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也现“量子速读”课程 或已触碰法律红线

2019-10-21 08:05:11
责任编辑:亚麦

原标题:青岛也现“量子速读”“波动速读”等课程

文/图 半岛记者 王好

近年来,青少儿培训机构遍地开花。这其中,以帮助提高孩子专注力、思维能力为卖点的全脑培训课程,让许多面临子女升学压力的家长颇为动心。然而近日,全国各地多段“量子波动速读”相关视频及动态图像在社交平台热传,看似超越常识的培训课程引发舆论关注和网友热议。画面中,有学生通过不断地秒速翻书、甚至蒙眼翻书来“阅读”,还有培训机构宣传海报中称“1~5分钟看完一本10万字左右的书籍”。有自媒体称其为“年度最野智商税骗局”。

半岛记者调查发现,“量子速读”“量子作文”“无国界阅读”等争议性全脑培训课程在青岛悄然出现。有机构称,经过训练,孩子通过快速拨书的方式,1~5分钟读完200~500页的书籍,而且中外文字“通吃”。与此同时,主打全脑开发的营利性培训机构中,对孩子进行“一目十行”的速读训练,几乎是课程“标配”。业内人士担忧,过度的商业营销“噱头”可能给行业前景蒙上阴影,亟需出台统一的行业标准建设。相关部门提醒家长,选择培训机构前务必查验办学资质。

调查>>> “量子速读”收费近5万,声称做不到可退款

社交平台上流传的“量子波动速读”视频中,有一段画面传播颇广。其中显示,身着统一赛服的学生们坐在桌前,集体用类似于洗扑克牌的速度“看书”,镜头中偶然出现一个坚持逐页阅读的孩子,眼神中充满疑惑。

“青岛也有培训机构在搞量子速读。”市民段先生向半岛记者反映,自己在给孩子报兴趣班时,偶然发现了这家培训机构,联想到网上热传的视频,感到很“神奇”。

10月19日,根据市民提供的信息,半岛记者找到了这家位于同安路上的培训机构,其入口外挂有“华幼管理”“播睿恩最强大脑”等招牌字样,现场有不少家长正在咨询。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课程设计分别针对2~7岁、8~16岁两个年龄段,其中对于8~16岁的孩子分阶段提供“感知开启”“高速记忆”“量子速读”等课程,费用为49800元,“感知开启主要是帮助孩子实现左右脑平衡。高速记忆可以把孩子记忆力提高五到十倍、百字短文基本看一遍就记住了。量子速读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十倍。”工作人员表示,“量子速读”属于高级课程内容,包括15天的集训期以及两个月的巩固期,“我们是签约培养,做不到可以退款”,并且免费2年复训。

而在该机构发放的宣传材料中显示有六个阶段的培训内容,包括“高潜能开发”“高速记忆”“量子速读”“量子作文”“无国界阅读”“照相记忆”等。其中,对于“量子速读”的介绍为“使用快速方式翻阅理解范围内200~500页的书籍,1~5分钟读完,可一次性复述该书籍40%以上内容”;对于“无国界阅读”的介绍中称“使用快速拨书方式翻阅理解范围内200~500页的外文书籍,1~5分钟读完,可一次性复述该书籍40%以上内容”。

半岛记者现场发现,带孩子前来咨询的多为小学低年级家长。随机跟三位家长交谈后,对于收费数万元的“高潜能开发”“过目不忘”“一目十行”等培训内容,他们也是半信半疑,暂时不会考虑报名。

现状>>> 授课老师的培训没有行业性统一标准

社交平台上另一段“量子波动速读”视频画面中,一张印有“心智通”字样的宣传海报上称,“量子波动速读是运用HSP高感知力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脑呈现动态的影像,1~5分钟看完一本10万字左右的书籍,并且可以把内容完整复述出来”。对此,北京心智通启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躺枪”,“海报是一家分校擅自篡改的课程名称,并不是心智通总部推出的技术”。据了解,心智通在青岛也开设有“分校”。

10月17日,半岛记者来到位于合肥路的北京心智通全脑开发市北训练中心,负责人黎先生表示,目前北京心智通在青岛开设有四所分校,据其所知,都没有开设“量子波动速读”“蒙眼识字”等课程,“这个课程在圈内听说过,但是因为有争议,所以我们没有引进”。不过他表示,目前学校开设有“波动速读”课程,有约30位学员,已经有三位学员达标毕业,测评标准是20分钟阅读一本200页图书、复述率60%~70%,“差不多十万字以内”。

黎先生介绍,阅读用书是学校配备给学员训练用的,内容一般是故事类的,符合相应年龄段的接受能力,“而且一般速读训练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对于图书内页的字距、行间距等排版也会有考虑,要避免过密。”

对于半岛记者现场听课的要求,黎先生称“只有寒暑假才有”。至于授课老师的培训标准,他表示,“这个没有行业性的统一标准,一般都是各家自己按照自己的一套方法来,然后对招聘的老师进行岗前培训。”据其介绍,自己是去年11月份接手青岛分校的,此前曾去心智通北京总部接受了三个月的岗前培训。

分析>>> “父母的需求是最好的生意”

事实上,按照目前使用的教育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对阅读速度的要求有明确的规定,三四年级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五六年级开始有默读速度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七八九年级“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那么,训练每分钟3000字的速读,甚至所谓“量子速读”,对于孩子来说到底能否提高阅读能力,进而达到家长期待的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呢?青岛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崔志钢表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今年秋季全部替换为统编教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设计策略单元,三年级“预测”,四年级“提问”,五年级“提高阅读速度”,六年级“有目的地阅读”,这些策略都是孩子阅读需要的重要策略,逐级提升。“但对于培训速读这方面来说,需要科学理性的指导,不能跟风。我们建议不需要报这样的机构。”

他进一步解释,“速读”是各种阅读方式中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对“速读”的过度宣传,是不负责任的宣传,违背科学的阅读教学思想。“学生的课堂教学,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进行,考试也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充分做好学校所要求的阅读,做好阅读考试评价,达到课标的要求没有问题。”他同时补充道,若是个别孩子有“速读”这样的天赋或爱好,可以从兴趣的角度进行培养。

而青岛市小作家协会主席,儿童文学作家张吉宙则认为,欲速则不达。尤其针对青少年阅读,最忌的是速度。家长对于孩子的阅读,首先应去其功利化思想。“因为阅读不仅仅是一项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一种陶养,情操的陶养,品行的陶养”。

半岛记者调查中发现,“应对考试”是几乎所有速读培训课程的宣传重点。而采访中有家长表示,“如果花钱可以让孩子进入优质高中,多少钱也会在所不惜”。虽然只是笑谈,但是升学重压之下,这似乎也为“量子波动速读”等花式培训在全国各地风生水起找到了答案。正如网友评论说,“父母的需求,是最好的生意”。在搜索引擎上键入搜索“全脑开发”“全脑教育”等关键词,随即便会出现多条置顶招商加盟广告,内容中不乏“教育市场刚需”“蓝海商机”“小投资、大回报”等词语。

半岛记者查阅发现,在青岛另一家机构微信号的历史消息及菜单中多次对快速阅读、高效记忆法等课程进行推介,称“中高考阅读理解1000多字的文章,按每分钟3000字的阅读速读,仅需要20秒即可看完,并且完全不影响阅读效果。且快速有效阅读同样适用于有阅读需求的其他所有学科”。

10月16日,半岛记者以咨询者身份联系到了该机构负责人于女士,咨询四年级孩子的快速阅读培训。对方表示“四年级是孩子训练速读的起点年龄。我们采取短期集训的方式,五天收费6980元。”记者表示对短期集训后效果可续性有所担忧,对方称“集训后会有20课时的复训,您可以放心,阅读水平会每分钟达到3000字,80%的准确率。”此外,她还建议“小学最好的话是达到每分钟3000字”。

而在某电商平台上,半岛记者搜索发现,全脑速读平板APP训练软件、全脑速读视频教程、注意力指导课程等售价从几元钱到几千元,价格相差悬殊。一款名为“佳亿全脑速读训练”的平板APP在描述页面中称:“一分钟读10000字”“助力提升学习成绩”“据相关专家透露,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再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

建议>>> 亟待出台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

虽然这些培训机构大都对速读培训的效果言之凿凿,但在从事记忆力培训多年的许先生看来,承诺每分钟3000字显然有过度营销之嫌,更不可能达到1~5分钟看完一本200~500页的书籍,“正规的培训学校是不可能有的。”他表示,文化教育类的培训机构想要获得教育部门的办学许可证,要进行相应的宣传备案,“像这么夸张的宣传,在教育部门是不可能被认可通过的。”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民办学校按《办学许可证》中所注明的地址、层次、内容、形式办学,不得买卖、出租、出借《办学许可证》,不得将办学资格和办学项目委托或承包给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办学地点,不得擅自增加、变更办学层次、内容和形式。

半岛记者随后通过“天眼查”软件对“华幼管理”“播睿恩最强大脑”在青岛的注册公司青岛华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进行检索发现,其工商登记信息显示行业为商务服务业,经营范围中明确规定“国内教育信息咨询(不含培训、出国留学信息咨询及举办托幼机构)”。而北京心智通全脑开发市北训练中心负责人对于半岛记者查看办学许可证的要求,始终未予回应。

许先生认为,目前全脑教育行业问题很多,诸如“量子波动速读”之类的培训课程,明显存在过度宣传之嫌,“更重要的是,目前师资匮乏,特别是优质师资力量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他认为,这些显然不利于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亟待出台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

■部门说法 “量子波动速读”式营销或已触碰法律红线

10月19日,司法部官方微博发布提醒,提示家长遭遇“量子波动速读”式培训陷阱如何维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民法学副教授陶盈分析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都规定经营者禁止发布虚假广告,不得欺诈和误导消费者。广告法第24条还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对教育、培训的效果做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等应当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对于教育培训乱象查清事实,责令违法经营者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进行相应处罚,“培训机构利用高科技概念宣传营销,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夸大培训效果,诱导消费者因陷入错误认识而支付高昂的培训费用,情节严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有关诈骗罪的规定对行为人定罪量刑。”

相关部门提醒家长,给孩子选择培训机构前,务必索要查看其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以免后续维权纠纷发生时陷入被动。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