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城阳区在全市试水装配式建筑 成本优势暂未体现

2017-07-27 08:44:29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矫超
责任编辑:乒乓
\

原标题:城阳区在全市率先探索装配式建筑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城阳区以“阳光城阳”建设为总抓手,凝心聚力、率先走在前列,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聚焦“四新四化”,积极作为、主动作为,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一场围绕大项目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助推“品质活力城区”建设的攻坚战正在城阳如火如荼地展开。

7月24日,笔者来到位于城阳区棘洪滩街道的青岛新世纪预制构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笔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着各种组装工作,有生产墙体部件的,有制作楼梯的,还有组装配套小组件的。用公司负责人孙学明的话说,他们这是在流水线上造房子。

在浇筑墙体的操作台上,笔者看到,几个工人正在向墙体模具里浇筑混凝土。“我们正在做的就是楼房的墙体,在这个模具里经过组装模具、两次浇筑混凝土、铺放保温层等几个程序就可以完成,大约24小时,就能制作好一个墙面。”技术人员曹敬翎向笔者介绍,这种水泥墙板在施工时,直接当模板,和混凝土浇成一体,不用像通常盖房一样现场支模、拆模。而且墙板是发泡水泥板,外墙不用再抹灰。在操作过程中,他们是先浇筑5公分的混凝土,然后铺放保温层,最后浇筑20公分混凝土,“这样,保温层就直接做进去了,避免二次粘贴,主要是这样保温层包在里面也避免了保温材料燃烧、脱落的隐患,而且更好地解决了外墙渗漏问题。

“作为一种绿色建筑方式,住宅产业化摆脱了传统建筑粗放式生产模式,采用“工厂化造房”、“搭积木”式的建筑模式,让城市建筑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城阳区质监站副站长孙明基告诉笔者,所谓预制装配式住宅,是预先在工厂按照标准将墙体、楼梯、顶板等构件预制后,运到工地进行现场拼装,实现“搭积木一样造房子”。

笔者来到城阳区某预制装配式建筑工地,与传统工地与众不同:没有飞扬的尘土和刺耳的噪音,不见零散的钢筋、混凝土、保温板,工地上没有了工人们繁忙工作的身影。旁边就是一处传统建筑工地,不同的是,这个是一块块成型的墙板、楼梯等“零部件”,工人们像搭积木一样,在塔吊等机械配合下把这些 “零部件”组装成一栋栋新楼房……

“这种类似搭积木一样的建筑方式,它几乎不需要外部施工,所以不像传统施工那样需要安装密密的防护网。”孙明基告诉笔者,这种拼装盖房,是城阳区正在探索的 “装配式建筑”。这种新型建筑方式,因其高效和绿色,正在逐渐受到重视和推崇。

与以往建筑方式不同,装配式住宅其实就是建筑工业化,按照一定的标准,在专业的工厂批量生产楼梯、墙体、外墙面砖、窗框等构件,而不必在施工现场浇筑,然后将生产好的部件运输到项目现场,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拼装组建,就像“搭积木”一样,构成整体住宅。棘洪滩街道韩洼社区经济适用房项目,便是城阳区首个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该项目已于春节期间竣工,计划七月份交房。

据该工程项目经理上官玉明介绍,整个工程有叠合板、楼梯、空调板、阳台板、内外墙等约3000块预制部件,装配率达到70%。相比以前仅楼板和楼梯的预制不同,韩洼社区经适房引入了墙体预制,将对住宅品质有所提升:首先,传统浇筑式建造主要靠手工现场浇筑抹灰,黏合度低且精确性差,而工业化生产使用的建筑构件精度更高;其次,机械压制的外墙、保温、垫层组合的三层墙体的精度、密实度和保温性能远超人工现场加工;第三,墙板在生产时两端都留有钢筋,拼接时将墙板间的钢筋按照插口紧密咬合在一起,然后再灌浆,做到双保险,提高建筑安全。

与传统施工相比,预制装配式住宅有哪些优点呢? “简单可用‘五节’来概括,即节水、节能、节电、节材、节地。 ”孙学明举例说,传统施工期间,需要反复对完工的部位喷水,以增加牢固程度,而现在这个步骤提前在工厂完成,而且采用蒸汽的方式,可极大节约用水。再者由于不需要现场和泥、和灰,还可减少灰尘污染和噪音。

从施工时间上来看,完成一层楼的施工,两者都需要约6天时间,但传统施工后续还要进行内外墙抹灰、外墙保温、外墙刮腻子等步骤,这些至少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而现在全省了,因此传统施工需要一年半的工期,现在只需要一年零一个月。此外以这个工程为例,传统施工需要200多名工人,而现在只需要70名工人,就可完成吊梁、铺设等工序。“如果现场浇筑住宅的误差以厘米计算,那么产业化住宅的误差仅以毫米计算,这让产业化房屋的质量绝不逊于目前的现浇住宅。”上官玉明表示。

对此,孙明基表示,装配式建筑采取了统一标准生产出来的零部件,比现场施工更加平整光洁,出厂之前都要通过质量验收,结构精度和建筑质量更加有所保证,可以避免很多建筑楼盘尤其是小楼盘常见的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

除了建筑质量有所保证,装配式建筑也因其高效和环保特性受到推崇。上官玉明表示,开发企业选择“工厂化造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可以节省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施工方面,装配式建筑摆脱了以往“看天施工”的局限,现场不再有脚手架,工人的工作简化为吊梁和铺设模板两个步骤,不仅可节省三到四成的工期,还可大大节约用人成本。“按照目前的效率计算,预计可以减少近一半的劳务用量,如果将来实现100%产业化,预计劳动力用量可降低近九成。”

此外,这种新型建筑方式还可以让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产生率几乎为零,由于减少了现场浇筑和材料运输等环节,扬尘、污水、噪音的产生量也明显降低。

装配式建筑“拼装”两字的背后,实际是一场建筑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据孙明基介绍,房地产业本来产业链就长,能带动50多个产业、2600多种产品。未来,住宅如果可装卸、可更新,将成为工业品的摆放平台,对工业发展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正因如此,在青岛,大力推进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标和方向,正越来越清晰——早在2014年9月,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就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大力推广以装配式建筑为主的建筑产业化。2017年,城阳区将装配式建筑发展首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动车小镇全面推行装配式建筑,争创全国建筑产业化示范基地,积极鼓励引导商业开发项目应用。

“但是应该看到,装配式建筑目前仍是新鲜事物,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孙学明表示,“比如成本,本来新结构的成本会降低10%左右,但由于现在还没有实现规模生产,工人操作又不够熟练,所以成本优势暂时没有显现出来。”该公司是山东省目前生产混凝土产品品种最全、产量最高的生产型骨干企业之一,也是青岛市首家“设计、生产、施工”全产业链服务装配式建筑企业,目前的瓶颈是成本高、产业链不配套,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矫超)

[编辑:乒乓]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