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春节祝福从书信到微信 拜年形式在变情不变

2017-02-03 07:58:50
责任编辑:光影
\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书信到2000年后的短信,再到如今的微信,人们的通讯方式一直在发生着变化,这一变化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具体到拜年等节日祝福上,微信等线上社交软件中的高渗透,也让短信、电话等拜年方式慢慢被取代。然而,不论是信件、短信还是微信,那一页纸,一句话,都会成为记忆中最难忘的故事。

■千里思念靠“信”牵 都是些家常话 却让人亲切温暖

在60岁的高先生心中,在那个通讯还不发达的时代,每到大小节日,要想为外地的亲人、朋友送一句祝福,写信是唯一的办法。“信中写的大多是:兄,见信如面,新的一年来了,祝全家生活幸福。你们最近还好吗?身体好吗……”洋洋洒洒写上两页信纸,都是些家常话,却让人异常亲切温暖。提笔的那一刻,心里有伤感、有思恋,寄信的那一瞬,心中有期待、有担忧,怕信件寄丢了。而之后,便是对回信的翘首以盼,“知道哥哥一切都好,我也就安心过年啦。”

而除了充当家书,书信作为“情书”的职能更让人难以割舍。这一点,38岁的金女士深有所感,“当邮差把信递到你手上的那一刻,觉得整个世界都炸了……”而让她发出如此感慨的书信,自然是她老公贾先生写给她的。

“第一次收到他的信也没什么娇羞暗喜、雀跃兴奋的,就是心潮澎湃了很久。”金女士说,那时候是1999年10月份左右,“当时也没涉及什么情情爱爱的,只是说很长时间没见了,比较想念吧!其实我们写信的内容都很单纯,一般就是谈谈自己的生活、工作类的,再就是回忆一下过去。”写到一百封左右时,他们正式确定恋爱关系,后来结婚生子,中间搬过两次家,但写的信,一直保留着。

而每当回忆到写信、收信时的感受,金女士至今心如鹿撞,“写信的时候特别激动,每次邮差过来给我送信的时候,那心就不在肚子里了,心情特别激动,当时一看是他的就会特别开心,如果一看是别人的就特别失落。”所以,在金女士和贾先生那里,书信,是他们最难忘的媒人,“现在打电话发微信多直接多快呀都没点悬念,当年写信好几天才能收到,那个牵肠挂肚、撕心裂肺的……”

■祝福短信必不可少 四成受访者期待 祝福“个性化”

大约从2000年前后开始,手机逐渐成为主要的通讯工具,短信也逐渐取代书信,成为文字信息的载体,不管是平时的问候,还是年节的祝福,我们更喜欢用短信发送。“高中的时候,我和好朋友发短信,一条接着一条,乐此不疲。”29岁的马女士表示,她当时都会订购包月短信,但每个月都会超量,“一条短信的字数是有限定的,超出了就算两条,所以我当时还严格控制字数呢,当然字数也不能太少,不然觉得挺亏。”

而每到年节,祝福短信也是必不可少,“大年初一拜年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离得近的长辈都登门拜年,离得远的就打电话,朋友一般都是发短信。”马女士表示,发短信也有些门道,关系比较好的朋友,会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以及彼此之间的感情编辑一些独一无二的内容,而其他人,一般都是群发,“一般都这么做吧,因为每年也都能收到很多群发短信,而且通讯录里那么多人,每个人都单独编辑也不太现实。”

对于这种方式,有人认为这也是一种祝愿,有人则认为缺少诚意不如不发。“当然每个人都喜欢独一无二的祝福,但群发也是祝福,如果一味地要求个性编辑反而有点情感绑架,当然每个人想法不同,可以理解。”某高校大三学生刘燕表示。而29岁的赵坤则明确表示自己不喜欢群发祝福,“我觉得这样很不走心,还不如不发。所以我自己从来不发,收到的群发祝福也不会回复。”而对于收到的“个性化”祝福,他也会逐一编辑回复。

近日,某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87.7%的受访者曾群发过祝福,其中,31.6%的受访者经常群发,56.1%的受访者群发过几次,11.0%的受访者表示从未群发过祝福。群发祝福时,19.8%的受访者基本都会收到对方的回应,50.9%的受访者大部分会收到回应,24.4%的受访者表示收到回应的次数很少,5.0%的受访者几乎没有收到过回应。

■微信群里一声吼 老同学要相聚 群里一招呼就行

当下年节假期,除了家庭聚会,同学聚会也是重要的一环,“现在把同学们聚在一起太简单了,微信群里一招呼就行。”家住李沧区30岁的杨英表示,搁在以前,要找到一个失联许久的朋友还是很不容易的,可能找上好几年也找不到。“我是寻找一个高中同学兼好朋友,她是我的同桌小秦,高中毕业时我们还没有手机,就留了家里的座机号码,但后来座机都不用了,各自的手机号码也几经变换,就这样失联了。”2010年大学毕业后,杨英留在青岛,一直尝试着联系小秦,打电话问了很多高中同学,也都没有找到,“2013年前后,微信渐渐风靡起来,我也加了很多高中同学,但就是没有小秦的消息。”杨英告诉记者。当时加的好友中很多人以前都是没多少联系的,都是同学推送的名片,这里面也包括小秦同村的人,她抱着很大的期望问询时,却被告知小秦早已搬家,“问了这么多人还是没有消息,我当时都想放弃。”

然而,就在2015年,她被邀请加入一个微信群,这个群里不光是她高中的同班同学,而是整个高中同年级同学的群,“当时我们班有50多人,我们那个群里是近300人。”杨英说。不过,遗憾的是,群里并没有小秦的名片,她便在群里问了一句谁有小秦的联系方式,本来没抱多大希望,没成想竟然有同学给了回复。这样她终于和小秦取得了联系,“以前想找一个人就得找到彼此都认识的人,然后打电话、发短信一对一地问,如果要问二百个人得联系二百次,现在直接在群里吆喝一声,几百个人都能收到信息,找到人的效率和概率真的大大提升了。”杨英表示。“不管是书信、电话、短信或是微信,都只是一种表达渠道,是真情还是假意,是情深还是意浅也都不能一概而论,只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半岛记者 肖玲玲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