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省政协委员杨晓刚:文化“两创”要面向群众、服务人民

原标题:省政协委员杨晓刚:文化“两创”要面向群众、服务人民

新黄河记者:薛冬 张成地 黄敏

1月20日下午,山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委员集中采访。省政协委员、山东美术馆馆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刚表示,近年来,山东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国际前沿的当代艺术相互碰撞,结合人民群众的多元审美需求,成就了文化“两创”的生动鲜活案例。

杨晓刚说,近年来,山东的文化“两创”全面起势,极大促进了文化繁荣发展,像匠心传承的“山东手造”、充满烟火气的“黄河大集”、“沿着黄河遇见海”的文旅品牌、中医药文化的生活化、“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的良好口碑,都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从2020年起,连续三届举办济南国际双年展,次次火爆出圈,足以看出人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期待。

如何让文化“两创”更好地面向群众、服务人民?杨晓刚表示,首先是立足本土文化沃土,办好一个展、带活一座城。挖掘齐鲁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契合点。他提到了在首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中,大家记忆犹新的大型装置作品“超然楼”,展现出浓厚的“济南味道”和“潮流范儿”,实现了作品与观众的互动和共创。不仅以“高质量”实现“大流量”,成功吸引近百万名省内外观众走进美术馆亲近艺术,还用“大流量”带动“好口碑”,有力刺激了文旅消费,书写了文旅联动共赢的精彩答卷。

第二,立足大众节庆习俗,找准切入点、服务到身边。杨晓刚说,近几年,逛美术馆、博物馆成为市民游客节日假期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与此同时,除创新展览形式和丰富公教活动外,还将一些观赏性、互动性强的表演项目引进美术馆。第三,立足当代审美需求,打造“城市艺术综合体”。坚持以“美术馆+”战略助推多维融合发展,让在美术馆喝咖啡、吃简餐、逛市集、看演出成为新风尚。拓展艺术发展空间,解锁消费新场景,这是打造“城市艺术综合体”的需要,也是让市民游客体验文化“两创”的新路径。

杨晓刚说,面向群众、服务人民,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这是文化“两创”的深刻内涵与使命所在,也是公共文化场馆的努力方向。“我们将强化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让文化场馆‘活起来’‘潮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姿态融入日常生活。”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编辑:李源菁]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1/21 20:39
· 来源 ·
新黄河客户端
· 责编 ·
李源菁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