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正式开海,9月3日岛城大小渔港迎来渔船靠岸的大日子,各种最新鲜的渔获争相上岸。码头上,除了现场来挑选购买的市民外,支上手机支架进行直播带货的主播们也多了起来,码头俨然成了直播“秀场”,他们通过手机屏幕向客户展示各种海鲜,这种海鲜刚下船就发货的码头带货形式,让内陆地区的顾客不仅隔着屏幕感受到沿海城市开海的魅力,而且能够吃上最新鲜的青岛海鲜。
码头上的直播带货“海鲜味”十足
积米崖、琅琊码头、南姜码头、连心渔港……一筐筐海鲜被从船上卸到岸边,刀鱼、鲅鱼、鲳鱼、螃蟹等各种最新鲜的海鲜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开海后,市民时常在各大短视频直播平台上刷到主播在码头直播带货的场景,这种犹如亲临的感觉也让视频浏览者“上瘾”。
自从9月2日起,随着中大型渔船靠岸,码头上直播的主播更多了,俨然是一个直播“秀场”。直播带货成了码头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电商新模式,不仅让渔民的销路更广,也让码头上的人气更旺。9月3日8时许,记者来到了西海岸新区西杨家洼码头,码头上人头攒动,不少市民前来现场采购。
“我是看了双胞胎姐妹的直播过来的,昨天在直播间里问了船靠岸的时间,我今天一早就来了,就想吃个新鲜。”李女士和丈夫关注“琅琊小扣嫚”这个账号很久了,正式开海后,来到了码头上。
“刚才在码头上直播的主播有好几个呢,这下了一场雨,他们应该是没带雨伞,都给淋跑了。”直播间隙,肖雪洁告诉记者,他们五点多就来到码头上了,7点多刚刚开直播,“我这本来准备了一个太阳伞,碰上下雨刚好能用上,要不然我今天也直播不成了。”
“想要吃正宗琅琊海鲜的看过来,我们顺丰包邮,当天加干冰发货,第二天就能收到,绝对新鲜,开海第一鲜等您来品尝。”直播间里,肖雪洁和肖冰青不断介绍着当天他们为顾客挑选的高品质海货。
保证品质是直播带货最重要的生意经
当天,记者先后来到西杨家洼码头、连心渔港和积米崖码头,由于降雨时断时续,主播们的直播也很受影响,一些主播蹲在遮雨棚里艰难地给客户做直播,也有主播索性就取消了当天的直播。
半斤重的鲅鱼5元一斤、五六斤往上的鲅鱼20元左右一斤、巴掌大小的鼓眼鱼40一斤、四两重的鲳鱼35一斤……记者一路问价,商家不断报价。
相对于现场采购,直播间购物车里的价格相对高一些。“一方面,我们都是挑选的‘尖货’,拿货的价格就要高一些,另一方面还有包装物流费用,因此直播间里的价格要高一些,我们也在直播间里跟客户明确说了,不方便来现场,而想要吃新鲜海货的顾客基本上都能理解。”肖雪洁告诉记者,自从去年开海做琅琊海鲜的直播带货以来,他们团队就一直很注重海鲜的品质。
“我们起这个号不容易,现在有了4万多粉丝,我们更要关注自己的口碑。”为了挑选到品质过硬的货,合伙人刘振伟总是赶着第一艘船靠岸就去挑选,“一场一个半小时的直播看似轻松,但是没有三五个人这个活真的忙不过来,从最初的选货,到直播,再到包装发货,直播也是挣得辛苦钱。”
渔民:直播带货打开海鲜销路
说到直播带货,感触最深的还是渔民。“码头上来采购的市民比前些年多多了!多亏了直播和短视频的宣传。”王先生是经常停靠西杨家洼码头的船长,他告诉记者,除了带货主播会来选货之外,慕名而来的市民也多了起来,“之前我们主要的销售渠道有两种,一种是固定的长期客户,还有一种就是在码头上批货的小商小贩,因为客户比较少,捕捞上来的水产品销售得比较慢,鲜货放的时间长,品质就下降,价格更没法看了。”
直播带货除了让渔民感受到了实惠之外,也让消费者对海鲜的价格有了更多的了解。“通过看直播,我知道了到码头上采买的价格,和直播间的价格,也对不同码头之间的海鲜价格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消费的时候会少踩坑。”
如今,直播已经成为电商销售的重要渠道,从田间地头到公司厂房再到码头港口,直播正不断拓展自己的舞台,拉近消费者与商家的距离。
[来源:半岛网 编辑:陆云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