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山东梁山:黄河大集年味浓

原标题:山东梁山:黄河大集年味浓

【文化中国行】

寒冬腊月,走进黄河岸边的山东济宁梁山县寿张集镇黄河大集,前来赶集的群众络绎不绝。从香气扑鼻的绿豆丸子,到外焦里嫩的水煎包,集市上到处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来自泰安市东平县的乔勇一家到黄河岸边小路口镇赶集,正赶上文化惠民演出,一出精彩的梁山英歌舞正在上演。

英歌少年们装扮成不同角色的水浒人物,每人手握一对英歌槌,配合锣鼓点和吆喝声,边走边舞,动作矫健而有力,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英歌少年个个有武术功底,特别有水浒好汉的英雄气概,节目精彩,孩子爱看。”乔勇说。

“英歌舞取材于《水浒传》,我们专门去潮汕地区学习,又加以改良,编排了具有梁山特色的英歌战舞。”梁山泊武术学校校长宋广阔说。

黄河大集的魅力不止于此,不仅有美食和精彩的表演,这里还是民俗文化的展示窗口。

1月15日,在公明坊文化古街,“两河大集有好戏”非遗和民俗展演引来不少游人。

莲花落、梅花拳、龙狮舞、划旱船等传统民俗活动悉数登场。众多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登台亮相,给黄河大集带来了浓浓的烟火气和文化味儿。

“黄河滩一座座园区连成片,大运河百舸争流下江南。”民间老艺人陈香凤正用扬琴演唱跨界琴书戏《黄河滩·小年家话》,以经典唱腔演绎黄河滩区的风土人情。优美的扬琴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新风新俗过新年”“喜迎新春,拒绝‘剩’宴”“赏年画,过大年”……志愿者们身着统一的服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现场群众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今天大集上的答题活动,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移风易俗的知识,还领到了倡导移风易俗的日历和年画,收获很大。”返乡大学生苑媛媛坦言。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本报通讯员 马扶坤)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孙宝震]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1/20 18:57
· 来源 ·
光明日报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