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发布现代水网建设规划 实施311个水务重点项目

原标题:青岛绘就现代水网建设“蓝图”

青岛市现代水网总体布局。

市政府近日发布了《青岛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7日下午,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水务管理局对《规划》进行解读。《规划》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与国家和省水网衔接、与青岛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围绕打造“六个城市”,谋划建设“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现代水网,系统提出解决新老水问题整体方案,描绘青岛未来15-30年水务发展新蓝图。

2035年“三网”全面建成

《规划》坚持四水同治、五水统筹,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水务基础设施体系,实现防洪保安、水资源配置、供水排水、水生态保护修复、水文化景观建设等功能整体性发挥,水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水资源统筹调配水平、智慧水网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到2025年,山东省要基本完成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青岛市作为全省龙头城市,将加大规划落实力度,积极创建省现代水网市级示范区。聚焦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以支撑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建设为核心,着力提升全市农村供水标准及保障水平,恢复并建设耕地范围内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排灌设施,打通农村供水排水“最后一米”,推动农村水系治理、村庄布局优化、乡村风貌提升有机结合,实现乡村振兴水利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以现代水网建设为契机,创新开发水文旅产品、水农融合新业态,深入推进“水+绿色经济”多元发展,“双碳”战略引导绿色发展,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助推青岛高质量发展。

根据“创建山东省现代水网市级示范区、打造水利保障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建设水美产业和水活经济重要践行区”三大愿景定位,《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防洪减灾网、供水保障网、城乡排水网全面建成,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水资源调配与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河湖生态网、水文化景观网、智慧水务网基本建成,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水网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水美产业有效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形成现代大水网

按照“蓄水固本、联水强网、活水赋能”三步走战略路径,以重大客水调引、输配水通道及骨干河流为“纲”,以其他中小河流、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灌区灌溉体系建设工程、水系连通工程为“目”,以水库、净水厂、污水处理厂、非常规水利用等工程为“结”,形成“五干十脉、五纵五横、两枢多点”的青岛现代水网总体布局。依托引黄济青、黄水东调、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青岛境内分为两路)、沂沭河雨洪资源利用东调工程等五条输水通道,将引江水、引黄水、引沂沭河水从西向东、从南往北输送,与大沽河、小沽河、南北胶莱河等10条本地河流水源统筹调配,从根本上缓解全市水资源短缺问题。通过“五纵”“五横”输配水通道与“十脉”输排水通道之间互联互通,实现市县水网间、流域区域间互调互济。

实施市域范围内其他中小河流、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灌区灌溉体系建设工程、水系连通等工程,扩大水网延伸覆盖范围,向农村水系、灌排渠道等“毛细血管”辐射,打通防洪排涝、水资源调配和城乡供排水“最后一米”,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

以官路、棘洪滩两座大型水库为枢纽,通过对全市23座以存蓄本地水源为主的大中型水库、净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增源挖潜扩能,增强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通过构建“五干十脉、五纵五横、两枢多点”的现代水网总体布局,我市在未来十几年,将会像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一样,形成纵横交错、覆盖全市的现代大水网。

防洪减灾能力全面提升

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牢牢守住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底线,着力补齐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等短板和薄弱环节,持续提升水网韧性,提高水治理能力和水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规划到2035年,5级及以上堤防达标率提升至85%;病险水库、拦河闸(坝)安全隐患实现动态清零;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全面建成;涝区治理率达到80%;海堤全线达标。

实现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水资源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用水总量控制在20.01亿立方米以内;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0%;全市新增供水能力7.9亿立方米,县级城市水源达到“一源一备”,城市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城乡一体化供水覆盖率达到95%,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面实现。

涉水空间管控制度全面建立,水源涵养与水生态保护能力显著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9%以上;水土保持率达到92.61%;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水量)达标率达到95%;地表水考核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0%;地下水漏斗区和海水入侵区得到有效控制。

水网智能感知体系全面构建,建成共建共用的数据资源中心;水资源、水务工程、水土保持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建立,水资源管理与调配、流域防洪减灾等核心业务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管理;重点工程数字化率达到100%。

建设高标准防洪减灾网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水务发展面临战略机遇期、政策窗口期、建设黄金期,结合规划实施,强化联网、补网、强链举措,重点抓好一批水务项目建设,构建现代水网工程体系,提升青岛水务基础设施网络效益。

规划实施30条重点河道和11条城区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总长度696公里。强化山洪灾害防治,实施37座水库及拦河闸(坝)维修及除险加固。开展城市和农村易涝区治理,建设海堤132公里,构建“三大流域防洪、市内全域除涝、千里海岸防潮”的防洪排涝防潮体系。

推进官路水库等重大客水调蓄工程,实施9座中型水库清淤、11项区域输配水工程。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实施40项水厂新建、扩建和水质提升改造工程,建设供水管网1043公里。规划实施20项非常规水利用工程。持续实施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推进大中型灌区灌溉体系恢复建设及现代化改造。构建“引黄引江引沂、客水东送北上,两枢多库多点、增源挖潜扩能,五纵五横五区、互联互通互济”供水格局。

实施李村河北岸、团岛、娄山河等30项污水处理厂新建、改扩建工程,建设污泥处理处置项目7项,新建、改建骨干污水管网650公里、雨水管网611公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河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打造33条重点河湖生态廊道,系统开展水系连通与水美乡村建设。构建“一湾一带、一轴三源、多廊多片”水生态保护治理格局。探索水文旅融合新路径,发展水农融合新业态,构建“一轴一带引领、三山三湾驱动、多廊多点支撑”水文化景观空间发展格局。实施信息基础设施、数字资源中心、智能应用体系和现代水网管理体系建设,构建“感知互联、数据共享、业务应用、数字孪生”的智慧水网格局。

为保障和支撑规划落实,我市计划实施总投资1436亿元的311个重点项目,包括推进官路水库及输配水工程,实施大沽河下游治理、小沽河防洪排涝治理、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20条中小河流治理等。其中,2025年前计划投资434.5亿元,2026-2035年计划投资764.7亿元,2035年以后计划投资236.8亿元。通过大水网建设,把水蓄起来,让水动起来,实现水活经济、水润民生。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徐美中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戴慧慧]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3 07/28 07:36
· 来源 ·
青岛晚报
· 责编 ·
戴慧慧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