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小麦亩产首次超800公斤 实现全程机械化

2018-06-20 07:44:06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亚麦

原标题:亩产807.87公斤!平度小麦厉害这是青岛小麦单产首次跨越800公斤大关 耕种管收实现全程机械化

\

\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山东视察时指出,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要把粮食生产抓紧抓好,把农业结构调活调优,把农民增收夯实夯牢,把脱贫攻坚战打好打赢,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时下正是夏粮的收获季节,在平度市西南部田野上,一处处金黄色麦田在微风中掀起层层麦浪,长势喜人。昨天上午,在蓼兰镇青丰种子公司小麦滴灌水肥一体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示范田,经过专家组现场实打验收,10亩攻关田平均单产为807.87公斤,这是青岛市小麦单产首次跨越800公斤大关,标志着青岛市小麦生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现场

平度小麦亩产四级跳

正是以一项项农业新技术的强力支撑,平度市小麦高产实现了接续突破。上世纪90年代,在小麦精播栽培技术支撑下,平度市小麦最高单产在1999年跨过650公斤的台阶;2008年,平度市小麦突破单产700公斤大关,小麦氮肥后移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2015年,通过宽幅精播技术创新发展,平度市小麦成功越过750公斤关口,创出单产786.6公斤青岛市最高纪录。

“我们在示范田首先使用了滴灌技术,又在此基础上运用了绿色高产创建的集成技术。”平度市农业局农技站站长朱瑞华指着麦田里敷设的水管介绍,在青丰种子公司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千亩示范田,农技人员把水肥一体、增施有机肥、深耕深松、宽幅精播、冬春镇压、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等技术措施有机融合,集成小麦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种植新模式进行田间示范,不仅节水、节肥、省工,而且还提高了产量,提升了品质,实现了高质高效发展。

此次实打验收的小麦品种为青农2号,自2010年山东省审定以来,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达到600多万亩。据测算,与传统种植模式比较,小麦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平均每亩可增加产量50公斤左右,加上节约的物化成本和人工费用,亩节本增效350元左右,扣除管带设备成本150元,小麦一季就可增效200元以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验收组专家表示,本次青岛小麦单产突破800公斤大关,体现了青岛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地位。

目前,像青丰种子公司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千亩示范田这样的高产创建示范区,在平度有50万亩。平度市在高产创建示范区先后实施了粮田灌溉喷灌化、输水渠道防渗化、农田灌溉科学化、生产技术高效化,以及小麦“四高一改”、玉米“一增四改”、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高产栽培技术。据测算,粮田管灌可节水30%到40%,省地1.5%到2%;防渗渠道与土渠相比,可节水50%。

揭秘

新技术给小麦“打点滴”

昨天,谈起这次亩产创纪录,朱瑞华告诉记者,这跟今年气候条件有关系,特别是灌浆期间气候适合,再加上集成推广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被称为现代农业“一号技术”。该系统包括可移动首部系统和滴灌带,而首部系统主要由滴灌过滤器和泵施肥系统等部分组成,将水和肥料在施肥罐中溶解,经滴灌过滤器过滤掉泥沙后,由施肥泵将水肥混合液体输送到滴灌带中。一亩地约铺设6条滴灌带,每条长约250米,每隔30厘米有一个针眼大小的出水孔,这样算来,一亩地里平均约有5000个出水孔给小麦“打点滴”。

“在3年前,浇灌40亩小麦田至少需要两个工人花费4天时间,现在使用了水肥一体化新技术,1个工人就能够管理200亩小麦田。 ”蓼兰镇青岛青农种子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侯元江告诉记者,2015年,合作社拿出了100亩试验田来实验水肥一体化,结果2016年秋收时,小麦亩产量从原先的600多公斤提高到765公斤,这让周围的种粮大户惊讶不已。

朱瑞华介绍,2015年初试成功,给了平度众多种粮大户很大的鼓舞。2016年平度采取措施助推粮食水肥一体化试验示范,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种植试验示范被列入农业部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平度市农业局与青岛农大签订协议,组建专家团队,协同开展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试验攻关。在青岛青农种子产销专业合作社试验田,建设了100亩小麦-玉米周年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示范方,研究集成《青岛市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滴灌栽培技术规程》,从滴灌首部系统、管带铺设、滴水次数及时间、肥料配比、配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试验探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试验效果。

平度市还集成 “高产高效品种+小麦宽幅精播+水肥一体化+一喷三防+机械化收获”栽培技术,研究适合山东推广的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平度市已经集成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即种植方式与铺设方式相结合,春铺秋起,一管两用。根据土壤类型和种植方式,进行滴灌管道的设计和铺设,3月初小麦返青期铺设支管和毛管,9月底玉米收获前收起。这样可以减少铺管收管的人工,做到一次铺管、两季使用。

亮点

千亩示范田全程机械化

“我们这次收获的不只是亩产创新纪录,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模式取得了重大突破,非常具有推广前景。 ”朱瑞华昨天高兴地说,从去年开始,他们就围绕着全程机械化而制定了实施方案,不断优化细化,“以前我们的耕种收实现了机械化,但是在农作物管理上还需要人工,特别是浇水、追肥、喷药要使用大量人工,现在使用了水肥一体化后,追肥、浇水实现了机械化,喷药使用无人机,在我们的1000亩示范田中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操作。 ”

朱瑞华告诉记者,因为解决了浇水追肥自动化的问题,水浇地小麦实现了无畦背种植,土地利用率也比原先提高了15%,管理模式从粗放式升级为精细化,实现了农机农艺的融合,“使用这套水肥一体化技术,当代农民就可以像工人一样,真正把田间当成了车间,即便是小两口也能轻松管理300亩到500亩土地,以小麦种植为例,耕地、播种、喷药、收获可以采取购买农机服务,从而节省很多机械购置费用。 ”

“由于肥料、农药施用量减少,可减轻地下水污染;浇水少,土壤湿度较小,可减轻病虫害发生。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大水漫灌、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板结、面源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是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朱瑞华说。

动态

院士工作站助力育种

“小麦收割完毕后,玉米也进入了播种期,1000亩试验田的玉米也要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原先玉米灌浆期因为炎热,农户不愿意钻玉米地,很少进行追肥喷药管理,而新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因此对玉米的丰产效果将更加明显。 ”朱瑞华介绍。

记者从平度市了解到,获批全国首批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示范县以来,平度市落实关键生产技术措施,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牵手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成立青岛市首家镇级 “院士工作站”,建立良种繁育基地20万亩,先后繁育推广良种18个,其中4个品种还开启航天育种模式,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累计改造中低产田55万亩,努力打造124万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

“今年全市142万亩小麦,预计总产将达到63.95万吨,再次实现增产丰收。 ”朱瑞华表示,平度市正以培育壮大集绿色高质高效栽培实用技术推广、种植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经营主体为主线,引导粮食生产向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集中,推进规模化生产,同时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种、代防代治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效益。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陈勇 见习记者刘逸轩 通讯员 孙科强 张德杰 宋培培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8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