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年东营市大闸蟹产量预计达7500吨,产值突破11亿元
9月9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黄河口大闸蟹开捕仪式暨黄河口特色农产品推介会新闻发布会,邀请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学东,垦利区委副书记董圆圆,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协会会长王新军,东营市恒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辉,介绍2025黄河口大闸蟹开捕仪式暨黄河口特色农产品推介会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黄学东介绍,近年来,东营市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依托沿黄、沿海和盐碱地资源,全力推动黄河口大闸蟹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大闸蟹精养面积达7万亩,预计2025年产量将达7500吨、产值突破11亿元。垦利区作为产业核心区,在技术创新、生态养殖和优质蟹供应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政策扶持方面,东营市注重协同作战,形成综合效应。市区两级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每年投入2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良种选育、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扶持奖励,完成大闸蟹F3代基因组育种芯片认定。创新金融支持模式,今年以来,银行机构授信4800万元,发放贷款4800万元。建立保险保障机制,提供气象指数保险和地理标志保险,今年投保面积2.97万亩,保额2970万元,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品质提升方面,东营市注重绿色生态,扩量提质增效。实施全国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完成3万亩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节水率达到50%。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实行公母分养模式,比南方提前15—20天上市,今年6月黄出塘量超50吨。通过“五统一”服务标准,实现平均规格3.5两,3两以上规格占比达90%,平均亩产260斤,精养亩均产值超1.5万元,品质与效益同步提升。
品牌建设方面,东营市锚定高端市场,突出优势特色。通过开捕仪式、央媒直播和多地推介,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黄河口大闸蟹四次蝉联“中国十大名蟹”,品牌价值31.93亿元,入选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全市有4家企业通过BAP(最佳水产养殖规范,全国仅6家)认证,3家企业通过了NSF(无抗生素产品)认证,成功打开澳门市场,今年将出口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黄河口大闸蟹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盐碱地农产品的超级单品和品牌顶流。(大众新闻记者 李小凡)
[来源:大众新闻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