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暖流到家“跑腿员”步数“霸榜”
清晨微光初现,青岛能源热电集团辛家庄中心站站长王升与副站长张学手持工具,穿行在少有电梯的老旧楼宇之间。正式供热在即,他们正开展最后一次“拉网式”排查。“多查一处,居民家中就少一分不热的可能。”王升边说边俯身检查管道接口的密封情况。在这个寒意渐浓的季节,青岛能源热电集团上千名工作人员全力奔走在供热保障一线,让温暖提前流入千家万户。
爬楼入户,精准调试暖流
11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逍遥一路附近小区,身穿工装、手持工具的张学正单腿跪在地上,检查单元入户管道。六楼楼顶,王升将排水软管连接到暖气片上,通过走廊窗户缓缓伸到一楼,待张学将其对准排污口后,王升开始排气操作。
“之前已进行过多轮排气,试供热后我们再做一次拉网检查,更能确保管道‘通畅’。”王升介绍,在“大循环”供热系统中,积气往往出现在楼顶,因此需要两名工作人员配合,一人在楼顶、一人在楼下,通过开关供水和回水阀门,进行正反两次循环,将暖气管道中的气体排空排净。这些小区大多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几乎没有电梯。每次检查,王升等工作人员都要拎着十几斤重的工具包和排水管,在楼梯间来回穿梭。
“这些小区的供热管道大多运行二十多年了,老化问题比较突出。”今年非供热季,王升所负责的中心站片区开展了较大规模的老旧管网改造。改造期间,他和同事们随时在现场监督服务。试供热前,他们又逐一排查今年新更换的管道,进行打压和检漏试验,确保供热季安全平稳运行。
微信步数天天“霸榜”
试供热阶段,排气工作是保障供热质量的关键。在老旧小区集中的区域,王升团队手持《排气工作记录表》逐栋攻坚。“管道积气会导致暖气片上热下凉。”张学边操作排气阀边解释。记录表上,每栋楼的排气时间、操作人员签名等信息完整闭环,确保“应排尽排”。记者跟随张学入户排查时,他在单元入口处蹲下身子,单腿跪地,脱下手套赤手触摸供热管道。“家里已经暖和了!”楼道里,出门的居民看见张学,立即竖起大拇指点赞。
“从上午8点到晚上9点左右,都是忙碌时段。”王升表示,供热服务人员尽量选在居民下班时间或电话预约入户,通过上门诊查询问,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暖流。从上周至今,王升和张学吃住都在站上。两人每天的微信步数轻松突破两万,天天“霸榜”。
作为中心站站长,王升管辖36座大小换热站,统筹30多人的服务团队,负责区域面积达290万平方米。但他每天仍冲锋在管网调试维修第一线,一边忙碌,一边通过无线耳机接听用户来电。“供热前的这段准备时间最为宝贵,我们全力以赴把管网排气和流量平衡做精做细,才能确保正式供热后每家每户的暖气都达到理想状态。”正是这份尽职尽责的职业操守,让王升成为小区居民交口称赞的供热“好管家”。
“我们已对所有小区的主线、支线管网进行了流量测试,保证每条支线流量达到理想状态,进而确保居民家中能够达到优质的供热状态。”王升站上印制了便民联系卡,在入户时分发给居民,进一步缩短服务距离。用户家中如出现跑冒滴漏等情况,可随时拨打供热管家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将迅速上门维修。“我们组建了设备巡检、入户维修、热线接听等多支专业队伍,坚持‘集中问题不过夜’原则。”王升介绍,辛家庄中心站实施24小时轮岗制,确保应急响应不停歇。
随着11月16日正式供热临近,工作人员提醒居民:重点检查暖气片接口是否渗漏,排气时应逐组操作并备好接水器具,发现渗漏立即关闭户外阀门并拨打服务热线。完成排气工作,王升团队收拾工具,奔赴下一个小区。抹去汗水的供热管家们,正用脚步丈量着这座城市的温度。
主热源点运行29台锅炉
为确保供热季突发情况快速响应、高效处置,青岛能源集团提前部署,完善应急抢修方案102个,组建供气供热应急抢修队93支,备齐抢修物资1965件,构建起“预案完善、队伍专业、物资充足”的应急保障体系。正式供热前,集团深入开展了“应急演练周”活动,组织供气供热演练96场次,参演人数达800余人次,通过实战化模拟,进一步提升各单位应急抢修队伍的快速响应能力,规范突发事件信息上报、协同联动等工作流程。
11日零时,全市供热系统正式进入试供热阶段。截至目前,该集团燃料储备充足,主热源点已运行29台锅炉,各换热站已完成热态调试,为青岛135万用户送去暖流。
相关新闻
提前调度确保岛城底“气”十足
随着主城区供热煤改气完成,青岛能源集团早谋划、精施策、严落实,从气源储备、调度优化到应急保障全链条发力,织密冬季供气保障“安全网”。
早在九月底,青岛能源集团就成立双供双保指挥部,统筹全局调度部署。各保供单位结合气象部门预测和历年用气数据规律,科学研判供需形势——本采暖季天然气输配总量预计达8.5亿立方米,高峰日输配量预计达991万立方米。目前,4.08亿立方米城镇燃气合同气源与4.45亿立方米供热合同气源已全部敲定,所需气源足额落实。在城镇燃气气量保障方面,基于全面覆盖主供气区域以及西海岸、平度等区域的基础上,主动拓展补充气源渠道。在供热气源保障方面,打出“常规气源稳基+非常规气源补位”的保供组合拳。通过“主供+补充+应急”的多元保障模式,全方位织密气源安全网,确保冬季采暖供气“不断档、不缺位”。
充足的气源储备与高效的输配网络,是平稳供气的“双保险”。青岛能源集团明确11月10日前LNG储配站储量达到实际最大储存量的80%,并实行“随用随补、动态充盈”机制。目前,现有储气设施实际最大储备量达111万立方米,日最大应急供气能力88万立方米,为突发情况提供坚实保障。在输配能力建设上,已构建起“三源三线”输配体系,主供气区域城阳门站、胶州门站、镇平路门站合计接气能力达87万立方米/小时,上游分输站日输配能力1600万立方米,西海岸、平度公司门站接气能力分别达4万立方米/小时、6万立方米/小时,全面满足区域高峰供气需求,形成全域覆盖、协同联动的输配网络。此外,海底管线、沟里线等重点管线89万立方米的可消耗管容,通过“远端先进先出、均衡供应,近端后进后出、补压调峰”的调度机制,实现流量、压力与用气需求的精准匹配,确保管网运行稳定高效。
若遇上游供气站点或干线管网突发故障,各级调度中心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输配调流预案,通过跨站点气源协调、管线反输、区域互济等方式,最小化影响范围。青岛能源集团始终坚守“压非保民”原则,将民用及民用供热用户、煤改气用户最低供气量需求置于首位,全力保障核心民生需求。在设备与人员保障方面,提前完成全部锅炉及附属设施的全流程调试与检验,重点开展胶州LNG储配站满负荷应急补供实战演练。针对冬季低温特点,加密管网巡检频次,强化防寒防冻专项措施,闭环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各级调度中心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供用气数据,各区域抢险维修队伍、应急车辆、保障物料严阵以待,确保突发情况下“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全力保障供气连续稳定。
新闻延伸
提前检修 公共交通下月开暖风
下月,我市公共交通将开启暖风。为确保冬季市民公交出行温暖舒适,公交崂山四分公司全面启动冬季车辆暖风系统专项检修工作,打响冬季运营保障“前哨战”。现场,修理班人员正对回场车辆的暖风系统进行细致排查。他们重点检测暖风机、循环水泵、散热管路及控制开关等关键部位,及时消除隐患。“暖风机积尘会影响制热效率,必须彻底清理,确保热量高效传递。”修理工刘杰介绍,过程中认真清理暖风机内部积尘,排查管路老化或渗漏风险,测试温控系统灵敏度,对发现的问题现场维修更换。
车厢温度事关乘客出行体验和城市形象。工作人员在天气转冷前完成所有准备工作,让乘客一上车就感受到温暖。据悉,该项检修工作将持续推进,确保分公司所有车辆以最佳状态投入冬季运营,为广大市民温暖出行保驾护航。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 记者 徐美中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王熠冉]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