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国际航运中心蓝图发布

原标题:2028年:青岛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和框架初步形成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王筱梅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期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日前由市交通运输局正式印发。《规划》锚定“强辐射、强功能、强引领”,推动青岛国际航运中心高质量建设,引领山东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带动青岛城市能级国际化跃升、促进北方经济全面振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规划》提出,到2028年,青岛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和框架初步形成,建成全球一流的国际门户枢纽、东北亚领先的综合服务中心、创新引领的区域发展引擎。到2035年,基本建成服务黄河流域、协同东中西部、面向亚太、联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具有国际资源配置能力和竞争力的青岛国际航运中心。

根据腹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青岛港发展基础和区域港航物流服务需求发展特点,《规划》提出打造“强化双枢纽引领、提升大通道支撑、构建四大高地、布局五大片区”的高质量发展体系。

强化双枢纽引领。完善港口功能布局,加密海向航线网络,优化设施供给体系,强化水上安全保障,建设辐射全球、世界一流的国际航运枢纽。加快现代化机场建设,织密特色航线网络,打造上合自由贸易空港,建设面向日韩、联通上合的国际航空枢纽。

提升大通道支撑。构建辐射黄河流域、联通日韩和上合组织国家、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主轴,提升国际多式联运服务效率,发展高效便捷的专业物流和供应链综合服务。

构建四大高地。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服务高地,建设国际船舶服务中心,促进港航物流要素集聚,推进航运金融、客运旅游文化和航空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提升海事法律服务能力。打造国际贸易开放合作高地,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东北亚大宗商品贸易中心、出海企业境外综合服务平台、特色海洋装备交易和租赁平台建设,提升国际贸易跨境服务。打造创新型临港产业高地,优化提升优势临港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临港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打造面向未来的港航科创高地,加快智慧港口、智慧空港建设,探索智慧航运发展,构建全程智慧物流,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布局五大片区。根据不同区域基础优势和发展特色,推动青岛港航物流相关要素向重点片区集聚发展,形成“五片区集聚”的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空间格局。重点建设前湾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上合多式联运和临空经济示范区、董家口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区、邮轮经济协同发展区、航运服务总部经济区,形成特色突出、协同发展的五大集聚片区。

《规划》还提出了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区域合作、强化法治保障、强化资源保障、强化人才保障、完善政策体系等六项切实有力的保障措施。

国际航运中心是具有高能级海空综合枢纽、发达的航运物流网络、完善的航运服务功能体系、具备国际影响力和资源配置力的港口城市。2024年6月,市委、市政府成立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专班,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一年来,以新版青岛港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复为契机,青岛出台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紧紧围绕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壮大现代航运服务业、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优化航运发展环境等重点目标任务持续发力。通过打造面向全球、具有卓越资源配置能力的航运服务生态,着力解决港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提升全球影响力和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今年7月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5)》显示,青岛超越日本东京、韩国釜山,排名由2024年的第15位跃升至第13位,实现2020年以来首次提升,继续领跑中国北方港口群。

以《规划》为引领,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将进入高水平建设的新阶段,更好支撑青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北方对外开放门户建设,对支撑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山东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赵晓珊]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8/31 07:59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赵晓珊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