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克服疫情等超预期因素的不利影响,青岛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呈平稳增长态势,“进中提质”更加巩固。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青岛跨代赶超的十大新兴产业加速起势。优势产业是青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在数字化转型中提升优势产业发展。面向未来,抓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依然是推动青岛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 项目落地 投资热土
-
-
青岛市海外商会推介会现场签约10个项目 总金额约150亿元
推介会上,青岛市财税服务商会、青岛市呼伦贝尔商会两家新增工作站和新西兰青岛同乡会、马来西亚中国齐鲁促进会两家新增联络站分获授牌。下一步,这些工作站和联络站将积极发挥各自影响力和凝聚力,整合资源、拓展渠道,在更大空间优化资源配置,吸引更多企业来青考察投资。
青岛日报 -
青岛新型显示产业园在西海岸揭牌 填补山东产业空白
11月26日,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揭牌。据介绍,产业园聚力打造国内新型显示行业新的增长极、国际显示技术创新策源地,力争利用3至5年时间,实现园区产值800亿元,带动产业链产值1000亿元。
青岛早报 -
上合示范区18个项目冲刺年内投产 总投资237亿元
目前,上合示范区核心区内的青岛丰光精密机械产业园、汉普森医疗手术机器人二期等40个项目建设正酣,大多数项目已取得关键性进展。其中,道恩高分子新材料等总投资237亿元的18个项目将于年内投产。
青岛日报 -
国际陆港生鲜电商孵化基地封顶 预计明年5月份投产
生鲜电商孵化基地项目由青岛中道食材供应链有限公司投资3.05亿元建设,是青岛市重点项目,占地23亩,主要建设约2.5万平方米冷链仓储物流中心、生鲜电商运营中心,打造集进口、仓储、加工、运输、销售、金融服务、培训孵化全流程服务的国家级生鲜电商示范基地。项目预计明年5月份竣工投产。
青岛日报 -
青岛市虚拟现实创享中心项目开工 预计在2024年启用
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项目是青岛市规划建设的十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之一,也是全市首个挂牌的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建成后,这里将加速推动虚拟现实整机、光学模组等重点项目建设。建设中的整机和光学模组项目预计将于明年3月部分交付,明年9月底前全部交付投用,预计当年可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
青岛早报 -
胶州签约多个航空航天领域项目 助力打造产业集群
时下的胶州市、上合示范区和临空经济示范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一批懂科技创新、善资本运作的高层次人才赋能产业发展。特别是临空经济示范区,正按照“上合策源、临空支持、胶州托底、全域联动”工作思路,加速壮大以航空物流、航空制造、航空维修为主的航空航天产业,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信网 -
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正在青岛北部加速隆起
据介绍,这个五个项目将整合各自领域研发和应用尖端前沿技术,完善汽车动力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汽车电子等传统零部件产品的配套功能,加快培育汽车服务新业态,促进汽车产业创新发展,为加快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重要支撑。
青岛新闻网
-
- 企业上市 成绩亮眼
-
-
青岛资本市场加速升级发展 境内外上市公司已达78家
今年以来,青岛资本市场延续了之前良好的发展势头,2022年6月末的9天时间里,6家青企IPO申请获证监会和交易所受理;7月,三柏硕、豪江智能两天内接续过会;11月,雷神科技、三祥科技两家企业同时获证监会核发批文。企业上市进程呈现加速跑姿态,构建了企业上市良好生态。
青岛早报 -
再添一家上市公司!青岛三柏硕登陆深交所主板
三柏硕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1.8亿元,注册地址为青岛市城阳区荣海二路3号,生产基地17万平方米,是行业内较早从事休闲运动和健身器材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三柏硕本次IPO募集资金6.81亿元,上市板块为深交所主板。
青岛日报 -
第5支百元青股诞生 青岛上市公司保持“质”“量”齐升
8月份以来,高测股份股价最高涨到106.33元,成为青岛市继青岛啤酒、海尔生物、海泰新光和云路股份之后第5支百元股。股价高低说明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认可程度,青岛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受到投资者广泛认可。
信网 -
歌尔微成功过会 青岛集成电路产业上市军团再添新兵
10月19日,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微”)通过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审议会议,成为青岛市今年第9家上市及过会企业,集成电路产业上市军团即将再添新兵。
信网
-
- 产业升级“加速度”
-
-
青岛印发方案 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根据方案,青岛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基本实现全覆盖,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0%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接近90%,保持产业数字化领先优势,创建国家“5G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和“智能制造先行区”。
-
浪潮青岛大数据产业园正式开园 抢滩数字经济“新蓝海”
园区坚持“同步项目建设、同步产业集聚、同步经济贡献”的创新模式,在项目建设的同时,同步开展园区招商和产业汇聚,目前已吸引31家上下游企业进驻。产业园投入使用后,将以大数据、云计算产业为主导,充分发挥浪潮集团产业引领作用,招引更多生态合作伙伴入驻园区
青岛日报 -
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千亿级”梦想加速照进现实
实际上,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的加速崛起,正是青岛虚拟现实产业站上舞台“C位”的一个缩影。青岛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在国家、省、市、区四个层面均走到了聚光灯下。
青岛日报 -
产品不断“升级换代” 青岛汽车产业加速蝶变
经过多年“补课式”发展,青岛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是支撑青岛制造业基本盘的支柱产业之一。面向未来发展,青岛正以龙头项目为带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优化空间布局。
青岛日报 -
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50强出炉 青岛位列第13位
青岛把新能源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实施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培育行动,构建绿色能源体系,在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能源开发生产利用,新能源汽车制造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这也是青岛能够上榜的主要原因。
青报观象山
-
- 金融高地加速崛起
-
-
青岛数字金融成果显著 入选山东2022年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
经过评选,青岛金企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报送的“青岛金企通大数据赋能助力企业融资提质增效”、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报送的“全国首批‘区块链 股权市场’创新应用试点”、以及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报送的“青岛市‘青易办’企业开办智能一体化服务”成功入选第一、二期优秀上榜案例。
信网 -
青岛位居全球金融中心第36位 较上期提升两位
在全球金融中心前50强城市中,中国内地共有六个城市入选,分别为位居第6位的上海、第8位的北京、第9位的深圳、第25位的广州、第34位的成都及第36位的青岛。
青岛日报 -
青岛金融机构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频创全国首个、首单
全国首个“尝鲜”数字人民币应用小额贷款场景的城市、落地全国首单“绿色建材保证保险”、开出全国首笔电子分离式农民工工资保函……今年以来,青岛金融机构创新活力持续迸发,频频创出全国首个、首单或首笔,成为青岛金融业一抹耀眼的亮色。
青岛日报 -
青岛设立“金融管家”服务站 助力普惠金融提质增效
为特定行业或市场主体设计便捷、低成本、高效率的定制化金融产品,先后推出了“专精特新贷”“普惠稳岗贷”“高新科技贷”等金融信贷创新产品,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特定行业和特定领域的适配性,实现了“财政 金融1 1>2”的放大效应。
信网 -
聚焦“双碳”目标 青岛支持碳金融创新应用先试先行
围绕“双碳”战略目标,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积极开展和推广碳普惠工作,加强金融科技助推区域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引导金融机构围绕重点领域开展先行探索、支持碳金融创新应用先试先行,提高金融科技服务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成效。
信网
-
- 总部、首店“强引力”
-
-
青岛促消费举措全方位发力 “首店经济”释放活力
8月27日开业、被称为“首店收割机”的崂山万象汇,引进的240余个品牌中,超50%以上为首次进驻青岛市或崂山区,涵盖数码科技、潮流服饰等多个领域。
青岛早报 -
西海岸出台总部企业发展“新政”:注册落户最高一次性补助4000万元
为促进新区总部经济发展,吸引高质量总部企业落户新区,新区在促进总部经济发展上再加码,多项补助封顶达1000万元,注册落户总部企业最高可获4000万元一次性支持。
青岛日报 -
“首店经济”又升级了 体验式服务成亮点
新一批首店的开业,为消费者解锁了消费新场景、增加了购物新体验,吸引了更多市民前来一探究竟。如今,首店销售的已不是纯粹的商品和服务消费,体验功能占据了更多空间。张建平分析,目前国内消费已经呈现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线上消费正在发挥引领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线下首店的体验需求更加凸显。
人民日报海外版
-
- 国家试点担重任
-
-
11月20日起 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在青岛等5市正式启动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储户在单家试点银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存款本金上限为50万元。据了解,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也将陆续推出。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养老金融产品供给,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新的养老投资选择。
新华社 -
全国遴选50个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 青岛6项获推荐
近日,我市完成2022年度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经审查论证,卡奥斯工业智能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标准群应用试点”、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面向商用空调外机柔性生产的智能制造标准试点”等6个项目获得推荐。
青岛日报 -
养老理财产品加速扩容 青岛等10地列为试点
在业内专家看来,试点发行养老理财产品,不仅能够健全我国养老第三支柱,还能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从“四地四机构”扩大到“十地十机构”,有助于从整体上逐步缓解日益增长的养老压力
经济日报 -
青岛经验各地推广 入选前两批两业融合试点数量全国第一
近年来,青岛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实体经济为主线,加快业态模式创新,着力放大“青岛制造 青岛服务”耦合效应,累计已有2个试点区域、5个试点企业纳入国家前两批两业融合试点单位,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一。
信网 -
青岛8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验收 占全省30%以上
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承担的智能制造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围绕用户参与交互的大规模定制模式构建标准体系,搭建标准平台,过程中形成了3项国际标准、12项国家标准以及20项团体标准;
青岛日报
-
- 经济发展惠民生
-
-
青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148个项目开建 总投资34亿元
今年5月以来,青岛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工作,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意见》,成立了青岛市乡村振兴专家顾问团,相关部门出台了土地、财政等多方面的支持政策,并通过赛马机制确定了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流清湾等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36个区市级示范片区。
青岛日报 -
青岛出台三项新政 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近日,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青岛市财政局出台《关于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有关工作的通知》(青人社字〔2022〕94号),明确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一次性职业介绍补贴、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扩岗补助等3项政策。
青岛日报 -
青岛一批城市更新建设重点项目形成智能建造应用场景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到2022年底,智能建造技术取得较大发展,建成智能建造监管服务平台、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行业大数据中心,初步形成智能建造的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试点智能建造项目20个以上,建设智能化工厂2个以上,推动10个以上建筑业企业初步实现数字化转型。
青岛早报 -
一批品牌商业、时尚消费项目接连入驻青岛老城区
在历史城区业态转型升级方面,新落地业态主要聚焦于品牌商业、文化艺术、网红经济、时尚消费等。其中,上市企业罗曼股份已在历史城区落地成立了企业的区域性总部,植入新业态的安娜别墅项目计划于11月份试营业,中山路城市花房项目、书店项目已完成项目策划,巧克力博物馆确定入驻中山路,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得更加“甜蜜芬芳”。
青岛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