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探访莱西日庄梅花火烧 锅台文化的坚守与破局

2016-02-04 08:41:08
作者:崔璞
责任编辑:光影

\

在莱西日庄五子埠后村"村外村"火烧坊制作间内,工人正在制作梅花火烧。

\

刘平娟查看大锅内羊汤的成色。

\

在王哥庄街道何家社区,工人正用大锅蒸馒头。

越到年关,相信越来越多的人都会想念家乡的锅台,梦回童年,吃回故土,一个灶台、一口铁锅、一把柴火,当年是母亲添柴盛饭,父亲烧酒小酌,兄弟姐妹吃菜说笑……真是久违的家乡老味道,好香好想。如今,煤气灶、电饭锅、微波炉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但不少人还是用锅台做饭,因为他们坚信铁锅煮饭香,其实他们无形中对锅台这一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发展。而更多的创业者也在锅台文化中坚守着、创新着,不断寻求探索和突破,记者日前深入市南、崂山、莱西等区市,到他们中间一起寻求传统文化的坚守和破局的真谛。

■锅烤 祖传火烧的16年坚守

要说锅台文化的坚守,当属日庄火烧,这也属于莱西市日庄五子埠后村所独有的。记者日前在五子埠后村村外村火烧坊制作间看到,一排灶炉正在烤制火烧,每个灶台都有两位50岁左右的大姐负责。一位负责揉面做饼,一位负责烧火烤制,揉面的大姐先把碾好的面饼放在炉灶上铁鏊子上烙一烙烘干定型,然后烧火的大姐就用小刀把面饼四周割为五瓣,形如梅花,然后再放到灶内火的四周用火烤。这样的景象让正在这里参观探访体验传统文化的崂山区实验小学三年级3班的家长和同学们啧啧称奇,有人忍不住品尝了一下,“啊,真是香呀”。“我们3个锅鏊子一天能出3000多个火烧吧,10块钱能买24个火烧,大约两斤重。”正在面粉房揉面的女主人孙女士告诉记者。

“咱这个灶直径60厘米,高19厘米,烤就是在鏊子下面灶内这个空间烤,必须用玉米棒芯烧火,而且要明火,还要慢火,”孙女士的公公徐华向记者介绍说,火烧是纯手工制作,咱这不是一锅一锅地出,而是一个一个地进,一个一个地出,每一个从定型到烤好取出需要大约30分钟,另外,这是咱村独有的民间工艺,由于它形如梅花,还叫割瓣火烧、梅花火烧。

62岁的徐华是村外村火烧坊的创始人,他为火烧坊取名就是希望自家的火烧能走出村外,让这一传统的民间工艺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聊起自己这些年如何伴随日庄火烧走过来的,徐华真是一片感慨。他告诉记者,日庄火烧历史悠久,有民间故事可追溯到北宋,而在他之上已经五辈的人做它了,据了解上世纪四十年代,村里街坊有100多家以从事做这种火烧为生,随着时代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就没有人来做了,而自己当时也从事了糖酒批发,而且发展也非常好,钱是赚了,可心里总是感觉缺少了什么,一直想着不能让祖辈的传统小吃失传。

“于是我就在2000年左右放弃了原来的生意,砌起了炉灶做起了祖传火烧。”徐华说,他还研发一些新品种,原来都是原味的,现在有了甜味的,原来都是麦子面的,现在有了玉米面的、杂面的。另外,为了让日庄火烧走向市场,他就不停地跑市场,一开始好多人都不知道这种火烧,持怀疑态度,他就让酒店饭店内的人免费吃,吃得好再进货,这些年逐渐把莱西市场打开了,而且有韩国客人回国后还来买货。目前他一年能卖几十万元的火烧,而且还获得了莱西市三届名吃、山东地市级名吃擂台赛大奖等。在他的影响下,五子埠后村已经有了四五家日庄火烧作坊。

16年过去了,目前日庄火烧市场比较稳定,并且不断扩大,吃的人多了,来旅游参观的人也多了。最让徐华欣慰的是,这一传统的锅台文化在他家得到了传承,儿子儿媳接过了他的棒。徐华说,目前日庄火烧也积极参加电商销售,比如莱西当地政府打造的电商平台,还有大莱西农产品超市,线上线下销售结合,都让自己对火烧的前景看好。

对于未来的愿景,徐华告诉记者,虽然自己退居二线,但还是继续着力开拓新市场,加大销售量,并开发出更多的火烧新品种,让这个火烧越走越远。另外,他也有些遗憾,由于受传统工艺本身特点在环保、手工环境等方面的限制,自家的火烧还不能标准化生产、机械化生产,“希望日庄火烧品牌越来越响,规模越来越大吧。”

■锅蒸 大馒头破局中的传承

传统文化的坚守的确不易,日庄火烧在坚守中也在不断寻求着破局。而在崂山区王哥庄街道,这里的大馒头等传统面点也在开拓市场。王哥庄街道何家社区,32岁的何胜华已经有了17年的创业经历,从初中毕业后,刚满15岁的他就去市区洛阳路附近打工创业,干过装饰,开过玻璃店,“创业开店不容易,曾经把结婚的钱都赔了进去。”

2009年,他和妻子荆长艳一起回到老家,干起来了面食,当时只做久香园铁锅大馒头。一开始觉得不就是个馒头吗?当真正干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何胜华告诉记者,每个馒头的质量品相是很有讲究的。荆长艳老家是临沂沂南的,2005年在市区打工时认识了何胜华收获了爱情,出身农村的她,对锅台是再熟悉不过了,当和丈夫做起大馒头时,她可以说担当了品种革新负责人这一角色。“原来就只会做原味馒头、元宝馒头,听说有一种蛋奶馒头,于是就去找老师去学。”荆长艳告诉记者,正好退休教师李泽爱为大家做免费培训,自己就去报了班,每次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李老师看我学习这么认真,就给我专门点拨,并把蛋奶馒头配方教给了我。”

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十几个面食工正热火朝天地手工制作南瓜馒头、豆包等,“面揉得不要太软,而且火一定要旺,”来帮工的邻村林大姐介绍说,由于订单太多,30多人就分成两个班,24小时不停运转。小李专门负责“揭盖检阅”这一关,他用工具小心把锅盖移开,这时黄油油的南瓜馒头展现在眼前,让人禁不住想咬上一口。“看看,这馒头火候真好。”随后小李又向大锅里加些水,准备蒸下一锅。

为了不耽误下一锅,60多岁的何师傅也来帮着出锅,何师傅负责烧火,干这一行已经10多年了,“一天能烧两吨柴火,为保证馒头质量,现在烧火用的全是买来的木头,”何师傅聊起自己的工种,很是自豪,“烧火有一点技巧,这也是蒸东西最核心的部分,该让火旺些时一定要加木柴,要慢火时木柴一定要适量,如果火烧不好,前面制作的环节就白费了。”据悉,一锅1斤一个的馒头需要烧火45分钟到50分钟。

功夫不负有心人,何胜华家的面食产品目前已经发展到30多种,正月到十月需用面粉200吨到300吨,面食能出400吨左右,而过年这两个月就能卖150吨面食,营业额可达600万元,“你看看,今年过春节前300多家订单还没干呢,其中一家就订了5000箱4万斤大馒头,”何胜华向记者介绍,销售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靠人脉去推广,而现在好多都是通过手机微信支付宝下单和支付,方便了好多,目前产品已经销售到东北三省、上海、北京、四川、云南等省份。

在记者采访期间,不久前当了姥姥的张女士,从李沧驱车来取订的面食,外甥过百天,高兴的她一下子订了2000多元的面食,“从小都是围着锅台长大的,大锅出来的馒头,就是好吃”。大铁锅、柴火是荆长艳家面食的特色,因为她和丈夫相信,传统铁锅出来的就是好吃,况且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锅台文化也需要传承,秉承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感恩,努力地做好自己,报答社会。做生意要不忘初心,要先做人,后做事,只有这样才能长久发展下去,有人想来“拜师学艺”,荆长艳无论多忙都会放下手中活亲自教大家做馒头。目前,何胜华已经成立了青岛四季香甜食品有限公司,对于未来,何胜华和荆长艳期待公司化运作,把品牌做大做强。

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馒头等特色产业在当地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定规模化品牌化,已经成为一张亮丽名片。下一步就是把产业进行规范提升,加强监管力度,加大面粉筛选,在秉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增加更加环保、品质更加优良的新工艺,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目前他们更是打造王哥庄特产电商平台,帮助创业者们利用信息化现代技术拓展发展空间。[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