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市工商局2018年工作要点

2018-02-11 16:55:13
来源:信网
责任编辑:光影

2018年,市工商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落实“创新+三个更加”目标要求和“一三三五”工作举措,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着力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力保障上合组织峰会,为把青岛建设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作出工商部门应有的贡献。

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准确领会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切实学懂弄通做实,把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聚焦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上,聚焦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信赖的领导集体上,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上。

二是抓好学习宣传。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抓好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采取集中授课、案例研讨、现场教学、观摩交流、知识竞赛、主题征文等方式,深化党员干部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理解。做好宣讲活动组织工作,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宣讲,搞好书记“第一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舆论宣传阵地,宣传工商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实际行动。

三是做到学以致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觉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市局机关开展“大学习、深调研、勇创新、真落实”主题活动,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号召全局上下大力践行“三个主动”,做到主动担当作为,服务发展大局;主动寻标对标,争创一流业绩;主动服务基层,狠抓政策落地,努力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业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一是深化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放宽登记注册条件,实行“非禁即入”。积极推进西海岸新区、高新区、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年内实现全面推开,推动“照后减证”,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规范“多证合一”改革,加强部门协调,取消重复审查,简化备案流程。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区域、业务、企业类型的全覆盖。积极推进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应用,建立市场主体身份认证服务体系,力争实现“互联网+”环境下的“一照走天下”。完善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登记制度,强化部门间沟通衔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完善企业撤销登记程序,探索建立强制出清制度。全面落实“一次不用跑”“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提高登记注册即办率,用工商部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企业的“发展指数”。在全国率先建立“商事主体地理坐标动态体系”,实现对全市市场主体的“一图式”展现和“全覆盖”监管。

二是推进企业信用建设。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全方位、多渠道归集涉企信息,提高涉企信息归集的政府部门总体覆盖率,推动涉企信息部门间共享共用。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通过“信用青岛”网站及时公开工商信用信息。依托公示系统,对企业信用信息和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线上线下动态监测和核查。加强信用联合惩戒,落实即将实施的《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暂行办法》,探索建立与公共服务行业的对接协调,扩大失信联合惩戒。规范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重点做好涉金融领域经营异常名录企业的信用核查工作。做好全市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工作,探索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规范市场经济行为。

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双告知”推送系统,牵头抓好“认领率”考评,防止出现监管真空。着力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工商系统“双随机”抽查比例不低于5%,抽查结果公示率达到100%。加强部门联动,推进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全覆盖。做好双随机抽查检查结果公示和信息共享工作,推动抽查检查结果跨部门互认和应用。探索网上监测监管,加强涉企信息监测分析,合理确定双随机抽查事项和频次,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操作应用平台,提高监管效能。推动“互联网+监管”,充分运用“青岛红盾大数据鹰眼监测系统”,加强日常情报监测收集运用,及时关注,跟进服务和监管。落实年报责任,完成好年报公示任务,确保年报公示率稳步提升。加快推进长期停业未开展经营企业清理工作,减少“僵尸企业”数量。深入贯彻《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切实组织好职责范围内的无照经营查处。坚持审慎监管,实行包容式监管,推动创新经济繁荣发展。

三、突破发展民营经济

一是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抓好“关于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政策落实,加强政策宣传,及时主动发布信息和开展政策解读。同时,完善“1234+X”的市场主体多维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定期分析通报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充分调动属地发展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构建小微企业“铺天盖地”、创新企业“开天辟地”、大型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局面。加强政策引导和工作力度,推动市场主体总量持续提升。2018年,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30万户。其中,民营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27万户,占比达到97.6%;企业总量突破47万户,私营企业总量达到43万;全市每万人拥有民营市场主体达到1370户。2018年,全市民营经济税收占比达到45%,城镇新吸纳就业占比达到75%以上。

二是实施骨干民企壮大工程。扩大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数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服务引导民营大企业转型升级,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发展机遇,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本地配套率。积极引导、支持“青民投”发挥产业聚合作用,联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协同合作发展,并参与政府大项目建设,努力推动民营骨干企业实现“抱团发展、弯道超车”。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骨干民营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在培育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的同时,努力推动创新型企业、大型企业、集团企业、骨干企业、小微企业分类实现上规模、提质量、增效益。2018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户以上、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00户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企业100户以上、资质等级建筑业及房地产企业150户以上。完成有限公司改制700家、股份公司改制200家以上。新增民营境内外上市公司2户,新增新三板挂牌公司15户,新增省内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公司100户。2018年,力争6户民营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3户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突破百亿。

三是实施民企服务助力工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增强民营企业投资和发展信心。放宽市场准入,消除显性或隐性障碍,激发民营企业活力,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建设“创业青岛”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平台,开设“民企权益保护服务热线”“民企法律服务热线”“民企网上金融服务站”,切实为民营企业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服务。建立市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开通骨干民营企业服务直通车,进一步健全沟通交流机制和政策宣讲机制,畅通政府与民营企业沟通渠道,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做到帮扶企业、激励企业的制度化和常态化。深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尊重企业和企业家,尊重产业工人,尊重各类劳动者,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建立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机制,开展民营企业景气状况监测、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新设小微企业活跃度分析,举办“民营经济每月讲坛”“创业精英研修班”“小微双升战略培训班”等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民营企业把握经济走势、实现转型升级的能力水平。

四、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

一是加快广告产业发展。落实《广告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1年)》,召开“一业一策”工作会议,设立广告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广告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广告项目和创新平台给予专项补贴和奖励。支持和引导青岛国家广告产业园发展,培育和引进一批有影响的广告龙头企业,提升规上广告企业数量和质量,力争规上广告企业营业总额超过15亿元。

二是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品牌升级行动,鼓励市场主体充分运用商标创品牌,打造更多引领消费潮流、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产品(服务)品牌和商标,力争全市注册商标总量增长15%,驰名商标新认定5件以上。加快推进商标品牌云基地建设,建设商标品牌线上服务基地,开发商标品牌移动应用,向所有市场主体提供商标注册、质押、交易、评估服务。深入推进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工作,力争拍摄完成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专题片,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官网向全球推介青岛。力争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年申请量突破1000件,继续在全国保持第一位次。

三是实施非公党建“灯塔引领”工程。加强党对民营企业及企业家队伍的领导,深化非公党建工作“全覆盖”,厚植民营企业成长发展基础。按照市委两新工委部署要求,调整充实青岛市个体私营企业党委,全面理顺工作体制机制,研究制定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等制度性文件,编制工作指导手册,为非公党建工作提供标准规范和运行参考。适时组织举办全市非公党建指导员专题培训班、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提高抓党建、促发展能力。同时,挖掘市级工作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市非公党建工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五、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执法

一是加强农贸市场监督管理。启动“建设美丽农贸市场三年行动”,按照“因地制宜、按需配置,合理布局、便民利民”的理念,编制2020年农贸市场建设规划。打造星级农贸市场,在市区已有的40处星级农贸市场基础上,再创建40处。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着力推进农贸市场新建和提升改造,全年争取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0处以上。建成农贸市场智能管理平台,推广应用可溯源电子智能秤,努力实现“诚信经营无假秤、肉菜安全有保证、干净舒适环境好”。开展农贸市场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加大曝光力度,震慑违法违规经营者,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是加强广告商标监管执法。深化“全国无虚假违法广告城市”创建,强化广告导向监管,快速处置涉及政治敏感及导向问题的广告;组织开展保健食品、医疗美容、房地产、互联网金融、收藏品、投融资、电视购物等重点类别广告专项整治行动,保持虚假违法广告整治高压态势。指导区市局顺利完成广告监测升级,完成总局交办的全国广告监测复核工作任务,保持广告监测工作一流水准。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探索“议题管理”监管模式,精准打击商标违法行为。

三是深入推进竞争执法工作。深化反垄断执法,以公用企业等为重点,加大民生领域执法力度,加强对新兴业态的竞争关注。加强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宣传培训,配合做好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梳理和自由裁量权修改等工作。以仿冒、商业贿赂、互联网不正当竞争为重点,切实加大监管执法和查办案件力度。大力查处医药、教育教学服务、公共服务等行业侵害消费者权利的权益和商业贿赂行为。严厉查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和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四是抓好网络市场监管。发挥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作用,对全市网络交易平台进行全面规范,推进电商平台规范有序发展。积极申报创建“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培育一批诚信示范企业。建成网络经营主体信息查询系统,年底前向社会开放查询。深入开展2018网监专项行动,大力查处侵权假冒、刷单炒信等损害公平竞争秩序和群众合法权益的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效净化网络市场环境。

五是规范直销、打击传销。探索建立直销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新模式,将双随机抽查结果纳入直销企业分级分类监管中。探索建立直销市场大监管模式,严厉查处直销企业涉及传销和影响社会稳定的违法行为。始终保持对传销违法行为的严打态势,全面落实“线上监测、线下实证、多措处置、稳妥善后”的“四步工作法”,对借用传销模式从事违法直销活动的企业实施行政处罚,加强对网络传销案件的预警,广泛开展无传销社区和无传销网络平台创建工作,不断完善部门间信息共享、协作查处工作机制,巩固深化无传销城市创建成果。

六是做好其他各类市场监管执法工作。强化商品交易市场监管,建立分区域商品交易市场监管模式。建成品油企业信用专用查询系统,积极开展油品升级专项整治活动和流通领域成品油质量抽检工作,实现加油站抽检及巡查100%双覆盖。开展二手车“强制消费”专项整治活动,推进二手车市场“两公开”试点,扶持1-2个龙头市场。加强对燃煤防空气污染治理,配合做好煤炭治理、清洁化利用和禁燃工作,组织开展流通领域煤炭市场整治。加强农资质量监管和农村商品质量监管,开展农村商品交易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做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规范治理、打击非法集资以及各种非法金融活动。开展“信用青岛·守重先行”主题活动,抓好守信企业公示,力争省级企业公示80家,国家级企业公示12家。

六、着力加强消费维权

一是继续推进消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突出抓好“三点一带、一区多街”等关键节点、特色区域市场秩序治理,提升消费满意度和美誉度。利用12345投诉举报大数据,做好消费市场秩序定向分析,对重点行业区域实施重点管控。密切关注新型消费隐患,加大“小、低、散”业态的执法监管,强化出租车回扣拉客宰客等突出顽疾治理。继续实行“一月一督查”等有效举措,督促牵头部门和指挥分部紧抓问题、一追到底,确保问题解决。重视涉及外地游客的应急性消费纠纷,继续落实“先行赔付”制度,积极化解消费纠纷。

二是加强政务热线办理工作。坚持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的理念,扎实做好各渠道群众诉求办理工作,确保受理及时、分流准确、督办到位、指导有力、运转高效、群众满意,保持我局在全市热线考核的同组前三位次。坚持双休日、法定节假日“有人在岗、有人分流、有人负责”的假日值守制度,提高指挥调度和及时分流能力。完善热线受理数据分析制度,及时发现、超前预警涉及群众权益的热点问题,发挥数据对监管维权的支撑辅助作用。

三是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全面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以市政府名义制定下发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意见,力争在全国大中城市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中取得优异成绩。检查督促经营者履行商品质量义务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责任,鼓励引导电商平台、大型商场、超市等建立赔偿先付制度,监督经营者全面落实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推进线下无理由退货工作。打造“互联网+放心维权”和“标准化+放心消费”政务服务模式,升级改造放心消费维权平台,完善12345办理段,推动消费纠纷的源头治理。深入开展“红盾质量维权行动”,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开发合同格式条款公示监督信息系统,建立格式条款公示制度,召开合同格式条款公示工作新闻发布会。

四是强化消费宣传教育引导。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纪念活动,发布“十大不公平格式合同条款点评信息”“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发布“市消保委2017年消费维权工作报告”。围绕家电产品等重点领域进行比较试验,为消费者提供真实、科学、客观的消费信息。探索制定《青岛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支持消费者诉讼工作规范》,推进支持诉讼工作制度化落地。完成青岛市消保委第二届全委会换届工作。

七、全面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二是深化文明创建。积极开展争创文明服务满意单位等创建评选活动,培育树立一批爱岗敬业、依法行政、勤政廉政、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以党员活动室、工商历史文化陈列室、法治工商工作室、反腐倡廉教育中心和“职工之家”五大功能室为阵地,切实发挥好文化宣传、思想教育、服务职工作用。

三是夯实基层基础。树立重视基层、支持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作导向,建立完善“五统一、四强化”工作体系,通过业务指导、培训交流,加强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积极为基层排忧解难,破解工作推进中的瓶颈问题,推动政策落细落小落地落实。深入开展“局长学法日”活动,全面提升“法治工商”建设水平。

[编辑:光影]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8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