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4月底部分具备对外开放条件

原标题:“青岛的‘两河流域’”正在融入城市肌理

新绿初绽,草长莺飞,目前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在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现场,伴随着河道清淤、修路架桥、生态修复等基础施工的全面铺开,苗木移栽也趁着大好时节大规模展开,河流治理开启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黄金施工期。随着施工的加快推进,再过不久,水城相融、人水和谐的美好画面将成为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的日常生活图景。

据市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青岛有序推进李村河张村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崂山区张村河中游一期综合治理工程、张村河水质净化厂提标扩建工程等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1亿元,其中匠心打造的两处样板段已初具规模。力争4月底开始,两大河流治理项目部分区域陆续具备向市民开放条件。

在一个滨水城市,人和河流的关系至关重要。在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中,河流与城市的独特对话如何展开?“以人和生态为本”的内涵式存量更新如何展现?近日,记者探访了这一城市更新建设项目。

修复  弹性自然的生态中轴

春日暖阳中,沿着张村河中游一期综合治理工程“先行启动区”路段一路前行,河道内清淤防渗、土方开挖、岸线护砌、桥坝建设等施工有序开展,河岸上步道铺设、苗木栽种、驿站建设等正火热推进,机械设备轰鸣、施工人员埋头苦干,一片繁忙的施工场景徐徐展现在眼前。

河道内铺陈的防渗黄泥、正在拆除的石砌护岸等引起记者的注意,“这些黄泥都是从周边工地渣土中精选出来的,在河流治理中,我们始终本着自然本真的理念,摒弃了化工原料,回归传统,用防渗性能好的自然黄泥开展河道防渗,上面可以更好栽种各种水生植物,改善水环境。”项目负责人曲同嘉介绍,项目在河岸护坡改造中也十分注重在地建造,部分拆除垂直生硬的石头护坡,改造为自然生态岸线,采用草坡入水岸线、台阶亲水岸线等多种护岸形式。

河流与城市的独特对话就在这些岸线布局中拉开。张村河治理按照“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把防洪需求和景观设计相结合,将等宽的河道改造为蜿蜒多变的自然河床公园,中心水域、浅滩湿地、滨水草甸区与滨水步道、亲水平台、生态林地穿插交融,形成多个自然弹性河道景观,实现水绿、城融的自然空间格局。

营造“弹性自然的生态中轴”“生态引领的绿色水脉”愿景,在张村河和李村河治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河道淤泥已经清理完了,届时将这些泥土平整,种上水生植物,还可以形成浅滩湿地,供鸟儿们栖息。”在李村河下游君峰路附近,李沧区李村河流域治理指挥部工作人员何江龙指着河道中翩然飞舞的白鹭说,他们将在河中小岛设置鸟巢,为野生鸟类打造良好的栖息地。

一直以来,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的市指挥部统筹河流整治,工作人员表示,河流整治期间将绿色低碳、海绵城市理念贯穿始终,将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固碳总量超800吨。同时保留现状生态基底,丰富动植物多样性,营造6类林鸟生境,还运用砾石等透水铺装、回收利用旧木等在地材料,对河道两岸进行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着力营造岸绿景美、生态多样的滨水空间。

传承  保留城市河流文化空间

河流往往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源头,在居民与自然水系的长期磨合中,形成了地方性的空间形态、生活模式与文化品格。

美国著名建筑师哈格曼曾提出,城市历史文化和河流的自然之美应当被保留,并且需要留出发展空间来展示一座城市的独特之处。

张村河中游一期综合治理工程又被称作张村河生态公园,崂山区以建设国内一流公园的标准来推进工程建设,将两岸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完美结合。在张村河治理中,让人们“诗意栖居”的同时,还不忘为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原先河道上有一处迷宫堰,是一处呈折扇形的挡河堤坝,在张村河上历史比较悠久,我们对这处老堤坝予以保留,未来将升级形成一处独特的水面景观。”曲同嘉望向眼前的大坝解释说,城市河流文化空间是城市中一种珍贵而特殊的空间资源,一定要珍惜并利用好。譬如,河流原来的石砌老岸线并没有全部拆除,而是留下了底部约50厘米的基础,可以起到固土作用,同时又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在张村河流域的总体设计中,最让居民津津乐道的,是位于原李家下庄村委大院的5棵雪松被特意保留了下来。“原本这处景观不在我们设计范围内,前期做调研时,很多居民提议保留下这些雪松,毕竟它们已经有30多年历史了,承载了很多居民的美好回忆。”曲同嘉说,他们充分尊重了居民的意见,专程带着设计师到实地勘查,针对这5棵雪松专门设计了一处休闲小广场,命名为“记忆广场”,将来人们可以坐在树下乘凉聊天,遥想当年。

不光是5棵雪松树,在前期张村河片区拆迁进程中,对于现场留存下来的一些老树,也会尽量移栽到河道两侧,让这些大树更好地生长。

目前,张村河中游基本完成科苑经五路两侧南岸“先行启动区”建设,还有一些铺装、树木栽种等工作有待完成。曲同嘉介绍,目前南岸大型乔木基本栽种到位,后期还要栽种灌木、地被植物等,尽量选择本地或者适合本地气候的树种,譬如樱花树、柳树、槭树、水杉、桂花树等,呈现组团片状的景观设计。

亲水  打开空间让人乐享其中

让市民与河流建立直接、亲密的关系是李村河、张村河开发建设的重要原则。

如何让市民与河流建立联系?圣安东尼奥河是美国南部城市圣安东尼奥的母亲河,凭借其滨河步道的成功建设,将原本解决城市防洪问题的普通河流转化成繁荣而又绿意盎然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全美最著名的25个景点之一,也成为当代中小尺度河道保护性利用的重要样本。

显然,滨河步道是让人与河流亲近的最好“链接”。在李村河君峰路至重庆路样板段治理现场,南岸沿河木栈道基础正在搭建中。“原先这片区域没有道路,人们基本进不来,亲水更无从谈起。”何江龙介绍,李村河、张村河下游由于部分道路未贯通、慢行系统局部路段尚未实现连接,交通体系不畅达,这次整治中将实施部分道路打通、桥梁建设及慢性系统改造提升工程,实现李村河南北贯通,依托清淤路及滨水栈道,形成自行车及行人两种慢行体验空间。

“河两岸的居民小区被河直接隔断,他们来往都要绕行,我们打算在这里架设一座过河人行天桥,跨度足有150米,让小区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同时也能进入滨河公园。”负责李村河样板段施工的中青建安现场项目经理邹彬介绍,滨河栈道和过河天桥都将打开封闭的河流空间,让市民走进来乐享其中,重构人与河流、城市与河流的联系。

在张村河中游一期综合治理工程中,科苑经五路桥基础框架已经成型,这座过河桥兼顾交通和景观双重功能,桥上可走车、桥下可走人,从造型设计上营造出“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的氛围,建成后将成为张村河上的一道风景线。长约4公里的张村河公园规划建设5座过河桥,以创新设计理念展现出一桥一景、山水融合的桥梁空间布局。

“我们力求把张村河打造成为亲水河系,实现人在景中游,让人和自然完美地结合起来。”曲同嘉说,结合水岸、绿地、公园形成连贯且富有变化的绿道体系,实现以自行车道、跑步道、慢步道为一体的绿道系统,滨水河道公园内实现人车分流,形成健康的通行环境及高效的通行效率。

“七桥跨两河、通路伴两岸”,形成畅达安全的交通体系;串联约25公里河畔绿道,提供连接河道两岸的慢行系统……在李村河、张村河流域开发建设中,青岛牢牢把握“增进民生福祉”关键点,完善基本功能,提升人的自然体验。

复合  公共服务嵌入存量空间

一个好的滨水项目不能独善其身,只限于项目本身的建设,而应该与城市联动发展。

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攻坚行动,不是一项孤立的河道治理工程,而是一个涉及多目标、多群体、多产业的复合工程。让河流融于城市生活,统筹做好城市设计,塑造生态特色,注重文化植入、项目带动,全方位推进李村河(张村河)流域河道和河岸、生态和产业、空间和功能等多维度规划的融合。

李村河君峰路至重庆路段南岸原本是一片杂乱无章的林地,这个占地16万平方米的滨河空间正在被打造成多功能公园,儿童游乐场、篮球体育场、公园驿站、停车场等功能区十分齐全,未来还将引人餐饮、研学等商业服务内容,提供“全龄、全时、全面”的活力空间,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在河流整治中,我们充分征求居民意见,配建停车场、运动场所等,尽量满足人们的需求。”何江龙表示,李沧区将不断拓展以水为中心的公共空间网络,将更完善的公共服务嵌入存量空间,推动周边地区城市机能与品质的提升。

2022年,崂山区开启了青岛最大的“城中村”——张村河片区的城市更新行动,张村河综合治理也结合此次城市更新行动实现功能置换,更加注重河流与城市腹地的衔接与联动发展,让张村河不仅变身为景观河,更成为文旅综合体。

张村河一期综合治理工程景观分为“三区、三轴、一园、多节点”的空间布局,其中设置了运动天地、人才展览中心、城市客厅、国际人才时尚活力街、人才科技馆、儿童天地等28处节点景观,通过配备运动健身、文化艺术、科技交流、休闲生活、儿童活动等功能片区,让滨河空间产生多方面价值,不断提升流域周边居民的幸福指数。

李村河张村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计划4月底完成全线清淤,完成张村河、李村河下游部分河段区域生态修复,贯通慢行步道,具备向市民开放条件。崂山区张村河中游一期综合治理工程计划4月北岸全线开工,科苑经五路桥、瑶海路桥、蜀山路桥、枣山东路桥等过河桥8月到10月相继完工,今年年底具备向市民开放条件。

绘制水城相融、人水和谐的美好画卷

营造岸绿景美滨水空间

李村河、张村河河流整治期间将绿色低碳、海绵城市理念贯穿始终,将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固碳总量超800吨。同时保留现状生态基底,丰富动植物多样性,营造6类林鸟生境,还运用砾石等透水铺装、回收利用旧木等在地材料,对河道两岸进行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着力营造岸绿景美、生态多样的滨水空间

让市民与河流建立亲密关系

“七桥跨两河、通路伴两岸”,形成畅达安全的交通体系;串联约25公里河畔绿道,提供连接河道两岸的慢行系统……在李村河、张村河流域开发建设中,青岛牢牢把握“增进民生福祉”关键点,完善基本功能,提升人的自然体验

项目施工加快推进

李村河张村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计划4月底完成全线清淤,完成张村河、李村河下游部分河段区域生态修复,贯通慢行步道,具备向市民开放条件。崂山区张村河中游一期综合治理工程计划4月北岸全线开工,科苑经五路桥、瑶海路桥、蜀山路桥、枣山东路桥等过河桥8月到10月相继完工,今年年底具备向市民开放条件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戴慧慧]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04/02 08:06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戴慧慧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