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战友牺牲他认下山东妈妈 “母亲”病重守在床前

2016-04-19 09:20:52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责任编辑:光影

\

1986年杨建清第一次来到山东妈妈家,手里还拿着战友杜兴山的照片。

\

杨建清写给山东妈妈的50多封书信。

\

杨建清正在病榻前呼唤昏迷的山东妈妈,希望她能渡过难关。

“老妈,您一定要挺过这一关啊!”4月18日下午,杨建清在重症监护室守护这位山东妈妈李华云,泪流满面。事实上,杨建清和这位母亲原本非亲非故,而一封家书让他们结缘,谱写了一篇替战友尽孝30载的大爱篇章。30年来,杨建清默默地为牺牲的战友杜兴山尽孝。他有两个“妈妈”,他的亲生母亲是他的“江苏妈妈”,杜兴山的母亲李华云是他的“山东妈妈”。如今这位山东妈妈在青岛病危,远方的儿子闻讯赶来……

一封家书换来30年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杨建清负责为一线的战士们运送物资。一次,一封家书辗转到杨建清手中,信很潮湿,信皮也已经被磨破,负责收发信件的杨建清知道,收信人永远都不会读这封信了。

杨建清说,这封信是他在前线牺牲的战友杜兴山的妈妈李华云寄来的,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儿子的思念和鼓励。在信尾,这位妈妈希望,如果兴山有意外,其他战友可以帮忙回信,告知兴山的情况。杨建清说,他意识到,这位妈妈之前可能已写了很多信,因迟迟收不到儿子的回信,才在后面的来信中加上了结尾的那一句。

杨建清立即决定给这位妈妈回信,他要替战友来孝顺这位伟大的妈妈。在李云华家中,记者看到了被杜家整理成册的家书,这一封信就在册子的首页,读来让人感动不已。“亲爱的妈妈:请允许我这样冒昧地叫您一声亲爱的妈妈吧。你是兴山的妈妈,也是我的妈妈,更是我们无数边防战士的妈妈。兴山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了。兴山没有完成的任务,由我来完成,我就是您的儿子……”

就这样,残酷的战争将杨建清和兴山妈妈的命运安排在了一起,这份真情一直延续了30年。

下了前线先来看望山东妈妈

1986年4月,杨建清所在部队撤回了。杨建清没有回江苏老家,第一站就来到山东,找到了杜家,一进门就给杜父杜母跪下,“爸、妈”地叫着。“我四五年没回家了,从战场回来就来到山东见亲人。”直到现在,杨建清对当时的场景还记忆犹新。“妈妈!兴山兄弟牺牲了,我来做您的儿子,您的儿子来看您来了!”李华云悲喜交加,因为战争他失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也因为战争,她意外收获了一个儿子。

在杜家的那几天,杨建清忙里忙外,烧火做饭,收拾院子。杜家逐渐变得有生气起来。杨建清和李华云还一起去给杜兴山上坟。

回到太仓,杨建清将此事告诉家人,他自己的妈妈非常支持他。一份忠实的承诺,两位深明大义的母亲,一个孝顺的儿子,就这样将两个家庭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

“母亲”病危立刻买票赶来青岛

早在2012年,记者曾到李华云家中采访此事。如今,在见到杨建清,他却在东部市立医院重症监护室外守护着山东妈妈。“妈妈,你一定要挺过这一关!你听到了吗?”虽然躺在病床上的妈妈意识不清,但杨建清依旧不断呼唤着。

杨建清说,因为妈妈住得离着医院特别近,一般情况下不会选择住院。因此,一听到妈妈住院的消息,他就意识到情况严重,立刻买了票赶到青岛。“每次来看老妈,临走的时候总是流着泪,我特别害怕妈妈离开,妈妈一定要挺住!”杨建清用手不断地拭去泪水,眼睛始终不肯从妈妈身上移走。

■故事

两个不相识的家早已成为一家人

杨建清复员后成了农行江苏太仓支行的一名员工,虽然时间不够充裕,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虽然收入不高,杨建清逢年过节都坚持给李华云寄钱。春节、中秋节他撇下自己的父母,来陪着杜家父母过节。频繁的往来,杨建清与杜家建立了与亲生儿子无异的情感关系,寄来的信件就有300余封。

杨建清结婚,李华云被接到江苏太仓参加了“儿子”的婚礼。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杨建清的家里比她家还贫穷。“这是我江苏的妈,这是我山东的妈。”结婚当日,杨建清的介绍又让李华云落泪了。

杨建清因为战时脑部受伤,当时的医疗条件不好,落下了病根,天气一冷就眼部发炎视力下降,左半边脸颊就僵硬抽痛,记忆也开始衰退,时常忘东忘西,为此他叮嘱邮局里的老战友要提醒他给山东妈妈汇款汇物。

“当时通讯不便,我坚持每月一封家书,将生活的一点一滴都告诉妈妈。”杨建清说,等到有了电话他们联系更加密切起来,山东家里的情况,他也以“长子”的身份事事参详。山东父亲去世之后,他也以“长子”的身份忙前忙后,一直陪伴着妈妈。

有了妻子,带着妻子来看望,有了孩子,带着孩子来看奶奶。多年来,这两个家庭早已经成了一家人。

总觉得对老妈做得还很不够

“妹妹”杜兴莉告诉记者,如果不是杨大哥,她很难想想这个家会成什么样子。“大哥去世的时候,爸爸借酒消愁,妈妈整日以泪洗面。”杜兴莉更是几度辍学,是杨大哥一直鼓励她,给她买学习资料。“当时真的不知道杨大哥是如何省吃俭用来照顾我们这一家人的。”

“我觉得我对妈妈做得还很不够,弟弟妹妹在身边陪着她,他们付出比我多。”杨建清说,他一直希望让山东妈妈觉得自己的儿子只不过是在江苏出差,让妈妈觉得从来没有失去过一个儿子。“妈妈身体不好,患有类风湿,这个病把老妈折磨得不行了!”在采访中,杨建清翻看着以前的书信,看着泛黄的老照片,不断地自责。

“上一次来青岛看望老妈,大家伙还一起坐在这里吃饭,老妈一直询问我孩子的情况,关心这关心那的……”杨建清说,在今年春节之前,他还来到青岛看望老妈,一家人开心地聊天。没想到,如今妈妈躺在那里,已经无法说话。此时此刻,看着满身插着管子的妈妈如此脆弱地躺在床上,他痛苦地说不出话。

“杨大哥曾经许下承诺,要照顾两位老人一辈子,如今大哥真的实现了这个承诺,用行动给两位老人尽孝,也给逝去的大哥一个安心。”杜兴莉说,这么多年来,大哥给了这个家庭极大的精神慰藉。在妈妈李华云病危的时候,也念叨着杨大哥,希望杨大哥的好人好事能够被大家知晓。

文/记者 郝园园 图/本报记者 高绪亮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