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昔日“城中村”跃变宜居新高地
今年,崂山区中韩街道在“项目推进落实年”部署要求下,全力推进张村河安置区回迁,规划高质量民生服务设施,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昔日“城中村”跃变宜居新高地,回迁居民期盼已久的新居生活照进现实。
规划高质量民生设施
中韩街道全力在张村河安置区建设回迁上当排头、作示范,协同张村河指挥部加快推进北岸8个安置区建设,推动中韩、枯桃2个安置区主体封顶,力争年底前完成郑张、南张、文张、张村4个社区回迁。在张村河规划建设过程中,除了让居民住上放心、舒心的高品质安置房外,中韩街道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配套建设和规划了高质量的民生服务设施。在公共服务方面,每个安置区内配备了1900-20000平方米不等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包括便民农贸市场、文化体育休闲中心等基础设施。在教育方面,片区规划建设了21所中小学校、28所幼儿园,引入华青教育集团等优质资源合作办学,全力满足周边适龄儿童就近上好学的需求。
在医疗保障方面,崂山区公共卫生中心已经建成,下一步将全面启用。崂山区人民医院正在加速建设,预计2027年可以投用。同时正在规划建设两处街道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聚力提升这一片区的整体医疗环境。在养老服务方面,张村河片区现有养老院4处,下一步将规划建设8处养老院和2处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搭建起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让老有颐养更安心。位于瑶海路社区的颐欣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计划于8月底投入运营。中韩街道今年还计划在社区增设助餐点3处,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崂山区在美丽城市建设上聚力突破,高水平推进张村河片区建设,将生态环境改善作为核心引擎与民生底色纳入其中,以清水绿岸串联起“科产城人”的融合新篇,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张村河片区的生态之变,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崂山区秉承“科产城人深度融合”的发展理念,以株洲路为轴,构建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四大产业组团,推动片区加速融入青岛科创大走廊。
张村河片区回迁安置工作完成后,中韩街道将紧扣“创享都芯、水脉智谷”的总体定位,围绕“北产、中服、南居”的总体布局,积极配合崂山区职能部门,聚焦产业规划及服务配套,努力将张村河片区打造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宜居、生态优美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崂山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提升片区产业能级
在产业发展规划上,中韩街道将结合张村河“一平方公里”规划,重点协同崂山区职能部门,在核心区域发展总部经济、科技创新服务等产业,吸引大型企业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提升片区的产业能级和影响力。在张村河两岸,以邻里中心和农贸市场为依托,指导、推动发展社区商业、生活服务业,形成便民生活服务圈,加强与周边产业园区的联动,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
歌尔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一期、虚拟现实创享中心、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开发院、源嘉生命科技产业园、东华软件副中心产业园等项目相继竣工投用,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已经形成涵盖16个大模型的矩阵。从“住有所居”的基础保障到“住有优居”的品质跃升,从生态环境的华丽蝶变到产业格局的焕新升级,张村河片区正以蓬勃姿态,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展现出一幅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宜居宜游、人水和谐的城市滨河新画卷。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首席记者 张译心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陆云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