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首次应用DNA 技术确认无名烈士身份 忠骨终得归根

原标题:78年后,助烈士“回家”!青岛首次应用DNA 技术确认无名烈士身份

近日,青岛市首次通过DNA技术检测比对,确认莱西市南墅镇无名烈士合葬墓中一位烈士的身份,为威海籍烈士姜学南成功寻亲,实现了青岛“为烈士寻亲·让忠魂归根”专项行动的重大突破。

在莱西市南墅镇上店村北的卧龙岗,一座无名烈士合葬墓静立山麓。1947年,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某排30余名战士为掩护大部队西移,在第二顶子山阻击敌军时全部牺牲。2006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当地村民将烈士遗骸集中安葬,并立碑铭刻下这段历史,但烈士们的身份始终成谜。

今年,青岛市启动零散烈士墓迁葬行动,莱西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排查到这座无名烈士合葬墓。得知消息后,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刚立即指示:“拼尽全力为英雄找到回家的路!”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青岛市公安局、莱西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成20人的寻亲团队,前往现场开墓采集烈士DNA。

由于烈士遗骨历经多年土壤的侵蚀与氧化,DNA取样困难重重。为此,青岛市公安局刑侦支队DNA实验室设计了多套方案,经过审慎测试、实验,才对样本进行检验操作,获得分型后又经分析研判并利用相关技术,最终从4号样本获得有效数据,比对指向威海荣成市后垛山村的一位姜姓烈士。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据此查证《山东省烈士英名录(1981年版)》,初步锁定姜学南烈士的信息。

7月2日,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程海林带队赴荣成后垛山村核查,一面向村中老人求证,一面根据公安户籍信息以及村中记载资料进行对比。后垛山村党支部书记周明法出示《后垛山村家谱》,记载显示姜学南烈士在家中排行老二,无子嗣。烈士侄子姜德华、姜伸义及侄女姜秀芝含泪回忆,姜学南18岁当兵离开家乡后便杳无音信,奶奶临终前对他念念不忘。当时,姜家三兄弟都参了军,唯姜学南牺牲异乡。待烈士亲属心情逐渐平复,寻亲团队采集亲属DNA样本返青复检。

7月7日,经检测确认,姜学南烈士亲属的DNA与烈士样本高度吻合。姜学南烈士的亲属闻讯哽咽道:“奶奶和父亲没等到这天,感谢你们了却全家人几十年来的心愿!”至此,姜学南成为青岛市第227位成功寻亲的烈士,也是首例通过DNA技术确认的无名英烈。下一步,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计划为姜学南烈士迁葬,并听取其亲属在烈士祭扫、为烈士画像等方面的意愿,全力做好姜学南烈士事迹收集和档案整理工作,让无名者终获姓名,让忠骨终得归根。(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姜丹宁)

[来源:观海新闻 编辑:王荣]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7/31 08:08
· 来源 ·
观海新闻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