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山炮台遗址见证青岛历史 旅游价值蓄势待发

原标题:青岛山炮台:一战远东唯一战场遗址

2006年,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将青岛山炮台拍摄成一个大型纪录片《青岛要塞》。播出后,很多人知道了青岛不仅有碧海蓝天,红瓦绿树,还有一处神秘的军事要塞——第一次世界大战远东唯一的战场遗址,抑或者说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军事工事。

“青岛炮台之最重要者”

青岛山位于贮水山之东南,伏龙山正东,信号山之东北,太平山之西北,海拔128米,面积20.86万平方米,山体由花岗岩组成,形体浑圆,山深林密。青岛山原为即墨县仁化乡文峰社青岛村的草山,因山高风大,称为风台岭,也称丰台岭。清末守将章高元曾在山上设防,将兵营建在山的西南坡。德国侵占青岛后,对风台岭的地理形势极为重视。德国胶澳总督署将风台岭以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的名字来命名。1899年,德军于青岛山的南北两处各设一处永久性炮台,直到1905年才得以竣工。

青岛山炮台,德称俾斯麦山炮台,由南、北炮台组成。北炮台配置有两门150mm加农炮,南炮台设置有1904式280mm榴弹炮4门,曾被德军诩之为“青岛炮台之最重要者”。南炮台连同地下掩体面积近2000平方米,使用劈山、浇注、回填式方法建成,共42个厅、室,三层立体结构,顶部装有铸铁旋转瞭望塔,发电机房、锅炉房、蓄水池、厕所、秘密出口等设施一应俱全,其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功能齐全,当时堪称亚洲第一,国内仅存。

青岛山炮台遗址既是德帝国主义侵略霸占青岛的历史见证,也是地下军事建筑的经典之作。这个指挥部先后为德、日、美军所用。新中国成立后,为海军某部战备指挥所,1992年交由地方,1997年11月14日修复对外开放。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遗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趁机对德宣战,青岛成为亚洲最重要的战场。日德两国军队在青岛山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德军战败投降前自行炸毁了南、北炮台,惟地下指挥部保存比较完整。

铸铁瞭望塔位于青岛山炮台遗址展览馆后侧,塔自重6吨,可以说是当时最坚固的军事堡垒。在瞭望塔不远处就是德军青岛要塞地下中心指挥部,该指挥部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50余个厅、室,大部呈三层立体结构,局部五层。顶部装有铸铁旋转瞭望塔,可全面观测掌握进出胶州湾入海口的舰船情况。内设两个蓄水池,可保障2000余名官兵三个月的作战生活用水。

青岛山炮台从建筑布局上,分为作战指挥、生活卫生、后勤保障三个区域。内部还建有发电机房、锅炉房、水泵房、会议室、兵器室、机要室、官兵餐厅、卫生室、洗澡间、警卫兵室、勤务兵室、秘密逃生孔道等。三道保存完好的大铁门,具有防弹、防毒,防水的功能。

蓄势待发的旅游资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神秘的青岛山炮台一直是很多青岛人心中共同的一个谜团。所有关于这个军事要塞的传说,在民间流传比较广泛的一个版本是,当年青岛山的秘道一共有三个方向,一个是通往总督府,一个是通往第一海水浴场,还有一个就是通往前海。这个“前海”没有明确地指明到底是哪里。从地理位置上看,当时老二中(今育才中学)旁边有一个码头叫“蜗牛桥”,德军很可能从这个方向撤退,有秘道也就合情合理了。数年间,到青岛山探险的青少年层出不穷,除了当年挖干道的时候,偶尔有人发现秘道的一点蛛丝马迹,其他均无果而终。

很多人去过大连旅顺的炮台遗址,这个旅游景点在当地一直炙手可热。青岛山炮台要完整、神秘得多,同时配有史料翔实的一战博物馆,还是著名的爱国教育基地,可以探究的历史文化非常丰富。

青岛山海拔高度128米,是青岛城区的第二高山,“老青岛”更习惯叫它炮台山。作为青岛市内著名的山头,亦是一个可登山踏青、可凭海临风、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俯瞰欣赏老城风光的制高点。作为一个拥有多重网红元素的景点,青岛山炮台的旅游价值蓄势待发。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王熠冉]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3 04/24 08:26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王熠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