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刷爆朋友圈的寻子信息是真的 已寻遍大半个中国

2016-06-30 13:59:54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责任编辑:光影
\

陈新刚借参加活动寻找儿子。(本人供图)

6月29日,岛城微信朋友圈被一条河北唐山的寻子信息刷爆了。陈新刚的儿子2012年8岁时在老家走丢,为此他找寻了大半个中国,也曾来过山东寻找。最近在唐山当地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以他的名义举行了多场义演,这也是他的寻子信息在网上传播迅速的原因。当日记者联系到陈新刚,听他讲述寻子路程中的艰辛和温暖,委屈和坚持。

电话一天没停下来

“您的一次转发就是孩子一次回家的希望。”6月29日,岛城市民的朋友圈里突然出现很多关于一位河北唐山小孩走丢的寻人启事:“陈杨朝梵,男,2004年6月出生,于2012年3月10日在河北唐山滦县家门前被人用车带走。特征:双眼皮,脸上有酒窝,能熟记父母电话、家乡地址。电话/微信/微博:18932666127,QQ:964932743。”

不止青岛市民的朋友圈,这条信息在全国都成为热门,有人质疑,有人说是真的。直到一直致力于打拐的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巡视员陈士渠出来辟谣,他发微博证实属实,“图片中孩子失踪属实,河北唐山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29日上午,记者按照微信上的电话拨打过去,在占线两次后对方接了电话,他说稍后聊,也很希望在青岛的媒体上发布寻子信息。到了下午他的电话一直在忙,直到当晚8时许记者才打通他的电话。“今天电话突然多起来了,一直没有停下来过。”陈新刚说,不仅他的电话,找孩子早期公布的亲友的电话也被从网上找了出来,也都没停下。

关注他寻子信息的人一直很多,他说自己的QQ早就满员了,是一位网友帮他设置了单向好友,才能让关心他的人能够联系到他。“以前我没有微信,那时候QQ上限就满了。后来就建了几个群把人拉进去。现在微信加好友上限也满了。”

加陈新刚好友的人,绝大多数人是想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信息的。他说群里也提供了一些线索,在哪看到有小孩乞讨,哪里有小孩走丢了,都会在群里发布。“我看不是我的孩子,就把信息发到丢孩子家长群里。”

爱心企业不求回报

陈新刚一开始就是自己去找,没有方向;后来有人告诉他,靠你自己的力量根本不行,他意识到,要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活动。“现在我出去,我找我儿子,同时我还要告诉别人真有人贩子,现在我家不像家,日子不像日子,没法正常生活,我也是为了提醒别人别重蹈悲剧。”

当然也有很多骗子和假消息,“他们有的说看见我儿子在哪,给发红包就告诉你;还有的说就在他手上,给打5万块钱就交人;还有的说看到你儿子了,你快过来吧,我就以为是真的,到那边看根本就不是。很无奈。”

今年1月,陈新刚认识了唐山当地一位爱心公益人士,说愿意帮他。于是招募了20多个人,并以陈新刚的名义成立“寻宝贝回家”爱心团队。他们半年举办了5场义演,6月25日晚上又举办了一些活动,达到了目前这个效果。

网站上有质疑说这些活动中出现了商业品牌的名字。陈新刚坚称,活动没有赞助商,都是这位公益人士招募的志愿者。“这些人各个方面都有,有一家商场和一个集团,但他们没有提过打广告的要求。他们的老总还说,全国各地寻亲的人到了唐山,吃住都到他们那里去。他给我们寻亲的人无形中在唐山安了一个家。”

曾来过山东寻找

陈新刚的孩子走丢的时候是一个周六,天特别冷,有沙尘暴,冰也没有化。爸妈在外工作,孩子跟着姥姥上学,周末回到奶奶家。那个周六,当地逢集,奶奶看到了在外面玩的孙子,就把他带了回去。没想到孩子再次出门玩的时候丢了。

“我妈对此特别内疚。”陈新刚说,他的儿子双眼皮,挺活泼的,笑的时候脸上一边一个酒窝,在左脸上鼻子下边、嘴角上边有比小米粒还小的小黑点儿。他希望青岛的好心人看到了类似相貌特征的孩子,能给他提供线索,现在孩子已经12岁了。

陈新刚说当时也来山东找过,有一个线索说有个小孩,是被收养的,年龄和时间都很像,但他去看了发现不是。他希望大家能相信他说的是真的,也希望能有线索,或者其他孩子的线索,帮助更多的孩子回家。 本报记者 李晓哲

■心声

很多人帮我,是寻子的动力

陈新刚的孩子8岁的时候走丢。之后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刚开始找孩子最困难,感觉天底下最不幸的事情被我赶上了。刚开始在方圆百十里地找,后来就到附近县找。”他说有一次到遵化找,在大山里也不认识路,走哪找哪,走了特别多的冤枉路。“有一次做班车赶到当地,转了半天再找班车,结果没有了,也没出租车。边上小店的老板听到了,说免费拉我们,就把我们送出三十多里地,还留下电话号码,说在这附近有啥困难找他,特别感动。”

有一个大姐在陈新刚心里就是靠山。当时那位大姐去银行取钱,看到银行门口大树上的寻人启事,就说要帮着找孩子。“过了一两年有了一个线索。我们去当地找并不顺利,大姐就帮助我们动用了她当地的关系给查了,发现不是我的孩子。”让他感动的还是大姐的承诺,“她说只要你找孩子,不管到哪,有困难跟姐说,我都会帮你。”他说,自己的一些亲戚都没说到这个地步,一个陌生人,让人特别温暖。“不管到哪,不管有什么困难,我都敢去,我还有一个大姐在背后帮我呢。”

“这两年我认识了很多像我一样的人。你帮我我帮你,感觉找到孩子的机会更大一些。很多人帮我,找回孩子的希望越来越大。在自己家里感觉不出来,走出去的时候就感觉到好人多。”他说他接到电话年龄最小的是一位11岁的小孩,打电话安慰他,给他一条条分析;年龄最大的是70多岁的老大爷,一边打电话一边哭,说他孙子跟陈新刚的儿子差不多岁数。

本报记者 李晓哲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