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承载600多年厚重历史 从即墨文庙“回到孔子”

2017-05-26 09:07:57
责任编辑:光影

原标题:儒学传承古为今用 即墨文庙:盛世重光(图)

如今,“回归儒学”、“回归传统”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热潮。人民日报刊发的一篇评论深刻阐释了它背后的原因:对于在现代化坐标中登攀高点的中国人而言,“回到孔子”不仅仅出于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神资源这个功利目的,它更意味着一个古老民族在价值和情感上的回归。承载600多年厚重历史的即墨文庙,正是我们今天“回到孔子”的一个渠道。

\

文庙:

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

25年前,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到山东参观了曲阜的孔庙、孔府和孔林后,在《孔林片思》中写道,“现在世界正进入一个全球性的战国时代,是一个更大规模的战国时代,这个时代在呼唤着新的孔子,……这个孔子需要培养,我们应当学会培养孔子。要创造一个环境,一种气氛。”

如今,“回归儒学”、“回归传统”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热潮。数据显示,孔子学院目前在140个国家建立了511所学院和1073个课堂,各类学员达210万人,已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国与各国深化友谊和合作的重要窗口,是名副其实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架桥人”。而在国内,随着全球祭孔大典的举行,“孔子热”亦蔚然成风。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庙更加凸显了它的现实价值——无论是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场所,还是作为了解和阐释儒家学说的媒介,文庙都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

文庙又有孔庙、至圣庙或宣圣庙等称法。历史上首个文庙出现于孔子逝世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改孔子的旧宅为庙堂,将孔子生前所用“衣冠琴车书”进行陈列,并加以奉祀(见《史记·孔子世家》),这就是后世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曲阜孔庙。

除了数量不断增加,文庙的等级也不断得到提升。它的功能从最初单纯用以祭祀孔子,到后来产生因文庙而设立学校或因学校设立文庙的“庙学合一”制度。其间,历史上许多名儒名贤也被请进文庙加以祀奉褒扬,使得文庙这一建筑所包含的内涵不断扩大。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历史上曾有文庙的确切数目统计较为困难。但可以肯定的是,宋元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清时期,只要是国家设立的县以上行政区域均设有孔庙。

按照目前较为公认的说法,至清末,全国的府、州、县设立的孔庙数量曾经达1560多处。

“辛亥革命以后,在清代所形成的遍布全国的文庙建筑随着清王朝的结束和连年战乱而日渐衰落,许多文庙毁于战火,很多有幸得以保存的文庙也已逐渐成为历史遗迹而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旅游学院副教授柳雯介绍,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除中国外,世界上曾有过2000多座文庙,至今现存500多座。

文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随着儒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都曾建立过各式各样的文庙。

即墨文庙:

曾引发第二次公车上书

在青岛的即墨、胶州、平度三地,都曾建有文庙。

据《即墨县志》记载,即墨文庙始建于元至元七年(公元1341年),由邑人吕瓒、吕珪兄弟二人以己田易邻壤,捐钱五百缗而建。

此后600余年间,文庙历经23次大修和扩建。其中,明朝嘉靖年间,即墨城倡导尊孔的各界名流,集资重修孔庙,重修后,占地面积约三亩。

至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已颇具规模,即墨文庙逐渐形成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为中轴,乡贤、名宦祠分裂两侧,宏观外起、严于中构的文庙建筑群。

有关即墨文庙最有名的历史事件莫过于“第二次公车上书”。史书记载,1898年1月22日,驻胶澳的德军百余人突然窜入即墨县城,驻扎于文庙和西关诸商铺内。德军强迫知县交出地丁册籍和地方志书,纵兵在城中大肆劫掠,逼迫知县处死居民李象凤,并将即墨城文庙中的孔子像四肢损坏,将先贤仲子像挖去双目。

知县朱衣绣只将李象凤杀死德兵一事据实上禀,而对德兵毁圣像一事却匿而不报。

是年春,恰逢戊戌科会试,各省举人云集北京。4月22日,即墨举人黄象毂串联山东举人103人,联名上书都察院《据实陈明,恳请代奏折》,告发德兵毁即墨文庙圣像事。同时,赴京会试的孔孟后裔孔广謇、孟昭武等17人闻知后,亦联名上书《为残毁圣像,任意作践,公恳据情代奏折》上陈都察院。都察院连接两份上书,认为关系重大,即将上书呈送光绪皇帝。一时间,京都舆论哗然。

当时,正值戊戌变法前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借此机会,向参加会试的所有举人散发了一封言辞激昂的公开信,鼓动各省举人联合行动,维护孔教尊严,以挽救中国之危亡。

1898年5月3日,369名福建举人首先响应,并联名向清廷递交了《为圣像被毁,圣教可忧,请饬总理衙门责问德人公呈》。继之,湖北举人165人、湖南举人43人、江苏松江府举人31人、江苏省举人204人、广西等举人都联名上书清廷。

5月13日,翰林院、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及国子监、光禄寺、都察院的官吏154人也联合上了《德人残毁文庙圣像,请旨严行责问,以保圣像而杜隐患》的公呈。

自黄象毂等上书开始,20多天,先后在上书中签名的会试之举人、朝廷之大员多达2000余人次之多,其影响迅速扩大至全国,成为戊戌维新变法先声。清政府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向德国交涉,驻胶澳之德军首领向我方赔礼道歉。

1929年,即墨文庙毁于战火,于2015年1月18日起复建,竣工于2016年8月。

细节:

处处有讲究 彰显孔子地位

经历了岁月的尘封和命运的沧桑,即墨文庙多了一份历史厚重感,让人心生敬畏。

这种敬畏感在走近它的那一刻,便油然而生。它整体的色彩是只有皇家建筑才能拥有的最高建筑等级色彩——红墙黄瓦,并配有丹陛石,脊兽为皇家特许的琉璃瓦走兽,(民间建筑只能用普通黏土瓦走兽)——这些细节无不彰显出孔子和儒家文化的地位。

即墨文庙总占地面积28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58平方米,为三进院落,由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东西庑、乡贤名宦祠等建筑组成。

文庙的第一道门叫“棂星门”,为牌坊式门楼。据介绍,一般文庙均有棂星门。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汉高祖曾规定:祭天先祭灵星。到宋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筑郊台(祭祀天地的建筑)外垣,设置灵星门。后移置于孔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比喻尊孔如同尊天。

穿过棂星门,有一方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作为孔庙水池的特有型制和专用名称,“泮池”具有特殊的文化寓意。泮池中的水绝大多数是活水,这种设计是儒家思想孔泽流长的象征。泮池上有石桥,被称为“泮桥”,蕴含鼓励学子跳跃龙门的殷殷之情。科举考试时,庠生过桥去祭拜孔子,被称为“入泮”。

据考证,自金代开始至清朝,即墨共出过69位进士,其中黄嘉善、周如砥、蓝田、郭琇、李毓昌等人青史留名。

泮池两侧是名宦祠和乡贤祠,也是诸多文庙所共有的建筑。名宦祠主要祭祀在即墨任职而勤政爱民、卓有德业之官员,即墨三大夫、田单、童恢、汤明善等14位名宦入祀其内。乡贤祠,明清时凡有品学为地方所推重者,死后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春秋致祭。田横、王吉、蓝章、蓝田、王邦直、黄嘉善、周如砥、黄宗昌、郭琇、李毓昌等40位乡贤入祀乡贤祠。

大成门是祭祀孔子的正门,也是文庙的主体建筑之一。古时帝王尊崇孔子集贤圣先贤之大成,大成门由此得名。

穿过庄严的大成门,映入眼帘的是高大宏伟、颇具明清风格的文庙主建筑——大成殿。大成殿为文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大成殿内供奉孔子塑像,两侧从祀四配为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十二哲为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

文庙最后一进建筑为崇圣祠,主祭孔子父亲叔梁纥。崇圣祠内部展陈着由36块木雕组成的木质版《孔子圣迹图》,该作品再现孔子一生行迹与相关的历史事件,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黄小明雕刻完成。

古为今用:

从文明复兴中找到自信

“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

“今天的‘孔子热’、‘国学热’并非偶然。”中华孔子学会秘书长、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副院长唐文明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是中华文化的代言人,具有普世价值;祭孔不是复古,而是敬古,古为今用,让我们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复兴中找到自信。”

在《我们为什么要“回到孔子”》一文中,人民日报社评论员李拯的论述更为深刻:对于在现代化坐标中登攀高点的中国人而言,“回到孔子”不仅仅出于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神资源这个功利目的,它更意味着一个古老民族在价值和情感上的回归。

“当越来越多的人痛心疾首于‘故乡沦陷’,满心渴望从传统典籍中找到此心安处,当一个国家把建设文化强国、塑造核心价值观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都表达着上至庙堂、下及万民的共同诉求:中国越是在现代化道路上狂飙突进,就越需要仰望历史星空校准价值航向、补充精神给养。”李拯写道。

即墨文庙,正是我们今天“回到孔子”的一个通道。

半岛全媒体记者 朱艳丽 郝园园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