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新建小区出行难 公交覆盖难以追上城市发展速度

2020-06-17 09:09:22
来源: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亚麦

原标题:公交“最后一公里”卡在哪?

主持词

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载体,公交出行是否顺畅,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通行效率,也事关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常规公交线路数量、线路总长度,线网密度和日均客运量等方面,我市一直位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但近年来,随着城市逐渐扩张,新建小区数量骤增,一些区域居民出行难问题日益凸显。

一边是新建小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一边是我市公交场站设施、道路设施滞后限制公交扩容的现实情况,未来,如何加快公交首末站建设,优化公交运行线路,打通各种交通阻隔,全面破解新建小区公交出行被卡在“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是让百姓出行更顺畅、更安全、更便捷、更实惠的关键所在。日前,本报记者就该问题进行了一番现场探访,并邀请公交管理、运营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相关专家共同探讨,直击问题,寻找出路。

市民留言

公交是市民感知一座城市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的一把重要“标尺”。

近年来,随着公交都市创建和轨道交通发展,青岛市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从公交线路供给能力来看,目前,中心城区共有常规公交线路394条、总长7177公里,中心城区线路网比率达到87.6%、公交线网密度为2.97公里/平方公里,日均客运量268万人次,在36个中心城市中排名靠前。

但随着城市发展,新建小区拔地而起,公交发展难以追上城市的发展速度,外围区域仍存在公交服务覆盖薄弱区。公交场站设施“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建设滞后”导致公交线路存在长度过长、绕路和重复等问题,也成为出行难的一大桎梏。“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中,“最后一公里”出行难成为高频词。

●市民刘女士:市北区美寓天城小区入住的人口不断增多,出行需求旺盛,但小区附近仅东南侧的劲松三路上有一趟631路公交车,非常不便。

●市民魏先生:随着李村大集搬迁和鼎世华府、新河嘉苑、罗兰公馆等新小区入住,以及周边河南庄小区,福林苑小区、百通花园、建安小区、中海国际社区等小区形成庞大的居民区,青山路、九水路一带公交出行需求巨大。建议沿甘泉路、莲花山路、九水西路、塔山路、清泉路、青山路、九水路、枣山路、黑龙江中路青山路、甘泉路开通环行公交。

●市民戴先生:目前,主城区与北部城区之间往来日益密切,但305路、373路等往返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和城阳区之间的线路站点太多,耗时过长。建议在早晚高峰时段增发“互联网+快车”或大站车,以提高线网运行效率,方便市民通勤。

现场探访

文昌路沿线:

公交线路偏少 道路拥堵严重

文昌路沿线是居民反映出行不便的重点区域之一。记者调查发现,此区域大型新建小区较为集中,周边有丰和苑小区、蓝山湾、金水龙泽苑、湖畔雅居、南岭风情等多个小区和学校,途经该区域的线路主要有122路(白沙湾到李村公园)、213路(青岛五十八中到四流北路楼山路)、327路(天泰城—南崂路巨峰路)等几条,覆盖李沧、城阳等方向。

王先生住在金水龙泽苑小区,在五四广场附近工作。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他,每天上下班主要依靠公交车。“每天一大早匆匆起床,简单扒拉几口饭就去赶公交。线路少人又多,还要换乘,每天上下班十分疲惫。”他告诉记者,现有的这几条公交线路每天客流量巨大,根本满足不了庞大的出行需求。他也不苛求非要开通一条从家门口直达单位的车,只是希望能多开通一些途经市南、市北区的线路,让延线居民有更多的选择。

记者了解到,造成该区域市民出行不便的瓶颈主要是周边规划的居住小区众多,而道路资源极其有限,道路交通承载能力与市民出行量不匹配,造成早晚高峰时段路阻严重,加之规划中的公交停车场用地迟迟无法落实,影响了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6月15日早晨,记者在文昌路看到,此处的车流量较大,尤其是文昌路上南岭一路以北为双向6车道,以南为双向4车道,早高峰时段车辆流向为北向南,行驶的车辆由双向6车道变为4车道,造成道路拥堵。文昌路南段居民小区密集,加之附近的文昌路小学学生上学、放学期间,私家车占路停车及小区居民道路两侧乱停乱放现象严重,经常造成文昌路道路拥堵。“公交车行驶1站原需2分钟,现需5到10分钟,导致车辆周转时间加长,行车中途个别时间段间隔变大,为乘客出行带来不便。”公交集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327路已调整至早高峰间隔2-4分钟(含区间),晚高峰间隔3-6分钟(含区间),平峰间隔4-10分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多部门的协调下,服务此区域的公交场站十梅庵临时停车场正在进行施工建设。“根据前期调研论证情况,我们将依托此场站为辐射中心点,制定文昌路区域线网优化方案,待场站建成投入使用后尽快组织实施。”青岛公交集团运营部门负责人表示。

欢乐滨海城:

10余个小区居民出行

1条公交挑“大梁”

欢乐滨海城区域东至环湾路,西至胶州湾,南至航务二公司南边界,北至李村河,总面积约2.22平方公里。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片区内建成小区陆续交付入住,截至今年6月,区域内瑞海馨园、琴海湾、绿地阅海府邸等10个小区已建成入住,入住居民约2.5万人,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和临时农贸市场等一批公共设施已投用。随着往来人口增多,欢乐滨海城交通出行屡遭居民诟病。

市民周先生家住瑞海景园小区。这个小区地处瑞海北路7号,胶州湾高速公路西侧,是2011年建设的普通住宅和经济适用房小区。“2013年,居民陆续入住后一直没有公交线路开通,小区居民出行要步行30到40分钟才能到达最近的公交车站,极为不便。”周先生告诉记者,2014年,公交16路线开通后成为该区域居民出行的唯一选择,极大解决了“孤岛小区”居民的出行难题。但据他观察,线路开通以来,线路客流始终保持在满负荷水平,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客流量依然很大。

记者了解到,为方便市民出行,近6年来,根据欢乐滨海城规划方案及乘客通勤换乘需要,青岛公交集团先后对16路线进行了三次优化调整,但居民的出行诉求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最近几年,16路线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市民的公交出行需求,大家都期盼能多增加一些公交线路。

管理经营者说

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

线网功能层次不清

公交场站总量不足

城市公交线网调整是填补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手段。从公交线网结构看,我市线网功能层次不清,级配合理的“快、干、支”线网布局尚未真正形成,目前共有符合标准的快线18条、干线285条、支线31条。受公交场站总量不足的限制,城市常规公交线网依然以线路长、停靠站多的干线为主,快线和支线明显不足。在多元化出行需求、城市扩张对公交服务的新需求下,常规公交竞争力明显不足。

下一步,我市将建立常态化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机制,不断跟踪线网调整过程中的客流影响、出行特征、运营效率等,按照网络化运营理念,逐条逐个地解决重点通道、重点区域的常规公交线路布局问题,建立层次清晰、功能合理的公交网络。同时,着力提升外围区域公交线网覆盖,完善外围区域公交线网,增强中心城区与外围区域之间的联系,构建向外辐射的公交快线网络,新增公交干、支线网络,解决外围区域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市北区滨海新区管委工作人员:

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短期内无法增设线路

市民反映的公交线路问题,我们也一直在关注,因被环湾路、李村河阻隔,欢乐滨海城区域交通相对封闭,市北区此前多次邀请交通主管部门、公交运营企业等召开现场会议,协调增设公交线路、调整站点设置等事宜,并完成站点位置区域内绿篱清理、地面硬化等工作。根据欢乐滨海城规划,区域内设有公交首末站2处,分别位于青岛渔村项目、航务二公司地块内,目前青岛渔村规划尚未确定,航务二公司地块也未收储,均不具备建设首末场站条件,短期内难以实现公交线路增设。

交运温馨巴士工作人员:

道路场站限制公交通行

辅助交通应尽快“上线”

近年来,各公交企业针对市区服务空白区域调整、开辟了多条公交线路,方便了大量新建小区居民通勤出行。但仍有少量区域受道路状况、配建公交场站等客观因素限制,尚未通行公交。有的因为道路狭窄,大型公交车辆通行困难;有的因客观因素导致道路限高限宽,有的因为没有配建公交场站,公交车辆无处停放、无法掉头。为更好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新型辅助公交应尽快提上日程。

辅助公交在城市公交系统中对基本公共交通起着辅助补充的作用,在为城市提供多元化公交服务的同时,填补公交服务盲弱区,精细化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与其他公共交通形式共同构成多模式、多层次的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整体服务水平。目前,昆明、贵阳、北京等地已开通社区公交、社区通勤快车等辅助公交,作为连接社区与大型公交枢纽的接驳工具,主要承担社区居民的“短出行”以及换乘干线公交服务,补充常规公交线路未能覆盖的城市次支路网及盲弱区域,并为各层次公交线网提供末端接驳换乘服务,起到集散客流、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作用。

专家建议

市人大代表赵海滨:

设立专项资金保障场站建设

推动公交场站综合开发

公交场站是公交线路运营的重要载体和充电设施安装的重要依托。近年来,青岛公共交通迅速发展,但公交场站数量不足、建设滞后的问题依然存在。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或土地权属复杂等原因,市区部分已规划公共交通用地被挤占、挪用或无法收储,加之建设资金保障困难,致使公交场站建设缓慢。

以青岛公交集团为例,目前有18处场站为临时租赁场站,仍有415辆公交车占路停放,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公交场站存在的问题,既制约了公交线网优化调整,降低了乘客出行便利度,还制约了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如欢乐滨海城、文昌路区域,由于前期规划的公交场站未落地,导致公交线路难以开通、延伸,周边居民对此问题反映集中;唐山路东端规划的公交停车场由于资金问题不能投入使用。

为进一步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推进我市公交场站开发建设,建议:一是明确公交场站的建设主体和职责范围,设立专项资金,保障公交场站建设。二是严格执行《青岛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规范》《青岛市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做好公交场站配建工作,并严格维护规划严肃性,确保规划落地实施。三是推动公交场站综合开发,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加快公交场站环境、设施改善,为城市整体形象提升做出贡献。

市政协委员李志鹏:

动态优化调整公交线路

实现与轨道交通无缝衔接

目前,我市共开通4条轨道交通线路,日均客流量约50万人次,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市民的重要出行选择。未来应该加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衔接融合,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

地铁3号线和2号线开通后,多条公交线路客流出现大幅度下降,如26路几乎全线与地铁3号线重叠,公交客流下降了40%左右;31路、501路、316路、321路等多条滨海公交线路与地铁2号线和3号线的走向高度重叠,部分路段客流转移高达50%以上,存在明显客流竞争问题。另外,香港中路(五四广场段)的公交线路多达20条以上,平峰时段运行的公交车辆空置率比较高。这都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对常规公交线路的走向进行动态优化调整。建议完善地铁站周边的公交港湾车站,实现轨道站和公交站的无缝衔接,同步建设沿线必要的公交枢纽(或首末站),合理调整与轨道交通同方向的竞争性公交线路,适当增加横向接驳性线路,实现常规公交客流“喂给”轨道交通的运行模式。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显光:

主动打造公交走廊综合枢纽

完善立体式客运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市出行服务系统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客运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协同发展,但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衔接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未来,青岛应打破过去公交服务追随城市出行增长需求的被动局面,主动打造公交走廊综合枢纽的模式,通过主动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和用地调控,在公交投资、用地、路权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式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此外,应以满足旅客全程出行需求为目标,打造便捷舒适、综合立体的客运枢纽服务体系,推进公共交通网络融合,实现公交与轨道两网在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各环节间的配合协调,整体推进,发挥交通设施的整体效益,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青问深答

深圳探索“三网融合”发展模式

2010年11月,交通运输部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全国首个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于2018年通过验收。为学习深圳公交都市创建经验,近期,我市第三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部分队员走访了交通规划研究机构和公交、地铁运营企业,实地体验了深圳公交都市建设的成果。

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城市经验,深圳市率先在全国探索“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发展模式,打造“1公里步行、3公里自行车、5公里公交、长距离轨道为主”的出行服务体系。同时,强化保障,公交优先,引导绿色出行。在用地资源极度紧缺的条件下,深圳坚持优先保障公交专用路权及公交场站资源,通过部分路段公交信号优先、安装专用道违章抓拍设备等工作,优先保证公交路权。在此基础上,在全国首创了深圳公交服务指数,通过指数直观反映公交服务水平,指导行业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实现“规模增长”向“品质提升”转变。

此外,深圳还建立了“综合车场+配建首末站+路内换乘点”公交场站供应新体系,公交专用场站面积达到246.7公顷,公交车辆进场率达到95%以上,将常规线路按功能划分为“快线(E)-干线(M)-支线(B)”并搭配相应载客量的车型,还开行社区微巴、高峰快线、口岸线、预约类公交等多品种公交,满足不同层次的出行需求。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