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护企“出海”:青岛做法上榜全国十大案例
以中央法务区为支撑,充分整合涉外法律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博 通讯员 宋明鑫
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上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案例,青岛市《打造涉外法律服务新高地,护航企业破浪出海》案例成功入选,是“十大案例”中唯一一个涉外法律服务领域典型案例。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青岛市聚焦聚力汇聚法治资源、畅通服务渠道、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能力,努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高水平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丰富“法治供给”
当前,法治化营商环境早已不是单一维度的司法审判,而是涵盖法治体系构建、治理能力提升、市场环境优化以及规则标准国际化等要素的综合性工程。对此,青岛坚持“无事不扰,有需必应”,不断丰富法治供给,主动做好服务。
聚焦体制机制,青岛健全政法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协作机制,开展政法机关法治护航“10+1”创新型产业体系行动,成立11个工作组,建立“一对一”联系服务制度,努力实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
聚焦制度供给,青岛推动制定修订《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青岛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制定实施《青岛市政法机关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建设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地方性法规政策,确保制度供给更加精准高效。
营商环境怎么样,企业最有发言权。青岛在全国率先创新建立政法机关与统战、工商、民营经济、行政审批等部门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统筹做好《民营经济促进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合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统筹全市1万余名法学法律人才,组建“青法先生”企业服务团,成立10个专项服务团,制定40余项法律服务自助点餐清单,开展“青法先生·企业面对面”系列活动,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4500余个,助力企业止损挽损10亿余元。
打出护企“组合拳”
青岛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全市政法机关积极作为,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让企业放心投资、舒心经营、安心发展。
在立法领域,青岛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积极推动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同时,及时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地方性法规政策,不断升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
在执法领域,青岛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累计公布涉企行政检查主体370个,涉企行政检查事项3958项,实现“清单之外无检查”,今年一季度行政检查同比减少54.4%;加强政法系统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通过执法司法专项检查,未办结案件办结率超过98%;持续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出庭率连续五年保持100%。
在司法领域,青岛针对企业和企业家最关心的法治方面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司法质效。去年以来,共侦办经济犯罪870余起,挽回各类经济损失7.5亿余元;侦办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00余起,研发应用知识产权审判AI比对系统,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进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改革,审结破产案件206件,化解不良资产32.5亿元,盘活土地资源1224亩。
此外,青岛坚持综合运用法治手段,持续整治企业及周边治安环境,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护航企业家安心创业。
护航企业“出海”
涉海、涉外是青岛经济的鲜明特征。去年以来,青岛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以“四区一平台”为支撑的青岛中央法务区,在市南区、胶州市、崂山区、西海岸新区建设涉外、上合、金融、自贸四个法务区,搭建全域数字法务平台。市委政法委牵头起草全国首个《中央法务区建设管理服务规范》,实现了中央法务区建设由“经验驱动”到“标准引领”的创新突破。
目前,青岛中央法务区集聚青岛国际商事法庭、“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企业跨境综合服务基地等高能级法律服务机构100余个,开展外贸企业法治体检等活动,帮助消除“出海”风险1000余个,有力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青岛创新涉外法治实施机制,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化解国际商事海事纠纷,青岛整合司法、仲裁、调解、公证等服务资源,建立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数字平台,去年以来,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534件,案件调撤率45%。青岛海事法院设立全国首个自贸区审判区,创新海事司法标准供给等多项制度,办理的“努萨”轮案、“利莫诺”轮案等成为“中国范式”。
保护涉外知识产权,青岛知识产权法庭发挥对胶东六市跨区域集中管辖优势,健全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有力提升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办理质效,2023年以来,依法办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239件。
此外,青岛还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特别是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和律师队伍,全市30名律师入选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库,20名团体会员、263名个人会员入选“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数量均居山东省首位。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陆云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