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市科技局2018年工作要点

2018-02-11 16:51:00
来源:信网
责任编辑:三人目

2018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要求,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靶向产业升级需求,坚持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突出创新源头供给、科技服务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三大重点任务,狠抓落地落细落小落实,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努力把青岛建设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

主要工作目标: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2.88%,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超过25%、达2500家以上,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超过16%、达140亿元以上。全市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产学研对接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更加顺畅,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实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科技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全市科技系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穿到科技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紧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扎实推进科技创新,紧紧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走在前列任务目标,不断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助力创新型省份建设,支撑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我市率先走在前列做出应有贡献。

二、多措并举发展高技术产业

1.“一业一策”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一是加强统筹调度。针对全市高技术产业25个细分领域,按照“双百千”工程部署,落实高技术产业“一业一策”行动计划,会同发改、经信、食药、环保、大数据等牵头部门及相关区市,建立工作台账和协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培育发展中的重大事项,确保工作有序稳步推进。二是抓实产业培育。针对由科技部门牵头的8个产业细分领域,进一步明晰产业布局,细化发展路径,开展专业化招商走访,确定工作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全链条部署、全要素发力、全方位推进,力争高技术产业尽快发展壮大。

2.建设国家级重大创新基地。一是支持海洋国家实验室建设,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E级超算等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共建国内外联合研发平台,借助省级领导小组成立的契机,进一步理顺工作体制机制。二是加快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组建理事会和专家委员会,推动高速磁悬浮实验中心、轨道交通系统集成实验室等6个项目全面开工,加快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和人才团队引进,努力打造引领世界高速列车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火车头”。三是推进中科院青岛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依托中科院青岛科教园,以中科院海洋所为核心推进建设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所与大连化物所融合为契机,建设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青岛),着力打造国内一流新能源科技创新高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四是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力争青岛大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积极争取山东科技大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列入省部会商,做好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考核评估工作,增强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

3.抓紧抓实科技大项目。一是瞄准国家战略,全力支持高校、院所、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重点推进海尔开展国家科技创新面向2030“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重大项目试点,组织海信争取人工智能专项,支持北航研究院、深海基地、歌尔等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二是聚焦地方发展,着力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微电子领域,重点开发激光器芯片、电力载波通信、光模块等技术;人工智能领域,重点开发无人系统、智慧生活、智能交通等技术;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开发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工业酶制剂等技术;先进制造领域,重点开发水下机器人、大幅面增材制造装备、深海作业装备等技术;仪器仪表与医疗器械领域,重点围绕通讯、医疗、海洋、安全等方面开发通讯测试、电波传播检测、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光电医疗等技术;航空航天领域,重点围绕小型航空发动机、工业无人机等方面开发新型整体设计、整机试验验证、高光谱成像及传输、远程控制指挥等技术。

4.推动高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一是推动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发展。结合自身定位,在体制机制、人才集聚、成果转化、开放合作、财税金融等方面先行先试,着力打造成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核心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二是启动蓝谷省级高新区升级工作。发挥海洋科教资源集聚优势,大力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积极组织申报海洋特色的国家高新区。三是抓好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推进微电子、虚拟现实、智能仪器仪表、海工装备、机器人等基地或园区建设。

5.强化产业高端人才支撑。一是靶向产业引才。积极发挥企业、高校院所作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紧扣产业需求多途径引进人才、多元化培育人才、多方式使用人才,使人才资源充分融入地方创新发展。二是构建人才梯队。实施高层次人才团队、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青年创新人才等引才育才计划,构建多层次、梯队式的科技人才引进培养体系,筑牢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三是创新人才服务。积极组织申报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计划等,争取更多科技人才跻身“省队”“国家队”。开展人才项目绩效评估,更精准把握人才工作内在规律,更好服务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四是完善政策体系。聚焦微电子、轨道交通等重点产业人才需求,梳理既有政策资源,借鉴外地先进做法,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人才住房、安居落户、医疗社保、家属安置等政策服务,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三、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

6.打造百家重点高企。加大对企业创新发展支持力度,培育壮大百家发展前景好、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带动形成高技术产业和未来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建立重点企业“一对一”联系制度,责任到处、包企到人,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7.培育千家千帆企业。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千帆计划”,改“漫灌”为“滴灌”,在科技金融、孵化服务、研发服务等方面精准施策,切实抓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等工作,全面落实税收减免、认定补助、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扶持举措,着力激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加快“小升规”“企成高”,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军队伍,争取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500家。

8.服务万家小微企业。面向全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健全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科技创新券使用范围在市级孵化载体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专利权质押保证保险贷款政策范围扩大至全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遴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托管服务。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科技服务入园区,以政策讲堂、公益培训、网络互动等方式,对科技园区和企业宣贯解读科技创新政策,全年开展各类活动不少于150场,全市科技型小微企业数量达到11000家以上。

四、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9.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在“模式、路径、架构、体系”四方面先行先试,形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地方特色。加快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优化专业分中心布局,形成高端特色的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推进蓝谷技术转移中心投入运营。

10.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探索建立多层次技术转移服务架构,鼓励区市结合自身特色建设区域性技术市场,支持高校院所依托优势学科建设“有根”的技术转移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向区域化、专业化、高端化、市场化发展。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围绕高技术产业发展,分专题、分领域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为高校院所与本地企业产学研合作搭建平台,年内组织各类成果转化对接活动200场以上,力争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140亿元。

11.促进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出台鼓励高校院所成果转化政策,进一步引导本地高校院所以创办企业、转让许可、合作开发、作价入股等形式开展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以实际贡献为依据进行奖励。引导高校围绕地方发展设置学科专业,建立专业化的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园等孵化载体。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设立研发机构,开展科技成果集成熟化试点,促进更多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五、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12.优化创业孵化服务。一是推进孵化载体提质增效,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高校院所建设专业孵化载体,引导孵化器向专业化发展。推广海尔“人人创客”模式,鼓励大企业围绕产业创新链开放共享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二是引进国内外知名孵化运营机构共建国际孵化器、离岸孵化器等,加快提升孵化服务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三是利用现有孵化硬件空间,培育“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业孵化链条,实现孵化服务由“企业集聚”向“产业培育”转变。四是举办国际双创节,围绕投融资、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展示交易等方面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吸引高水平人才、项目和资本落户,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

13.增强科技金融服务。一是进一步强化与“一行三局”合作。重点推进与人民银行青岛中心支行“投保贷”和“行长走千家”,与保监局“政银保”,与证监局“双创债”,与银监局“银企对接”等业务工作,会同银监局、青岛银行共同争取国家第二批“投贷联动”试点。二是扩大股权债权融资规模,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和产品。股权融资方面,不断完善基金融资链条,争取年内新增基金8支、总规模超25亿元,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支持;债权融资方面,年内力争为200家次以上企业提供担保、专利质押、“政银保”等各类贷款融资服务。三是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聚焦千帆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收集千家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为企业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

14.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一是深入实施国家试点示范。围绕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重点城市建设,深化知识产权管理改革,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二是完善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设立政策性运营基金和市场化投资基金,在市北区、崂山区分别搭建橡胶化工、海洋经济运营服务平台。实施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工程,在招才引智、产业培育、重大项目中运用导航研究成果。三是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推行专利代办服务数字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争取设立国家、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共建青岛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四是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会同公安、商务、法院、海关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合执法、诉讼调解对接、进出口执法协作等机制,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

15.强化科技综合服务。一是促进大型科研仪器共享。按照“应入尽入”原则,争取新增入网仪器200台套;加强与海关免税进口科研仪器数据库对接,争取实现国家备案免税进口仪器开放共享;启动建立共享服务评价体系,对共享科研仪器分门别类开展服务评估。二是完善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免费向社会提供期刊、论文、专利、标准、图书、法律法规、年鉴等共享服务,推广建设企业文献服务站。三是推进科技服务便捷化。通过科技大数据平台、研发投入服务系统、“科技通”APP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为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提供更便捷的新媒体“互联网+”服务。

六、推动科研院所深度服务地方发展

16.靶向产业精准招商。重点围绕我市亟需发展的高技术产业,有针对性引进高端研发机构。推进华东理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歌尔微电子研究院等研发机构落地发展。创新招商模式,依托中科院、中国电科、中船重工等“集团军”开展体系化招商,以所招所、以企招企,吸引带动体系内单位及上下游关联产业来青发展,推进中科曙光全球研发总部基地和高端服务器生产基地、中电科仪器仪表和力神(青岛)电池、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研究院等项目加快建设。

17.发挥院所产业平台作用。着力促进引进院所服务地方,推进中科院青能所、轻型动力所、应化所及哈工程科技园等建设产业园区,在合成生物与新能源、轻型航空发动机、高强铝合金、船舶装备等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推动西北工大、中国航天13所、武汉理工等新落地院所,围绕高技术产业明确发展目标与技术路径,加快重点领域产业化项目实施。

18.激发科研院所创新活力。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引进院所股权多元化改革,推进中电科仪器仪表公司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二是健全服务体系。支持引进院所加强科研条件建设,打造科技创新高端服务平台,为重点产业领域中小企业提供科研开发、检验检测、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科技服务。三是开展绩效评估。制定科研院所服务地方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发布评估结果,将其作为对院所支持的参考依据,促进引进院所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

七、构建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

19.充分链接国际创新资源。落实“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中外联合技术研发等方式,强化与沿线国家对接合作。围绕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名城,依托海洋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充分发挥海洋科研优势力量,积极参与全球海洋科技合作,深层次融入全球海洋创新网络。全面落实与科技部签署的科技外交官服务协议,充分发挥科技外交官作用,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

20.支持技术创新“走出去”。推进海尔、海信等大企业加快海外研发中心布局,形成全球化研发创新网络。支持中车四方加快建设德、英、美、泰等联合研发机构,打造中国高端装备“新名片”。鼓励歌尔声学、蔚蓝生物、德才装饰等创新型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树立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新理念。推进中国-马耳他海水养殖联合研究中心、中国-印尼水生生物联合实验室等建设,进一步拓宽国际技术合作新渠道。

21.抓好先进技术“引进来”。支持日东电工(青岛)研究院、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国际技术转移。推动蔚蓝-ADM联合研究中心、中乌特种船舶研究设计院、中乌先楚研究院等一批联合研发机构开展技术协同攻关,提高关键技术研发水平。依托中德国际生态园、中美国际科技创新园、中乌(青岛)技术交流中心等载体,引进先进技术在青落地转化。

22.营造良好国际合作环境。鼓励建立各类国际学术联盟、协会,支持重要国际科技组织在青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阿斯图联盟等平台作用,集聚国际先进技术、项目、人才在青交流合作。举办国际技术转移大会、鳌山欧亚科技论坛等大型国际交流会议,打造品牌会展,深化人文交流,增进互信了解,不断提升我市国际影响力。

八、强化科技惠民促进民生改善

2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一是在生物育种、土壤改良、动物疫苗、智能农机装备、健康养殖、光伏农业等重点领域布局实施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项目。二是实施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从育苗、种植、饲料及养殖等全方面布局,通过引种热带水果、发展立体种植、优化杂交栽培技术等项目,带动周边农户劳动就业300人以上,使农民年增收2万元以上。三是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打造千人规模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创新创业和自我发展能力。

24.强化社会发展科技支撑。围绕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等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技术攻关和惠民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系统,利用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组织开展食品分析检测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和危险气体泄漏源检测定位应用示范,为食品安全和城市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保障。基于交通大数据建立城市智慧泊车管理平台,开展停车资源一体化管理试点,着力缓解停车难和路面车辆乱停放等问题。

25.加快医疗健康研发创新。一是优化医学创新链条和组织模式,以应用为导向、临床转化为目标,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二是加大创新药物等重大专项开发,重点支持Ⅰ类自主创新生物医药、靶向抗体药物、生物电医疗传感器、海洋生物医用材料、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等开发。三是搭建基于大数据、云服务的智慧健康移动医疗平台,提升便民医疗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水平。

26.实施科技精准扶贫。深入贯彻国家、省、市精准扶贫工作部署,瞄准贫困地区科技需求,通过星创天地孵化、成果推广应用、园区平台建设、脱贫带头人培养、科普进乡入村等行动,深入探索科技精准扶贫新模式,着力形成脱贫和贫困地区创新驱动发展长效机制。扎实落实“第一书记”挂职帮扶、菏泽和陇南对口帮扶等重点任务。

九、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27.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一是落实新修订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细化工作规程,构建更科学严谨、透明高效的计划管理体系,切实保证科技计划管理公开、公平、公正。二是制定科技计划项目评估管理办法,通过科技评估检验科技政策与项目实施效果,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建立科技报告制度,在高校院所、重点企业分类开展科技报告试点,以点带面、逐步铺开,探索建立涵盖项目全过程的科技报告体系。四是加强科技诚信体系建设,制定出台科技计划失信行为记录办法,建立科技信用评价体系,强化项目监管和科技诚信结果运用。

28.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一是落实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部署要求,不断提高科技奖励学术性、透明性、权威性和公信力。二是健全科技奖励制度,拓宽申报渠道,加大外地评审专家比例,实现异地评审常态化,保障专家评审履职尽责。三是进一步完善旁听、录像等环节,面向社会各界接受监督,畅通异议举报渠道,实行诚信承诺机制,建立科技奖励诚信档案。

29.强化科技创新统筹协调。一是推进科技创新数据协同共享,依托科技大数据平台,逐步实现与政府相关部门、区市、高校院所等单位科技数据融合共享、互联互通,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信息化支撑作用。二是建立科技决策咨询体系,完善专家咨询委员会、评估委员会和智库联盟建设,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战略与技术预见研究,为全市重大科技创新决策提供参考。三是进一步发挥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部门协同、区市联动,建立联系紧密、合作深入的协作机制,形成全市推动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十、全面加强新时代科技管理队伍建设

30.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工作的使命担当。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内涵要义,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准确把握当前全市经济发展爬坡过坎的严峻形势,突出科技创新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明确定位、抢抓机遇、强化担当、狠抓落实,着力提升成果转移转化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激发和释放新动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31.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新要求。着力加强科技系统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坚持推进“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深入解决党建业务两张皮问题。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杜绝“四风”新表现,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结合市委巡察整改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科技创新工作深度融合,在科技项目与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健全完善权责清晰、措施有力、制度管用、监督到位、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32.打造高素质科技干部队伍。准确把握科技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方向,抓好科技系统干部队伍理论和业务培训,组织开展科技讲堂、专题讲座等活动,着力强化调查研究,不断提升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化素质,切实提高领导和推动新时期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能力。持之以恒开展机关文化建设,营造昂扬向上、风清气正的机关文化,提升干部队伍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激发干部创新激情与创业热情,努力建设一支在新时代尚实干、勇作为、敢担当的科技干部队伍。

[编辑:三人目]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8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