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0 09/09 16:30
· 来源 ·
新华社
· 责编 ·
古德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淄博中郝峪村:小山村念活旅游经 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原标题:"齐"心"鲁"力|淄博中郝峪村:小山村念活旅游经 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新华社客户端济南9月8日电(陈国峰 王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聚力实施精准扶贫,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突破口。十多年来,地处山东淄博鲁中山区的中郝峪村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吸引青年返乡创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贫困村脱贫致富,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2018年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扶贫典型案例,2019年被评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村民变股民 全村享红利

中郝峪,一个地处淄博市博山区大山深处的小山村。这里大山绵延,交通不便,人均耕地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讨饭村”。

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前,全村共有113户、360人,年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近年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全村现在年人均收入4.5万元,每户有15万元以上存款,十几年时间人均收入增长了20倍。

这一巨变得益于中郝峪村实行的“全民入股+公司化运营”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中郝峪山清水秀,生态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条件得天独厚。在淄博市文化旅游局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中郝峪村党支部书记赵东强带领村“两委”挖掘村内生态优势,提出了打造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的脱贫强村思路。

2003年,赵东强自筹资金1万元作为旅游业户的奖励扶持资金,鼓励5户农家乐开业。没想到生意十分红红火火,当年便收回了投资成本,每户得到了2000元的奖励。

为鼓励更多村民参与农家乐旅游,赵东强让大学毕业的儿子赵胜建回村加入乡村旅游开发中来。“80后”的赵胜建提出了公司化集体运营的想法,把全村资源评估后整合、入股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劳动力、闲置房屋、山林、菜地、果园等有价值的资源都合法流转,由村民选出的评估小组统一评定股份,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2012年,淄博博山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赵胜建任总经理。

这一年,中郝峪村探索提出“公司运作+单体承包+村民入股”的发展模式。公司负责全村旅游项目开发和运营,所有游客的接待、分配和价格全部由公司统一安排、制定和收取,所有收入当天公开,杜绝了业户之间竞相压价和恶性竞争。公司运营的项目全部承包给村民,村民按照指定价格、经营标准,负责搞好接待、服务等工作。

“现在一到周末房间都预定不上,一年轻轻松松挣七八万块钱。”村民孟凡云言语中洋溢着幸福的滋味。

2019年,中郝峪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23.8万人次,全村综合收入达到3500万元。

文旅赋能 加速振兴

“快进院来歇歇,尝尝我家的茶。”62岁的陈焕清热情招呼着游客进院,她经营的院子主营“丈母娘大碗茶”,红火的时候一天能卖几百碗。游客落座,陈焕清给每人端上碗茶,然后给客人表演自己创作的快书。若不受疫情影响,“丈母娘”陈焕清可以轻松月入过万元。

目前的中郝峪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人人有活干,家家都有股,户户奔小康。在中郝峪村的带动下,博山区池上镇44个村子有五分之一走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周茂松认为,“郝峪模式”运作基础并不复杂,但这种新思路的优越性已经显现,文旅赋能产业振兴,推进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夯实了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通过实施股份制改造,村里人人是股东,个个是老板。对于村内的37户贫困户,我们给予了相应的‘照顾’:公司根据每一个贫困家庭的现状,承包给他们不同的项目进行运营,并且公司拿出所有收益的20%用作全村村民的固定收益,剩余利润根据股份进行二次分红。”赵胜建介绍,“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的新模式充分调动起村民的内生动力,丰富了村民的收入来源,保障了村民的收入,进一步实现了脱贫致富。

中郝峪村的乡村旅游,从初期的单一观光农业,逐渐形成集规模化种植、农副产品制售、旅游、休闲、娱乐、服务于一体的发展格局,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富裕村、小康村的美丽嬗变, 先后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建设基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

从“郝峪模式”到“全国样板”

如今,实现了致富梦的中郝峪村正在把成功的种子播撒到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郝峪模式”在河北、内蒙古、重庆等地27个村落地生根,全国1000多个村先后到中郝峪村学习考察。

内蒙古赤峰市雷营子村是赵胜建输出管理模式落地最成熟的乡村,每到周末,村里农家乐都会游客爆棚。“通过复制淄博郝峪村的运营模式,我们获评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成了内蒙古乡村旅游的样板。我们每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全村旅游实现收入600万元。”雷营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平喜上眉梢。

古山村也是“郝峪模式”落地内蒙古的受益村庄之一,村委会主任常亚军认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效果很明显。如今,受益的村民越来越多,催生了“小米皇后”张艳玲,卖小米一年能赚二三十万元,也催生了悠悠谷民宿经营者李景丽,疫情期间她农家乐生意依然红火。

在重庆,“中郝峪模式”在石柱县落地生根,并且开枝散叶。赵胜建与这个县的华溪村联合成立乡径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派团队辅导公司的市场运营、导游培训、研学团队等,对农家乐实行统一培训、统一管理,节假日每天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

赵胜建说,他们要在全国复制100个“郝峪模式”连锁村,带动更多农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致富。(完)

[来源:新华社 编辑:古德]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