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微信社交有雷区:连续发大段长语音让人神烦

2019-06-21 08:39:53
责任编辑:亚麦

原标题:微信社交有雷区 留心别当“话题终结者”

半岛记者 刘丹阳

如今,微信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一个人微信上的一系列言语和行为,会直接影响他人对你的判断。就像生活中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交往礼仪,新兴的“微信社交礼仪”似乎也在逐渐形成,常年“混迹”网络的人都深谙此道,因为,稍有不慎,轻则成为话题终结者,把天“聊死”,重则激怒领导,甚至还可能被开除。微信社交,真的有这么多雷区吗?

事故

工作群回“OK”被开除

微信社交礼仪引讨论

近日,长沙某酒吧品牌部组长在工作群里安排工作,一名员工回复领导“OK”手势,结果被指“不懂规矩”,随后该员工被开除。

该员工表示,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自己脾气好才忍住没动手,很多同事都替他打抱不平。多数网友也认为这名管理者太过分,称该公司“庙小妖风大”,在沟通的问题上对员工要求过于苛刻。

无独有偶,不久前也发生过类似事件:一名网友因为微信回复了老板一个“嗯”字,被老板批评教育。该网友发帖本意是想吐槽一下老板,还提出要辞职走人。不过,发帖的网友不仅没得到大家的声援,反而不少人都站在老板一边,甚至称赞老板肯耐心教职员最基本的职场礼仪。

这两件事情在网络上不仅上了热搜,还引发了一场关于“工作群如何回复才算得体”的讨论。在新浪头条新闻发起的微博投票中,有7.5万人认为“回复1就可以,重在效率”,13.1万人认为应更加礼貌,要回复“好的,收到”,只有1.1万人认为回复“嗯”没有什么问题。

可见,在不同人的眼里,老板的做法是严肃还是严苛,评价不一。至于工作群该怎么回复,网友们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微信群也是工作场合,职场礼仪,还是重视为上;也有人觉得,每个人表达方式不同,回复简短,并不代表不严肃或者冷漠,大可不必那么上纲上线。

雷区

线上聊天惜字如金

接收者解读易“误会”

网友“12起航”分享了一段自己因“哦”终结的相亲。他曾经和一个相亲女孩QQ谈了一段时间,女方提出不合适。他很诧异,忙问对方原因,女孩说“你老是回复我哦、哦、哦的,我没办法再接下去,很明显,我们没有共同话题,你总是在敷衍我而已”。无论该网友怎么解释,最后还是分了。他表示,以后再也不敢随便“哦”了……

有网友说:“嗯、啊、哦这三个字在聊天中是最敷衍的回复,一个人再想找你聊天也会因为这三个字而绝望。”

为什么一个语气词,会成为这么多人的雷区?难道真的是他们过于敏感了?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国际教育心理学专家副教授陈志林指出,线上文字聊天不能体现语气,回复“嗯”“哦”等简单的一个字,往往代表对他人的一种不尊重。

在线上,人们无法察觉到一段文字所表达的语气,甚至因此产生误会。而且,回复时用字越少,对方解读的误差可能也就越大。一个人回复时用的字越少,对方就会觉得他态度越冷淡,好像对话题没什么兴趣。当别人热情地分享事情,或是领导详细地安排工作,一个冷淡的“嗯”,瞬间就将话题推向了终结。

而且,字数少,也是时间宝贵,事务繁忙的意思。一个字,甚至是一个表情的回复,给人一种“懒得搭理你”的感觉。为了补偿这些丢失的情绪,避免误会,说话人需要在文字上好好斟酌,才能将自己或友善、或恭敬的积极态度表现出来。

神烦

长语音不听四五遍

搞不清对方要说啥

既然文字不能很好地反映情绪,那么发送语音消息,是否可以避免误会?但是,过度依赖长语音,也会引起人们的反感。记者搜索发现,有几条行为荣登“最令人讨厌的微信行为”榜首,其中就包括发长语音和“在吗”。

不分场合地连续发大段长语音,是多数人最为反感的。上班或者上课时,收到几条几十秒的长语音,让许多人陷入了尴尬和两难。没有任何提示的长语音,就像“薛定谔的猫”,在你没打开之前,永远不知道它是否重要。只有你“勇敢”地点开,小心翼翼地保证语音没有外放出去,才能知道答案。

而且,语音消息往往“又臭又长”,还夹杂了许多口头语和废话,使人很难抓住重点,往往要重复听,十分浪费时间。网友“米小山”说,“本来一件事打字说3秒就看明白了,一发语音,不听个四五遍,都记不住他要说啥。”

网友总结,总发长语音的人给人的印象就比较自私,只图自己方便,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而且沟通起来十分低效。

另外,聊天用“在吗”开场,被许多网友评为“人间最烦”。许多人都深有体会,有人好久不联系,突然联系了,上来就是一句“在吗”,语焉不详、暧昧不明,感觉像有什么事,却又不开门见山,让人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你不说什么事,我怎么知道我在不在”,这句话很好地体现了人们看到这两个字的心态。他有什么事,他要干什么,是不是很麻烦,万一很重要呢?该回不该回……由于信息的不对等,接收者往往心理压力巨大,有这么丰富的“内心戏”十分正常。

在习惯直奔主题的日常微信交流中,原本礼貌的“在吗”变身为一种小心翼翼的试探,而这试探中有犹疑,又还有点做贼的感觉。好像是专等在你下班必经之路的街角,等你走近一下子跳出来捉住。

在微信中,人们更喜欢开门见山,有事说事,而不是各怀心事地客套寒暄,花掉半个小时,却还不知道此次聊天目的。在凡事都讲究效率和成本的时代,每一次沟通,都会被自动附着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意义。

代沟

表情包有年代专属

“大龄”网友喊吃力

虽然网络社交礼仪这门课确实需要补一补,但是,对于许多新接触网络的中老年用户来说,学习这些“年轻人”的“网络风俗”其实并不容易。同样一个词、一个表情,在不同年龄群体看来,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去年腾讯发布的2018微信年度报告,总结了不同年龄段用户使用表情的偏好。(详见左下图)此表情偏好统计一发布,网友们都大呼真实。

宋女士今年51岁,使用微信已经五六年,但是使用拼音打字仍然不太流畅。“我女儿说,我聊天的时候语气很硬,还经常发错表情。”提起这件事,宋女士也很无奈,“我们朋友群里聊天用的都好好的,怎么一跟年轻人说话,多出那么多规矩来?”

80、90以及00后普遍网龄较长,理解一些网络聊天禁忌并不难,但父母一辈却是“半路出家”,学习线上聊天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吃力的事情,再要求他们完全融入年轻人的话语体系和语境,按照年轻人的方式来聊微信,恐怕有些强人所难。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王忠武教授在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社群中的用户鱼龙混杂,不同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不同工作环境的人都会聚集在一起,不仅网络素养参差不齐,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解读也不同。微信中的语言符号和表情更新变化非常快,许多网龄较短、年龄却大的用户,很难跟上变化,这也是网络代沟造成的沟通误会和摩擦。

90后微信用户小林表示,自己奉行的微信社交礼仪仅针对同龄人和年轻朋友,并不适用于长辈和领导。“他们有他们的表达方式,中老年表情包都成为一种风格了,互相理解吧。”

线上交往也应扮演好社会角色

在记者的采访中,王教授还指出,在很多人的意识中,网络并不是正式的社交场合。在网络上开一些轻松、无伤大雅的玩笑,使用一些网络用语或是表情,是很普遍的事,不应过多苛责。然而,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网络空间与线下空间,不同的空间所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方式有很大差异,不能混为一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即便是在虚拟网络社区中,也是如此。在微信上与老师、同事、领导等实际交往对象交往,还应遵守实际的交往规范,守好自己的道,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规范的建构需要时间,”王教授说,“网络礼仪虽然没有形成一个普遍规范,这也并不代表人们可以随意而为,实际生活中的文明礼仪,道德和法律,在线下适用,线上也同样适用。”

其实,想做一名规范的网络社交者并非难事,只需规避网友所列举的“最反感的网络社交行为”就可以了,这一点与线下的交往并无不同,久而久之,自然能够跟上网络动态,优雅自如地应对网络社交。无论是微信中的社交礼仪,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社交礼仪,归根到底,还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对方,用心维护才能让关系更为持久。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9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采编许可证:3712018002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