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为济南这位老法官打Call!经手案件八成能化解

2019-01-12 09:25:06
来源:大众网
责任编辑:三人目

原标题:为济南这位老法官打Call!坚守基层法院近40年 经手案件八成能化解

(记者 李立红)“我现在把调解书发给你们,以后你们兄妹五人要孝顺照料父母,一家人和睦生活。”最近,在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王继宝的调解下,一桩因赡养问题引起的家庭矛盾纠纷圆满化解。

1980年,21岁的王继宝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历城法院,先后担任书记员、审判员、研究室主任、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他曾用一部相机记录下这家基层法院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进程,也始终带着真挚的感情为当事人排忧解难。在历城法院奉献了一辈子的老院长,更加期待并相信着人们树立起心中的法治信仰。

\

历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王继宝正在审查案卷材料。

一辆自行车、两个烧饼,就下乡办案了

王继宝说,他刚进入法院工作时,办公条件非常简陋,法官们没有交通工具。经过多次申请,政府部门给院里44人拨付了26辆自行车,他们便开始骑车深入乡村去办案。当时,王继宝负责的是党家和十六里河两个乡镇的民事案件,辖区内有上百个村庄,很多案件又不能局限于辖区内调查,所以他的工作量很大。“我们都是早上买上两个油酥烧饼,带个水壶,就骑车出去送达法律文书、调查取证,等结束之后吃点烧饼、喝点水,再返回来。”王继宝说。

80年代,司法审判领域流行一句话,“当事人一张纸,法官跑断腿”,原告只要来起诉,剩下的事情就是法官的了。而很多时候当事人连“一张纸”也没有,见到法官只能口述,法官记录下来,制作成笔录,也当做诉状了。

工作虽然辛苦,但王继宝觉得,能帮助当事人调解纠纷、排忧解难,仍是“非常值得高兴”。在他的法庭上,离婚案件较多,调解难度大。其中有一对夫妻让他印象深刻,男方在工作中发生意外导致失明并丧失生育能力,女方请求离婚,但男方坚决不同意。王继宝前前后后调解了十多次,用道德、法律、人情的观念来感化被告,也通过村干部找到男方的亲戚前来劝说,最终二人握手道别,女方还给男方留了些生活费。

八成纠纷通过调解化解,无一起信访激化矛盾

王继宝不久前成功调解了一起赡养费纠纷。历城区王舍人街道的一位老人来到法院起诉自己的五个子女,请求判令子女支付自己赡养费、医疗费。王继宝调查发现,这位老人手中有二三十万积蓄,生活并不拮据,而且原被告双方矛盾非常激烈,他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直接开庭审理的话很有可能会更加激化双方的矛盾。于是,王继宝决定进行调解,他邀请老人的街坊邻居、村干部聚到一起,多方了解矛盾的症结,极力劝解双方。最终,老人谅解了子女,子女也承诺会照顾老人。

王继宝还遇到一起离婚后的财产分割案例。夫妻两人都六十多岁了,多年前再婚,婚后在近郊处有一套房子,之前两人闹离婚,房子由其中一方居住。后来,原来到法院起诉,主张房屋的一半产权。王继宝多次与夫妻二人协商,最终确定由其中一方出资购买房屋,被告支付原告23万元,双方都很满意这样的结果。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很多案件,尤其是民事领域的纠纷,并不能简单地一判了之,而是要真正帮助当事人解决矛盾。”这是王继宝的办案原则。最近两年,他办理了340多起民事案件,其中有八成以上通过调解解决,判决的案件中当事人上诉的不足5起,判决后当事人申请法院执行的案件不超过10起。

基层法院信访工作难度大,在分管信访工作的15年间,王继宝始终坚持以理说服当事人,用心贴近当事人,以法引导当事人。在他看来,法官不能机械办案,好的法官应该把情、理、法融合在一起,带着情感去给当事人做工作,赢得当事人的信赖,这样才会取得良好效果。

王继宝接待的当事人不计其数,没有发生一起激化矛盾的信访事件,最近几年实现了零进京上访。他还积极帮助当事人解决困难,近两年内已经为60多位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救助。

一部相机记录钟爱一生的事业

王继宝介绍,他从1985年开始调到研究室,负责历城法院的宣传工作。一开始只有一部傻瓜相机,拍出的照片比较模糊,直到90年代中期院里才拨款购买了一台专业点的相机。“研究室的工作很重要,基本资料非常多,”王继宝告诉记者,那时候法院的重大活动、典型案例、法庭建设、领导视察等,多数都是由他记录下来的。

\

陪伴王继宝十多年、记录历城法院重大事件的相机。

2001年,历城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人民满意的好法院”荣誉称号,行政审判工作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此时,王继宝和同事们决定,梳理历城法院50多年来的发展进程。这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仅收集资料就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最终,《天平之光》画册问世,其中80%的照片出自王继宝之手,这本画册记录了历城法院不平凡的成长进程,成为重要的历史资料。

在历城法院,有一处院史馆,这是在王继宝的分管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详实地展现了历城法院的发展。提起院史馆里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王继宝如数家珍:“1978年开始我们的法制建设事业也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80年代历城法院就基本实现了一乡镇一法庭,后来又逐渐成立经济审判庭、行政审判庭,并成立了全国首个‘维护消费者权益法庭’,专业化的审判团队越来越多,法院受理的济南第八棉纺厂破产案影响广泛,从社会上聘用法警的‘历城模式’在全国法院推广……”

期待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

从参加工作至今,近40年的时间,王继宝始终坚守在这家基层法院里,这在山东法院系统都是非常少见的。那台跟了王继宝十多年的相机早已经“光荣退休”,王继宝也成为历城法院最资深的天平卫士。

多年来,他定纷止争、守护公平的初心始终不曾改变。“司法服务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用其他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尤其一起案件成功调解后,我感到很自豪。”王继宝说。

40年来,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与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频共振,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这场改革的见证者和亲历者,王继宝和他的同事们始终用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在王继宝看来,如今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我刚进法院时,全院一年才办理两三百起案件,现在一年受理案件超过2万起,法官每年人均结案能达到400多起,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司法手段解决纠纷。”王继宝说, 他期待并相信,将来全社会都会树立起法治信仰,人人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敬畏法律,依靠法律。

 

[来源:大众网 编辑:三人目]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9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采编许可证:3712018002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