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山东发布10个省级美丽乡村典型案例 崂山区建设经验入选

原标题:争创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区

为有序推进我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强化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山东美丽乡村格局,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9个部门组织开展省级美丽乡村典型案例征集工作,10个省级美丽乡村典型案例于近日发布,青岛崂山区美丽乡村典型案例入选。8月25日,省生态环境厅以《青岛崂山区:揽山拥海谋新局 城乡统筹奔共富》为题,第一个发布了崂山区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近年来,崂山区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山海生态资源保护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于一体的沿海地区都市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崂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为全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了力量,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给出了“崂山样板”。

绘就山海版美丽乡村蓝图

作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崂山生态基底良好、自然资源禀赋优越。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崂山区在全省率先编制乡村振兴规划,以“城景村一体化发展”为主旋律,推进“一环串联、景城驱动、三区先行”建设,投资10亿余元高标准打造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即三区),其中百果溪谷省级片区结合樱桃特色主题农旅,升级健康养生、自然研学等体验,打造胶东山野新乡居环境;流清湾市级片区建设以山海度假、海上运动等为主的多元化微旅游度假区;仰口区级片区以最美茶园、茶文化体验、禅茶养生、滨海度假等功能为重点,打造文旅休闲康养区。依托山海相依、景城融合的资源基石,绘就“茶果飘香、山海仙居、红瓦绿树、民富村美”的山海版美丽乡村蓝图。

建设过程中,崂山区注重打好“保障牌”,确保生态环境迈上新台阶。该区实施基础设施攻坚行动,实现城市管网进农村、农村配套城市化。接入市政管网的村占83%,建设污水处理站的村占13%,设施正常运行率100%。累计投资14.6亿元,因地制宜建设污水管网、污水处理站、污水提升泵站,农村污水治理率达96.3%,除4个拆迁村外,实现“整县制全域治理”。农村无害化厕所覆盖率达95%,3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全覆盖,农村黑臭水体全域动态清零。

与此同时,采用市场化托管、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建成297个智慧化“两网融合”投放点,配备51辆GPS收运车,1100余名专兼职指导员高峰驻桶指导。每年可资源再生化处置建筑垃圾65万余立方、厨余垃圾5000余吨、大件垃圾900余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类收集覆盖率均达100%。

崂山区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施“微整治 精提升”工程,包括道路及街巷修整、绿化整理等内容,打造微广场、微景观、微田园等景观节点,村庄环境显著提升。推广农村“气电代煤”,清洁取暖覆盖率达87%。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森林抚育,加强古树名木资源保护,300余株古树名木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通过生态补植与林相改造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和水土涵养能力,水土保持率为91.86%,达到山东省分解到崂山区的目标值(90.55%)。强化陆海统筹治理,完成入海河流综合整治,实施入海排污口全链条监管,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创建3处省级、17处市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崂山湾荣登首批省级美丽海湾榜首。

农文旅融合拓展富民增收场景

崂山区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念好崂山茶经。万里江茶业应用物联网监控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打造智慧茶园,获评青岛市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实行农产品电子合格证制度,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近3年表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8.48g/kg提升至24.85g/kg。获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首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高质高效试点县,3家企业荣获青岛生态低碳茶认证。崂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17.6亿元。“北宅樱桃”采用无化肥、无农药生态种植方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崂山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将“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晓阳春茶博物馆通过展示崂山茶文化和非遗制作技艺,提供沉浸式采茶制茶体验。东麦窑村打造民宿聚集区,发展渔家宴、研学等相关旅游产业,实现了年营业额6000余万元,人均收入5万余元;房屋租金由5000元增至6万元,曾经落后的“小渔村”变成民宿“网红村”。此外,崂山区通过举办茶文化节、樱桃节、鲅鱼节等旅游节庆活动,推介农特产品、传播品牌文化,不断引流增收。

争创国家级美丽乡村先行区

市生态环境局崂山分局管理二科科长赵梦表示,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典型案例只是崂山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小步。当前,崂山区正积极争创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区。今年以来,崂山区大气、水、土壤三项环境质量指标均位于全市前列。PM2.5、PM10浓度和改善率在各区市中均排名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在各区市中排名第二,与去年相比改善16.5%。国省市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年均值稳定达标,饮用水水源地和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常年均保持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稳定保持100%。

今天的崂山区,乡路纵横、村貌整洁,茶园梯田与云雾相映,滨海渔村与碧波交融,村民端起生态碗笑迎八方来客,乡土好品借助互联网销往全国。一条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山海新路”,正在山、海、河、岛、湾交相辉映的崂山区徐徐展开。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徐美中 通讯员 钱勇 戴永明 崂山区供图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李源菁]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8/30 08:40
· 来源 ·
青岛晚报
· 责编 ·
李源菁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