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小麦“一喷三防”面积超七成
当前全市350余万亩小麦总体长势好于去年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本报5月11日讯 当前全市小麦正值扬花期,陆续进入灌浆期,这个时期既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记者11日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市级财政统筹安排小麦“一喷三防”资金3055万元,全市已完成小麦“一喷三防”面积254万余亩、占全市小麦面积的七成以上,力争5月中旬实现全市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当前全市350余万亩小麦总体长势好于去年,为夏粮丰收奠定良好基础。
立夏已过,气温日渐升高,万物进入旺盛的生长期。在平度市蓼兰镇青丰种子合作社生产基地,六台无人机同时起飞喷药,为500余亩小麦均匀地披上一层“防护衣”。“以前人工喷药费时费力,还担心踩坏麦苗。现在这无人机喷药又快又好,省心多了。”种粮大户代小雁说。只见机手轻点触控屏,搭载智能模块的T100植保无人机,就能完成田间扫描,实时生成一张施肥“处方”,让麦田吃上“营养餐”。
开展“一喷三防”是促进小麦稳产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指的是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混配,通过一次喷药,达到防病治虫、防干热风、防早衰的目的,最终增加小麦千粒重。针对当前陆续进入扬花-灌浆期的小麦生长、产量形成和病虫害防控的“黄金”期,做好适时用药、科学防治工作。实施小麦“一喷三防”财政补助政策,今年,市级财政统筹安排小麦“一喷三防”资金3055万元,支持平度、莱西等6个区(市)组织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作业。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财政局成立了5个工作推进组,深入各区市田间地头,指导“一喷三防”作业,了解作业进度、防控效果及相关记录,确保“一喷三防”全覆盖、见实效。同时,全市组织千余名农技人员深入麦田查看苗情,讲解麦田管理要点,针对小麦中后期可能遇到的“一虫三病”(小麦蚜虫、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等重大病虫害,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组织开展全市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植保技能大赛,培训各类飞防操作人员1500人次,抓准防治时机,确保万无一失。
“通过对各区市小麦主要病虫监测,今年病虫防控情况整体较好。”青岛市农技中心植保部负责人王连刚提醒广大农户,要密切关注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确保不大面积暴发危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及时发布病虫预警,适期印发《农作物病虫情报》指导科学防治。同时,加强农技服务,充分用好财政防灾减灾资金,根据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发生态势,督导作业单位高质量完成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任务,实现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全覆盖,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产丰收。”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处长宋辉说。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