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运”新曲:通江达海 激活一座城
人民网记者 宋翠 刘祺
9月1日,一艘满载佛山瓷砖的集装箱内河船抵达山东济宁,驶近龙拱港停靠在泊位上,岸桥抓起集装箱,轻轻放到无人集卡车上,轻松驶进堆场,然后场桥自动将集装箱分门别类吊放整齐。
这是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宁港航)龙拱港的工作场景。济宁因运河而兴,素有“运河之都”美誉,曾是江北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地。近年来,济宁利用得天独厚的内河航道优势,不断加强航道建设,让不临江、不靠海的这座城市“通江达海”。
智港强航:绿色赋能 智慧引领内河新标杆
龙拱港位于任城区龙拱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走进港口,令人眼前一亮。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绿树环绕,碧波荡漾,港口的岸桥、无人集卡车、场桥等设备都自动工作,悄无声息,你来我往,忙而有序,简直是缩小版的“海港”。
“我们是按照海港的标准建设的内河港。”济宁港航龙拱港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顾强指着现场说,目前,港口投用的所有港作机械全部采用新能源设备,在现场看不到人作业,也听不到任何机器的轰鸣声;每小时的作业效率是30个自然箱,不到两分钟就可以实现1个箱子的装卸。
来到港口的智能控制室,几名工作人员眼盯电脑屏幕,正在转动手柄,屏幕上,是港区各种设备的作业现场及具体细节。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系统远程操控港口的岸桥、无人集卡车、场桥等,作业效率相较于传统港口提升80%。
“同时,龙拱港还配有山东省首家内河水运的海关监管场所,需要出口的货物可以在本地直接报关,通过港口下水,到达海港后实现直接出海。”济宁港航龙拱港党群工作部王天驰表示,这一举措为济宁周边腹地的出口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物流途径和更低的成本。
龙拱港是济宁港航智慧化程度最高的内河集装箱港口。此外,还建设了梁山、跃进、太平、顺达、春江、济州等7个港口,各个港口从建设之初,都融入了现代化的影子。跃进港建设了内河港口首个数智化AI“电子煤棚”;济州港区有全自动粮食装卸设备;梁山港不但实现了设备智能,还实现了绿色低碳的持续发展。
梁山港航引入新能源运输车辆,建有全亚洲最大跨度封闭式储煤棚、万吨列车智能卸车机房。万吨重载大列2.5小时就能完成卸煤作业,而且煤炭所经之处都有喷淋装置,工作起来只见“烟雾弥漫”,不见煤尘,实现了“运煤不见煤”,获全国内河港口“双碳”认证。
物畅其流:多式联运“通江达海”
走进江北最大的内河港口——梁山港,一派鸟语花香,秋风拂过水面,船只挤满了河道,成群的船队满载货物驶出河道,然后沿运河一路南下,通往全国各地。
梁山港位于瓦日铁路和京杭运河交汇处,上联“晋陕蒙”,下接长三角,是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通江达海”的物流运输新通道。2017年被评为“山东省煤炭应急储备基地”。
“梁山港其实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运河港口,当年这里曾是一片水洼地。”济宁港航梁山港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经理董龙水感慨道,为了建设梁山港,济宁“背水一战”,开挖了17.5公里的河道,建设了9.18公里铁路,打通了“丰”字形多式联运的大通道,铸就了瓦日铁路与京杭大运河上的“黄金坐标”。
“过去我们往华东和华北地区发运,主要是依托于铁路直达、常规公路运输、海港运输这几种运输方式。”浙江恒睿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亚赛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与梁山港合作之后,利用梁山港的区位优势,不但帮助打开长江沿岸地区市场规模,还降低物流成本,增加煤炭业务的利润和营收。
据介绍,梁山港利用公铁水多式联运,综合运费为铁路的1/3、公路的 1/7,每吨运输成本能节约50-60元,降低企业综合物流运输成本30%以上。
济宁港航资源丰富,京杭运河纵贯济宁251公里,是全国28个内河主枢纽港、京杭运河6大重点建设港口之一,也是北煤南运、南货北调的大型航运物资集散地。瓦日铁路、新兖铁路在济宁与京杭运河交汇,与长江呼应,形成辐射“一带一路”、联通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的“丰”字型物流大通道。
“龙拱港位于‘丰’字型物流通道的中心点,横向可以依托新兖铁路,向西直达中原经济区,辐射西北的能源基地,对接‘一带一路’;向东可以连接青岛港和日照港;纵向依托京杭运河向南可直达长江以及长三角区域,与上海港、宁波港、太仓港完成互动。”王天驰指着一幅地图给记者介绍道。
据统计,济宁港已开通集装箱航线29条,通达上海、武汉、长沙、重庆等50多个港口,覆盖全国20个省份152个城市,货物品种达到100多种,国际物流拓展至16个国家,发挥了重要的内河航运枢纽地位。
港产融合:依港兴业 激活发展新引擎
济宁已经发展成为内河现代港航物流枢纽,形成了“港、贸、船、产、建、融”一体化生态圈,成为“黄金水道”上的新明珠。
走进位于梁山港产业园区的济宁港航金属材料公司智能车间,记者看到,从钢卷的开平、校平到移动剪切、码垛打包等工序,都是设备自动完成,工作人员只需要在电脑屏幕上设定好程序即可。
据介绍,金属材料公司是因港而生的新公司,2021年建立,紧邻梁山港,拥有5条智能化高强钢生产线,打造了“前港后厂”生产运营模式。梁山是全国知名的挂车生产基地,有“挂车之乡”之称,生产的专用汽车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需要大量的钢材,运输是相关企业经营利润的重要一环。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梁山港自通航以来,相关企业因为运输成本的“骤减”而慕名前来。
“我们给梁山周边专用车配套加工钢材,同时,给新能源船制造进行钢材的供应和配套加工。”济宁港航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力带着记者一边参观,一边解说,“我们最近一批业务是通过梁山港到运河,再到长江沿岸,到达四川宜宾。”
依托梁山港,把枢纽优势快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全力推进临港产业园建设,发展港航经济。未来,这里将发展成为国内先进的高端钢材加工生产和贸易物流基地,服务鲁西南地区的钢铁供应链。
跃进港作为济宁港航的另一个以钢材运输为主的港口,吸引了诸多钢材初加工企业落户。济宁是山东重要的重工业城市,钢结构和工程机械用钢量比较大,相关配套企业特别多。济宁一年钢材用量大约1500万吨,而80%以上的钢材来自泰安的满庄钢材大市场,运输成为经营钢材的堵点、痛点。
而今,这一痛点被解决了。
跃进港作为济宁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建有共享加工车间、临港智慧仓库、钢材市场等,被称为“智慧新港产业园”。走进共享车间,可以看到从钢卷的开平、激光切割到焊接,再到折弯,所有入驻的企业都可以利用“共享车间”进行初加工形成“预制菜”。
“智慧新钢是济宁打造的港产城融合重点项目,核心是把港口的物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智慧新钢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王万斌自豪地表示,我们发挥港口船舶资源优势,打造了港口加工运输企业闭环,通过临港产业为济宁工业企业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未来,这里将形成300公里辐射圈,成为江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百亿级临港钢材集散基地。
济宁,正在绘制运河沿线产业链“蓝图”。近日,市委书记温金荣在济宁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座谈会上勾勒出发展蓝图:要全力构建通江达海对外开放新通道,推动内河航运事业不断实现新突破。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济宁正在以“舍我其谁”勇气,打造形成梁山煤钢物流园区、龙拱现代化“新城”、济州钢材粮食产业园区等“七大百亿临港园区”,让京杭大运河的明珠重新焕发璀璨光芒,古“运”弹奏出时代新曲。
[来源:人民网 编辑:赵晓珊]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