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沿海多处野浴场出现 提醒市民游客一定注意安全

原标题:劝导人员刚撤,野浴场就“下饺子”

岛城沿海多处野浴场出现,提醒市民游客一定注意安全

进入暑期以来,溺水事故频发,相关照片视频令人触目惊心,在网络引发热议,不断上演的悲剧令人深思。近日,记者走访岛城多处水域,发现不听劝告、冒险下水的现象不少。对此,相关部门也采取多种措施,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有爱心组织投放500个救生圈,助力拉紧“安全绳”。此外,如何科学施救等问题也应引发市民游客的重视。

溺水事故频发生

隐患重重引热议

“巧克力大爷关键时刻真出手,和浴场救护队一起接力营救溺水者。”“胶州市一男子走路时坠入河中不幸溺亡。”“石老人海水浴场两名儿童不慎落水,一名儿童落水后被救生员救起送回岸边,另一名儿童被大浪卷入海中后不见踪影。”“浴场广播一直在喊话,他们说是个十四五的女孩,应该是被浪卷走了,浴场也随之封闭了。”“金沙滩附近一名老年女性游客下海游泳时突然发生溺水,但遗憾的是这名老人最终溺水身亡。”近日,打开抖音和微信朋友圈,关于溺水的信息接连不断,网友拍摄的视频令人触目惊心。

记者搜索发现,外地溺水事故也频频发生。7月24日,河北行唐县5名初中毕业生在河道不幸溺亡;江西武宁县公安局8月4日发布通报称,因施救一名未成年溺水者,当地一男子不幸溺水身亡;7月7日下午,四川西昌市邛海景区金鳞沙滩,4名10多岁女孩在戏水时不慎落水,三人获救,一名女孩沉入水底不幸溺亡……

对于频频出现的悲剧,网友们感到痛心。“防溺水,防溺水!年年宣传,年年发生,怎么就是有那么多不要命的人,不长记性呢?真的是让人无语了。”“那天我在音乐广场看到一个人被冲到大海里,幸亏救援人员及时救援,不然凶多吉少。”网友表示,很多外地游客看到大海太兴奋,把安全抛之脑后。游客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但有些人看到警示牌,听到志愿者的提醒,照样我行我素。

劝导人员刚走就下水

警示标语被游客漠视

虽然立秋已过,但在青岛海边,现在正是“洗海澡”的好时候。近日,记者走访多处水域发现,尽管有些地方设置了醒目的禁泳警示,相关人员不停提醒,但是仍然挡不住游客“下水”的热情。

8月12日上午,记者在金沙滩啤酒城西侧海滩看到,一名救援队队员拿着扩音器,沿着海边一刻不停地来回提醒,让游客远离海边。队员所到之处,游客不再下水,但是等队员离开后,游客又进入水中。不一会儿,三名消防队员来到现场,劝导游客并提醒此处没有救生员,指引他们前往金沙滩海水浴场。经过十多分钟劝导,部分游客离去,大部分游客仍留在现场。中午时分,现场劝导人员离开,游客们开始下水,不一会儿就有数十人下水。当时海中浪大,有几名年轻人不带泳具,进入深水区游泳,还有家长带着带泳圈的孩子下海。

记者注意到,此处海滩设置着“非游泳区 礁石危险 请勿嬉水”的警示牌,并提醒此处有暗流,为溺水高发区域,而这些并未引起游客们的重视。

类似现象,在青岛沿海的多处“野浴场”出现,在一些浴场两侧的非游泳区,也有游客冒险下水。除了海边,记者还走访多处内陆的河流水库等,也发现了不少冒险玩水的现象。近日,记者在平度一大型水库走访时,发现一名六七岁的男童,独自在水边玩水。记者上前提醒后,男童才上岸离开。在大沽河等多条河流,也出现了有人下河玩水的现象。

投放500个救生圈

各方合力谨防溺水

因为近期降水多,河湾里水多,加上正值暑期,为了更好地做好防溺水工作,不少爱心组织积极完善投放救生设施。近日,平度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联合爱心人士、企业及学校等,购置大约500个救生圈进行投放,投放区域遍布平度各个水域。此外,也有一些爱心网友买来救生圈到附近水域安置投放。

记者采访得知,在“野浴场”下水的多为外地游客。在采访中,有的游客表示自己知道“野浴场”和正规浴场的区别,但也有游客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正规浴场有防鲨网,并不清楚浴场有救生人员的重要性。冒险下海者中,也有不少本地市民的身影,其中还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有市民表示,有的地方虽然是野浴场,也曾多次发生溺亡事故,但是自己从小就在这里游泳,“已经习惯了。”

夏季沿海一线游客量激增,同时正值汛期和台风季,为有效防范溺水事件发生,青岛市城市管理部门重点强化六个方面工作:强化非游泳区管理,强化非游泳时段管理,强化安全警示措施,强化临时关闭管控措施,强化涉海经营项目管理,强化救生救护。其中,在强化救生救护方面,扎实开展应急救援演练,配齐配强应急救生设备器材和救生救护力量,综合运用救护人员瞭望、安保人员巡视、辅助视频巡查、海上巡逻船只看护等手段,严密监视海域,确保险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救援救护,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今年以来,青岛市城市管理部门围绕海水浴场防溺水、防台防汛等重点工作,构建多层安全防控体系,全市9处海水浴场共配备救生救护人员280余人,安保巡视人员270余人,救护站9处,救生船只31艘,分类警示标识450余处,建立了覆盖浴场全区域的监控系统。

此外,相关部门、单位积极开展防溺水宣传,通过夏令营、讲座、培训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把安全知识带进学校、社区、家庭、单位等。

链接

有效防溺水注意这几个误区

误区一:孩子溺水会扑腾、叫喊。

溺水时无法呼救,溺亡都是悄无声息的。人溺水时会紧张,肌肉变得僵硬,喊不出来,根本无法挣扎和呼救,可能是站着不动或低头在水下保持静止。

误区二:吹气的水上玩具、游泳圈,可以很好地保护水中的孩子。

充气的水上玩具、游泳圈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专门为救生设计的救生器材。需要强调的是,没有任何设备可以替代成人的监护。

误区三:溺水只会发生在野外。

溺水除了会发生在河边、池塘、湖、水库等户外,游泳池及家里看似普通的脸盆、浴缸和水池都是孩子溺水的“隐形杀手”。

误区四:会游泳的人,就不会发生溺水。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洪智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戴慧慧]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3 08/14 07:50
· 来源 ·
半岛都市报
· 责编 ·
戴慧慧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