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网络募捐平台遇信任危机 信息公开被非法利用

2016-04-17 11:01:31
责任编辑:光影
317×204

近期,许多青岛网友发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求助信息,并都附带了一个“轻松筹”链接,点击“我要支持”,就可通过微信支付为需要帮助的人捐款。“这种筹款方式是否可靠?捐的钱谁来监管?合法吗?”网络捐款的平台引起了网友们的疑虑。对此,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红艳表示,网络上发布的个人募捐信息,其实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建议大家在类似“轻松筹”的网络平台进行捐赠之前,一定要了解求助信息的真实性,谨防上当受骗。

白血病女孩遇诈捐

今年1月,18岁的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学生黄绮雯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院告知完成四期化疗后可进行骨髓移植手术,手术费用约为40万到50万元。

3月初,黄绮雯通过微信搜索关注“白血病公益救助会”微信公众号,她决定求助于这个公众号。随后,该公众号客服要求她提供白血病报告结果、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并让她发送自己微信支付的二维码,方便捐款人汇款。同时,这个微信公众号还组建了一个微信群,让黄绮雯将亲朋好友拉入微信群中,转发呼吁捐款的文章。后来,同学提醒她,微信公众号提供的二维码收款人信息与她自己的不符,这时她发现仅收到了9人次捐款,只有50多元。“白血病公益救助会”回应说:“以后不要再找公益组织救你了,你这样没有人会帮你的。”随后,该负责人退出了求助群,并把她拉黑。目前,这个微信公众号已被注销。

类似骗捐非首次出现,“白血病公益救助会”微信公众号的注册机构为深圳市华泰安业科技有限公司,据当地媒体调查,该公司很有可能是一家空壳公司。

微信“轻松筹”不轻松

网络募捐平台一般是筹款项目发起人在众筹平台发布信息,利用网络募集救助善款,传播速度快,筹款速度快,的确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求助者的经济压力,但也有不少网友对求助人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求助人对善款的使用途径、轻松筹平台资金的流向和手续费过高等多方面提出了质疑。

有媒体报道,很多求助信息是犯罪分子利用人们的善心进行诈骗,帖内所留联系方式多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

曾被媒体报道过的一个案例是,为给患急性淋巴白血病的女孩筹钱治病,在东莞务工的张女士在微信朋友圈展开众筹。她把自己的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信息一并公布在网上,然而有不法人员却利用其身份证复印件等信息购买保险,申办高额信用卡,且要求变更其投保的手机号。所幸发现及时,张女士向相关开卡银行及保险公司举报,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近日,记者的微信朋友圈里出现了多个众筹求助信息,其中又以“轻松筹”数量最多,而“轻松筹”本身饱受质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家住胶州的梁先生因为弟弟身患重病而求助于轻松筹,在亲戚朋友的努力下筹集到了2万多元。由于梁先生急着用钱,同时心存疑虑,因此想把钱提出来,却遭遇了重重障碍。对此,梁先生提出了质疑:钱是自己的亲戚朋友捐助的,为什么要取出来的时候不仅收这么多的手续费,还设置重重验证关卡?

出现诈捐,平台应负连带责任

做为众多众筹平台之一,“轻松筹”是由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众筹APP。朋友圈中频现的“爱心求助”是通过“轻松筹”发起筹款里的“微爱通道”发起的,求助人只需在“轻松筹”平台上的微爱通道中填写求助资金用途、募捐原因,将病历、检查结果等资料拍照上传后等待审核,通过后就可以进行众筹。在自定时间内如果完成目标金额,筹款会自动终止,用户可申请提现,并扣除2% 的第三方支付通道费及服务费,如果项目失败,系统会自动将钱款退回到捐款人支付渠道。

为此,网友表示,求助者提供的资料都可能是伪造的,轻松筹如何审核以辨真伪?轻松筹有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他们与公安机关有合作,可验证身份证明和病情证明是否对应,此外,众筹结束后,必须是求助人本人才能提款,若代为提款,须出具委托信、担保函等材料。然而这让网友们认为不够严谨。

“我捐的钱,为什么进入了轻松筹公司的账户?”岛城网友“咕叽咕叽”发现不少求助人提现时遇到了难题,资金谁来监管?谁来保证安全?上述负责人坦言,爱心捐款的确是全部进入该公司后进行一个结算周期,再由求助人提出提现申请。该负责人称会保障资金用到该用的地方。

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王红艳律师认为,对于求助信息,网络众筹平台负有核实义务,若发生诈捐、骗捐等行为,平台承担连带责任。

律师:核实清楚再捐赠

“对于的确需要帮助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求助平台,但是很多时候也担心有人浑水摸鱼。”对于网络募捐平台,许多网友始终抱有不放心的态度,他们觉得,该平台并没有相关的监管机构,也没有相应的监管制度,仅凭申请人提供的保证信息和材料根本无法确认其准确性和真实性。

对此,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红艳表示,“轻松筹”之类的众筹平台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事物。但由于互联网发展太快,目前法律管理处于滞后状态,国家对这种筹款方式还没有相关法律规定。所以,近期网络上发布的个人募捐信息,其实是不受到法律保护的。王律师建议广大市民在通过类似“轻松筹”网络平台进行捐赠之前,一定要了解求助信息的真实性,谨防上当受骗。

记者 李珍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