平行,双腿弯曲,身体重心向前移,两手向后用力撑杆,然后尝试着让身体慢慢地向前移动,终于在雪地上滑行起来了。

第一次成功从坡顶滑行到坡底,记者一共摔了四跤,基本的动作要领学到了很多,收获颇丰。

◎崂山滑雪场“信报读者”优惠价

崂山滑雪场位于北宅七峪社区,享受优惠价格请拨打0532-87852111,说明是“信报读者”就可以享受低于团购价格的优惠价格。

门市价:周一至周五:160元/3小时;周末:200元/3小时;节假日:260元/3小时。

团购价格:周一至周五:88元/3小时;周末120元/3小时;节假日:190元/3小时。

“信报读者”优惠价:周一至周五:70元/3小时;周末:110元/3小时;节假日:170元/3小时。文/图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郭冰 实习生 郑金明 韩振

[编辑:夜楼]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