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TOD一号工程迎来重大进展 东广场站前路预计本月通车

原标题:青岛TOD一号工程迎来重大进展

青岛TOD一号工程迎来重大进展!7月31日,作为该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岛北站东广场地下空间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这一关键节点的完成,不仅为后续工程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更为片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广场站前路预计本月通车

作为青岛TOD一号工程首开项目的东广场地下空间项目于2023年7月正式启动,位于李沧区金水路以南、太原路以北、环湾路以东、四流中路以西,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地下三层规划有地下交通连接通道、地下出租车蓄车场、枢纽停车场、地下商业和配套附属设施等。

项目通过“立体洄游、立体交通、立体城市”三大设计理念,以“枢纽+人车物”构建系统,从“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出发,实现建立高效便捷又舒适宜人的片区基盘。建成后,东广场地下空间将实现高铁、地铁、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风雨换乘”,并与片区内站前商业、商务办公及国棉六厂等实现无缝衔接。

东广场地下空间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也为顺利完成2025年青岛市办实事项目“改造青岛北站东广场既有地下停车场,完善配套的站前路和安顺路地面道路,实现出租车、网约车的高效接驳与便捷换乘”提供了重要保障。按计划,东广场站前路及安顺路地面道路预计8月通车。安顺路(太原路—金水路段)穿越片区的城市主干道,采用地面路加地道的形式,地面路标准段为双向6车道,地道采用主线加辅道形式,建成后将实现安顺路城市大动脉的南北贯通。东广场地下网约车及出租车停车场12月投用。未来,该片区将通过统筹安顺路交通,搭建地上、地下立体交通网络,串联高铁、地铁、私家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立体停车及多种交通方式高效换乘,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打造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

将创造“10万+”就业岗位

青岛TOD一号工程位于青岛北站片区,占据市区几何中心的优越位置,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北至金水路、东至四流中路、南至太原路、向西延伸至胶州湾畔,是连接南北城区的重要节点。项目依托“2+3+2”多层次立体交通体系——机场、高铁的快速连接,地铁1号线、3号线、8号线的三线换乘,以及胶州湾大桥、环湾大道的便捷通达,遵循站城一体化的开发理念,按照泛文娱体产业赋能,创意设计产业引领,现代服务业(商业商务)集聚的产业定位,打造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示范区和全空间无人体系智慧城市示范区,构建起站产城一体化布局的生态圈。建成后,预计将创造“10万+”就业岗位,为4.6万人提供高品质居住空间,年均贡献约100亿元GDP,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大引擎。

为确保规划的前瞻性与创新性,青岛TOD一号工程引入德国GMP公司、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参与规划方案编制,科学构建控制性规划框架,精益求精持续进行方案比选、论证和优化,力求以高水平规划设计引领世界级片区建设。其城市设计方案荣获2024届UDAD国际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奖“城市规划”金奖、2024年第九届美国建筑大师奖(AMP)两项国际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大奖,彰显了国际视野与专业水准。

在规划策略上,项目致力于打造山海城一体的城市门户形象。通过塑造韵律起伏、东呼西应的城市天际线,形成入青迎客的壮丽序曲;秉持多元功能融合理念,构建“双轴+双环”的空间结构,利用地铁三线交会优势,突出TOD引领,营造以人为本、复合开放的TOD门户客厅。

“低效地”蝶变“金土地”

青岛TOD一号工程自启动以来,已与中国十七冶集团结为战略“合伙人”,加快构建站产城一体化生态圈;引入山大基础教育,将依托其先进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填补李沧西部片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空白,并联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展方案设计工作,打造青岛市首个零碳校园,显著完善片区配套,赋能低效片区焕新蝶变。

近日,地铁集团与华润置地的重磅签约,将充分整合青岛地铁轨交枢纽资源与华润置地的商业运营能力,共同践行“枢纽+生态+人文”理念,紧扣“用历史纺线编织未来蓝图”核心定位,通过活化工业记忆、构建设计产业生态、融合文商旅功能三大路径,焕新国棉六厂,重塑老厂区价值。

按照TOD开发理念,国棉六厂城市更新项目将通过保护文保建筑,历经“立足历史”“创艺新生”“创智转型”“赋能片区”四个阶段,改造其他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织补修复塌陷区,搭建与青岛北站连接的云网系统,与站前商业连接的地下通道直达厂区,构建“两横两纵两片区”的总体格局。将围绕“纺织文化”与“胶济铁路”两大核心主题,打造一个强主题、轻文旅的目的地型项目,吸引过境及远端客群专程到访,让历史与未来在这里对话。

秉持着“建设宜居宜业宜行,生产生活生态的活力新区”的发展愿景,青岛TOD一号工程正着力构建“交通枢纽+公园+商业+办公+文化”一体化城市,让“低效地”真正蝶变升级为“金土地”,打造成为吸引年轻人的多元活力创意之城。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魏铌邦 通讯员 张鹤鸣 摄影报道)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陆云琦]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8/01 07:27
· 来源 ·
青岛早报
· 责编 ·
陆云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