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从纺织名城到时尚之都 看青岛服装的时尚变迁

2018-11-02 10:12:55
责任编辑:光影
\
\

原标题:“穿”越四十年,青岛服装的时尚变迁

服装是社会变迁的直观记录者。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人们的日常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不用再缝缝补补节约衣服,不再是只能穿千篇一律的颜色和款式,服装种类慢慢多到令人眼花缭乱。

潮流从不止步,它总能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适应时代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形成不同年代特有的时尚。而纺织服装产业是青岛市传统产业,改革开放以后,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巨大的转型,而青岛服装产业也走出了自己的革新路径。

告别单一“黑灰蓝”

1979年,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在北京文化宫举行了一场时装表演。这是国外时装品牌首次进入中国,台上的光鲜靓丽令台下齐刷刷暗色调着装的看客惊奇,鲜明的反差撬动了人们过去几十年间关于穿衣认知的铁板一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衣着的颜色较为单一。62岁的青岛市民迟珍(化名)回忆,那时候穿在身上的主要是黑、灰、蓝三种颜色,还有从军装流行而来的军绿色,“出门一看大家穿得都是一样的,别的颜色很少,穿个鲜艳衣服走在外面还觉得挺扎眼的。”款式和面料也很单调,男士流行中山装和列宁服,男女日常衣服类似工装,除了领子和口袋等细节上的区别,差别不大。面料大多使用棉布,“夏天是薄棉布,冬天是厚的,慢慢兴起来一种叫‘的确良’的面料,涤纶的,做衬衣比较挺括。”

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在穿衣上的千篇一律尚未得到改变。1983年之前,各类纺织品仍需凭布料购买,人们的衣服通常是裁布料找裁缝做,物资不充裕,每件衣服都珍贵,“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衣习惯依然保留着。

初晓玲是青岛大学服装与服饰系主任、副教授,也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在她的记忆中,上世纪70年代末,人们为了节约衣服发明了很多巧妙方法。“我父亲也是教师,要穿得干净体面,但是衣服可换的很少。那时候有一件衬衫就很宝贵了,所以有男士衬衫的假领子,半截的,只有领子和肩部,穿在里面只露出领子来。”当时街上还有衣服回收染色的职业,旧衣服染完又变新了,“但是那个染色其实只有一种颜色,就是蓝色。”

进入上世纪80年代,百姓生活得到改善,时尚的种子也开始萌动,最先变化的是色彩。1984年,一部叫做《街上流行红裙子》的电影上映,影片中纺织工厂的劳动模范穿起“坦胸露臂”的红裙子上街,还到公园与别人“斩裙”比美,颠覆了人们对“劳动妇女”及女性衣着的传统印象。这部以时装为题材的电影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给当时还上小学的初晓玲留下了深刻印象。“穿着红色连衣裙走在人群中是很耀眼的,这代表了那个时期的年轻人对时尚的一种大胆追求。”

“红裙子”挑战了“黑灰蓝”的同时,明星挂历、电影画报的流行和港台地区及国外电影的流入也在逐渐加深人们对时尚的认识。人们不再只考虑衣服的实用性,开始对其拥有美的追求。初晓玲说,“电影明星的那种打扮跟老百姓有很大的距离,但大家还是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时尚的变化,有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开始尝试新事物了。”

全民追逐时髦货

迟珍从年轻起就“爱穿”,“兴什么就穿什么,跟形势,赶时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的喇叭裤、健美裤、西装套裙,她一样也没落下。“我从中山路上买了布料,找裁缝做了一条喇叭裤,屁股是紧贴的,膝盖往上是卡在腿上的,往下张开,裤口有九寸宽。”为了搭配这条裤子,迟珍专门去青岛孚德鞋店买了双高跟鞋,“我很早就穿高跟鞋了,那双鞋才29块钱,但当时也攒了很久。”

喇叭裤的流行是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产物。1980年,美国电视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在央视放映,剧中男主角喇叭裤、蛤蟆镜、卷发的形象一下子击中了人们的视觉神经,迅速风靡各地。这种过于颠覆的形象起初不为社会主流所接受,报纸杂志上会有一些批判性文章和漫画,将其与不务正业的混子形象联系在一起。初晓玲认为,“这可能是以前社会氛围的一个长期影响,会把人的衣着跟道德结合起来,后来慢慢才消除这种观念,发现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性。”

时尚的蔓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总是先出现在最大胆、最时髦的那群年轻人身上,再逐渐向其他群体扩散,直至成为全民风潮。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尚推进得更快,波及得更广,以致出现全民追逐时髦货的局面。

迟珍记得,有几年流行健美裤,也叫脚蹬裤,不管老少人手一条,还有一种鸡腿裤,裤脚收紧,类似如今的小脚裤。流行太阳裙,就是伞裙,街上年轻女孩人人裙摆超大,一转像撑开的伞一样。流行烫发,大家就都去把头发烫成爆炸小卷,刘海往上吹,烫得老高,配合洋气衣服。再往后几年,中山装成了老古董了,男士们个个西装上身,女士们也穿套装、套裙,裙子的长度越来越短,直至超短裙出现,又引起一股风潮,被摩登女孩穿成靓丽的风景线。

“其实衣服都得分人穿,同样的衣服高矮胖瘦的穿出来不一样,但是一种衣服刚兴的时候,大家不管这些,都穿,也是因为可选择的还比较少。”虽然迟珍声称自己穿衣“跟形势”,但她也有一套不变的穿衣法则。“我穿衣服一定要卡体的,上衣要有线条,腰是腰胸是胸,穿裤子一定要正好勒在屁股上。那种大裙摆的裙子我不喜欢穿,我穿直筒裙,长度在膝盖以上,超短裙我也是敢穿的。”

“那时候大部分人还是盲从的。”初晓玲说,当时普通百姓已经被激发和释放出了爱美的天性,但是对时尚还没有什么鉴别性,流行什么的时候就全国上下一个样,“人们不知道如何去判断衣服是不是适合自己,但是当给到他的时候,他就知道我要去追。”

服装市场大爆发

1993年,首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国内外各式各样的服装集中亮相。与1979年皮尔·卡丹那场大秀相比,这次博览会已然不足以带来巨大的惊奇,但它的确刺激了国内的服装市场。从那时起,国外品牌陆续进入中国,国内品牌也相继成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和百姓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对服装的需求激增,国内服装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迅猛发展起来。上世纪90年代初,初晓玲在北京上大学,能在商场里看到国内各大服装品牌,几家高档商场已经有国际一线品牌入驻,而雅宝路和秀水街早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服装市场。1996年,她到青岛大学工作,发现青岛的服装市场也已蓬勃发展,台东及中山路周边的服装生意都做得风生水起,“很多都是个人小店,百货公司还很少,台东有一个利群,中山路后来起来个百盛,当时还算比较高端的,生意也很好。”

迟珍的家在老即墨路上,青岛即墨路小商品批发市场初建于此。“打开这扇窗就看到裁缝一条街,打开那扇窗就看到卖小百货的。刚开始摊子少,每个摊子占的地方都很大,后来摊子就缩小了,一个挤一个,生意都好得不得了。”

青岛即墨路小商品批发市场在1980年11月就建成了,当时只在老即墨路设置摊位50多个,主营旧货、小百货。经过一段时间的孕育和发展,市场逐渐扩大到原来的李村路、潍县路、易州路、博山路、芝罘路,摊位增加到1100多个,经营范围扩展到服装、鞋帽、箱包等。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及整个90年代,青岛即墨路小商品批发市场名扬全国,商户中诞生了不少百万富翁。

迟珍1995年开始在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卖衣服。她从广州和北京两个地方进货,“这时候面料已经非常多了,棉的、麻的、莫代尔的、雪纺的、化纤的。广州那边的货面料好,版型也好,都是收腰、卡体的,北京动物园那边面料也不错,但是款式不如广州更新快,我从北京仅进一些版型宽松的、大廓型或者加肥加大的款,有些人爱穿这种,类似后来的韩范儿。”

同一时期,与即墨路小商品批发市场类似的还有龙山地下商业街、中山商城、汇泉地下商业街等等。“和别的地方比,当时龙山商业街的服装比较时髦、新潮,很多商户除了从广州、北京进货,有些还从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进货,卖的都是高档货。”韩燕在龙山商业街卖了27年服装,一度同时开着8家店。她对当年生意的火爆同样记忆犹新,“有时候人多得跟下饺子似的,你想挪个地方得用两手把人扒开,我们用大纸箱子收钱,到晚上数钱,整整一箱。”

永恒的只有“变化”

时刻与人贴身相处、对外传递自身形象的服装,总是能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并随之变迁。上世纪90年代,百姓生活逐步过渡到了小康水平,思想观念也更为开放,服装市场又迎来爆发式生长,在越来越丰富的款式、面料和花色面前,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也便拥有了风格与个性。进入21世纪,这种对穿衣个性化与独特性的诉求越发强烈,时髦的人甚至希望能做到独一无二。

“潮”“范儿”等形容时尚达人的词陆续出现了,“奇装异服”等形容人穿衣不合常规的词几乎从日常话语中消失了。“奇装异服这个词出现在大家审美标准相对一致的时候,当你不符合这个标准,那你就是奇装异服,现在审美本身已经分化和多元了。”初晓玲说,现在的流行没有美丑之分,没有高雅粗俗之分,界限模糊,甚至没有界限。

近十几年,人们也迎来了服装消费上的明显升级,最直观的体现是奢侈品的热销。初晓玲认为,其背后原因是人们物质欲望和消费能力的同步上扬,而服装行业也随之进入黄金时期。

此时,青岛服装市场版图也在发生变化。2000年以后,随着青岛市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东部、北部等各大商圈逐渐形成,分散了消费者,韩燕明显感到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尤其是到2008年,韩燕身边很多服装商户的生意都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纷纷关停。“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青岛的大商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是不可避免的。”韩燕认为,除了商圈的地理迁移,造成老商圈没落的更深层原因是,它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对高档服装的需求,而拥有很多一线大牌或轻奢品牌入驻的东部商圈则发展为成熟的高档服装消费场所。

潮流稍纵即逝,时尚千变万化,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高,只有“变化”是永恒的。初晓玲认为,对服装从业者来说,谁掌握了速度,谁就有可能盈利。“为什么快时尚品牌赚钱?因为他们款式更新特别快,又是紧跟潮流的,迎合年轻人。”

而时尚的“变化”又是轮回的。曾经惊世骇俗的喇叭裤、超短裙如今再平常不过,很多过去的时髦货又流行回来了。当见过足够多的繁复花样,人们发现了复古的魅力,把过去的时髦变成今天的时髦。当见过足够多的外来时尚,人们也重识了东方元素、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其与现代时尚融合。

“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服装争艳年代,能否再有经典的诞生?哪些衣服能够成为辨认如今年代的标识?“经典的诞生需要时间的沉淀,是大浪淘沙淘下来的。”初晓玲的答案是,交给时间。

\

青岛国棉五厂原址上建起一座纺织博物馆。(青岛纺织博物馆供图)

延伸

革新之路,从纺织名城到时尚之都

纺织服装产业是青岛市传统产业。青岛纺织业发端于1902年,被称为城市“母亲工业”,曾是中国现代纺织工业主要基地之一,与上海、天津一道享有纺织业“上青天”的美誉。改革开放以后,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巨大的转型阵痛。

贺洪伟1978年进入青岛国棉九厂,工作到1999年厂子破产,之后带领60多名职工成立服装加工公司。他亲历和见证了青岛纺织业的一路波折,2016年退出工作岗位后参与组建了新的青岛纺织博物馆。据贺洪伟介绍,鼎盛时期,青岛有十万纺织大军,约占当时人口的十分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后,棉纺厂陆续迁移至郊区或破产,慢慢从城市主流工业舞台退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纺织业占全部经济总量七成,以前青岛产业结构是纺织业一枝独秀。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青岛产业结构慢慢变成百花齐放的状态。”贺洪伟说,目前青岛纺织服装业年产值仍能占到经济总量十分之一左右,并始终在进行调整和升级。

纺织服装业从市区退出的同时,在即墨、胶州渐成规模,形成了市区以国际贸易为中心,郊区以制造和装备为两翼的产业格局,培育了即墨中国针织名城、西海岸新区王台中国纺机名镇、胶州李哥庄中国制帽之乡等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但是受到近年来生产成本上涨、出口下行压力加大、内需增长放缓等不利因素影响,青岛服装业又面临新的转型升级任务。

从加工制造转向品牌经营、科技研发和时尚创意是青岛服装产业的革新路径。近年来,青岛市扶持青岛本土品牌,以名牌产品为主导、研发设计为支撑,也不断加大时尚创意产业园区扶持力度,着力构筑服装产业发展平台,旨在将青岛打造成为时尚之都。自2001年起,青岛连续举办18届服装周,对挖掘本土设计师、培育企业和品牌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青岛纺织谷、国际服装产业城、东方时尚中心是青岛三个主要的时尚创意产业园区,集聚了300余家特色服装企业、研发机构、时装品牌。其中,由青岛国棉五厂原址改造的纺织谷被工信部认定为第一批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它也是关于纺织传奇“上青天”的唯一遗迹。

姜才先在上世纪80年代到青岛国棉六厂工作,此后一直未离开纺织服装业,现在是青岛纺织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据姜才先介绍,文化、科技、时尚是纺织谷的三大着力点,在姜才先看来,纺织谷是青岛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纺织谷有别于传统纺织概念,是青岛100多年纺织文化传承的平台,也是承接青岛纺织转型升级的载体。”

半岛记者 付晓晓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8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