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中国康湾”建设入选国家典型案例
创新银发经济发展方式,持续提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能力
青岛“中国康湾”建设入选国家典型案例
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银发经济分论坛上发布60个银发经济典型案例。其中,青岛“创新银发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动‘中国康湾’城市战略”成功入选国家银发经济典型案例。
当下,青岛正深入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中国康湾”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健康生活承载地、康复产教融合创新高地与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青岛抢抓银发经济、大健康产业发展新机遇,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健康需求,积极探索康养康复创新发展路径,依托全国唯一的康复领域新型研究型大学——康复大学教育资源优势和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城市的试点要求,结合独特的疗养文化、山海自然资源、海洋性舒适气候,提前布局,加速康养、医疗、文旅等领域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康养旅居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打造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融合”的康复产教融合创新高地,打造“山海康养名城、活力健康湾区”。
围绕推进“中国康湾”建设,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聚焦支持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对标研究国内先进城市已出台的更有力度政策情况,在资金要素、土地政策、技术创新、养老补贴、医疗保险、产业推动等方面研究提出一揽子创新政策清单。截至目前,市委金融办、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结合重点任务研究出台多组支持政策,涉及生命健康产业、养老金融、社区嵌入式服务、中医生活化等多个领域。
其中,青岛探索将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与“中国康湾”建设深度融合、协同推进,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等6部门出台《青岛市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5—2027年)》,通过实施科学布局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合理配置服务功能场景、集约建设社区服务设施、全力提升社区服务供给质量、构建健康可持续运营体系、有机融入社区治理格局等6方面11项重点任务,重点配置“一老一小”急需的服务需求,兼顾全龄人群以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完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嵌入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更好满足群众对公共服务和美好生活的需要。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对银发经济工作部署,结合“中国康湾”建设工作,科学谋划布局银发产业和事业发展,持续提升全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能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来源:观海新闻 编辑:陆云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