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急难愁盼清单变成民生实事成绩单
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过程中,山东各地各部门单位紧扣“学查改”一体推进要求,引导党员干部带着问题走进企业、深入社区,聚焦群众关切,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清单变成“民生实事”成绩单。
“我患病后出行不方便,现在这样便捷的办理方式,很人性化。”前不久,家住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的刘阿姨在社工的帮助下,在网上上传材料,通过手机随时查询审批进度,足不出户就完成了低保申请。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营市民政局围绕查摆的“服务群众不够精细、困难群众主动发现能力不强”问题,不断完善“智慧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强化主动发现机制,整合医保、教育等部门数据资源,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设置医疗支出异常、教育负担加重等风险预警指标,风险线索自动识别推送,实现困难群众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同时,组建起由专业社工、网格员等为主要力量的主动发现队伍,通过电话联系、入户走访等方式深入困难群众家中摸排核实,将其信息上传至“智慧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平台根据困难群众实际情况,自动匹配救助事项。截至目前,摸排困难群众4297人次,922名困难群众被纳入低保、特困等救助范围。
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快慢优劣,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政府部门的认知和评价。今年,高密市人社局针对工伤待遇申领环节多、材料多、群众需要多次往返跑等痛点,推动问题整改,打通社保和医疗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工伤待遇申领及时联网结算,为企业和群众提效减负。
不久前,高密市一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刘勇在进行水电维修时,被井盖砸伤右脚,导致脚趾粉碎性骨折。事发后,高密社保中心的工商电子系统根据医院共享的病历和缴费信息,实现了医疗费用及时联网结算,不仅减轻了刘勇个人垫付医疗费用的压力,而且实现了工伤报销零跑腿。刘勇感激地说,“工伤保险的报销比例高,速度快,对职工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保障。”
停车既是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城市功能品质的“民生大事”。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烟台市坚持问题导向和开门教育,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共停车场经营管理问题,部署开展公共停车场经营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全市累计查处违法违规停车场问题796项,推动免费开放停车场146处、停车位1.3万余个,新建停车位2000余个。同时,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积极推进停车立法工作,制定《烟台停车管理条例(草案)》,将根据各方反馈意见修改完善后施行。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赵琳)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