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
两会议程
-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闭幕
3月11日下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在主席台就座。
央视网 2025-03-11 -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闭幕 习近平等出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1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号召,人民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发扬优良传统,担当政治责任,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华社 2025-03-10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习近平等出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历程、显著优势、宝贵经验和实践要求,为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华社 2025-03-08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等在主席台就座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赵乐际主持大会。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雪克来提·扎克尔、刘奇在主席台执行主席席就座。
央视网 2025-03-05 -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
王沪宁表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更加坚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央视网 2025-03-04
-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加快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新春伊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发展富民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广袤乡村呈现勃勃生机。
央视网 2025-02-23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让专精特新企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他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着力在推动企业创新上下功夫,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央视网 2025-02-20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科技加力赋能 绘就农业现代化新图景
去年,我国启动实施了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年粮食亩产比上年提高5.1公斤。今年,大面积单产提升仍然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关键举措。眼下,各粮食产区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
央视网 2025-02-16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传统文化赋能城市更新 展现新时代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这个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中国年,各地经过修缮改造的历史文化空间、丰富多元的文化消费体验,让历史文化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的新图景,在新时代的神州大地徐徐绘就。
央视网 2025-02-13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冷资源”释放“热动力”
冰雪运动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冰雪运动,是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指出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广大冰雪运动员创造了难得的人生机遇。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下,我国不断夯实冰雪运动人才储备,强化科学备赛训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2-04
-
-
山东高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
-
山东新“粮”方 为何聚焦这“六大引领区”
据悉,“汶阳田”最早记载于《左传》,距今已经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汶”指的是大汶河,是黄河下游最长的一个支流,它是肥城乃至泰安的母亲河。“阳”是指水的北面,几千年来大汶河冲积形成了北岸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粮食丰产,也被称为“汶阳田”。
海报新闻 2025-02-20 -
区块链 蔬菜 山东为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
近年来,山东坚持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聚焦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先行先试,打造示范标杆。从智慧农业到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从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到全民共享的数字生活,信息化正为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一幅“数融百业、智惠万家”的画卷正在齐鲁大地徐徐展开。
大众日报 2025-02-17 -
山东全国美丽海湾增至6个 数量保持全国第一
美丽海湾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在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2021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累计遴选3批共31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我省青岛灵山湾、威海桑沟湾、烟台八角湾、烟台长岛庙岛诸湾4处入选前两批。据了解,优秀案例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实行“一湾一策”,协同推进近岸海域污染治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岸滩环境整治,以海湾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环湾地区高品质生活,取得
大众日报 2025-02-17 -
山东累计“卖碳”1.33亿吨 交易量交易额均居全国首位
山东积极推动国家试点,目前,4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在国家进展评估中全部取得优良成绩;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成功举办2024中欧(青岛)绿色与可持续发展论坛,2024年全区气候投融资贷款83亿元;威海市、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入选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
大众日报 2025-02-12 -
山东民企有多牛?一组数据带你见证“硬核”实力
近年来,山东民营经济高歌猛进,民营企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力量、创新主力军,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改善民生中的历史性贡献,创造了一组组亮眼的数据。
闪电新闻 2025-02-27 -
山东正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建设数字强省
近年来,山东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服务数字化”为主线,以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为着力点,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加快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努力走出了一条覆盖面广、融合度深、效益效率高、具有山东特色的数字赋能之路。
海报新闻 2025-02-16
-
-
青岛打好民生攻坚战
-
-
青岛2024年民生领域集中攻坚行动收官
住宅小区管理改造方面,累计整治完成436个居民楼院内违建2571处、4.4万平方米。通过拆违助力新建停车场24处、增加停车泊位5000余个,新增口袋公园、休闲绿地73处。对2023年实施改造的473个老旧小区开展“回头看”,排查整改问题142个。
青岛日报 2025-01-16 -
2024年青岛扶持创业4.52万人 带动就业6.55万人
创业不易,幸好一路有人陪伴、有政策托举。“一对一”创业导师、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在“手把手”的扶持助力下,高成磊的公司很快步入正轨,不仅顺利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常态化业务合作,还与迪卡侬等户外品牌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
青岛日报 2025-01-24 -
青岛政策发力满足“住好房”需求 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每年春节假期,楼市往往会迎来一段短暂的休整期,今年也不例外。从签约量来看,2025年青岛的新春楼市依旧处于全年的低点位置。成交具有滞后性,虽然数据上暂时感觉不到今年楼市“春节档”的热度,但从市场表现来看,市场活跃度已显著提升。根据贝壳找房青岛站的线上咨询数据,今年春节期间线上咨询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35%。
青岛日报 2025-02-24 -
青岛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国家试点 惠民“零距离”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紧密”,更强调优质医疗资源与群众之间的紧密连接。牵头医院专家制度性下沉、知名专家号源社区直挂、慢病三级共管等创新模式,让居民在家门口的医疗机构里就能够预约名医专家号,接受大医院的高质量检验检查服务。
青岛日报 2025-01-13 -
2024年青岛市农民年收入首破3万元大关位居全省首位
去年,我市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年粮食产量321.42万吨,同比增长0.9%,连续7年稳定在300万吨以上,粮食播种总面积为724.97万亩,同比增长0.2%,粮食平均亩产443.36公斤,同比增长0.6%。较上一年实现了总产、总面积、单产“三增”,单产和总产同比增幅均超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单产为近十几年来最高。
青岛早报 2025-02-24
-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
代表通道 | 周云杰:全球每10件家电专利7件来自中国
周云杰说,科技创新是品牌立足世界的关键变量。企业要走向世界,必须锚定科技创新这个基点,不断“寻尖”“攻尖”,才能“拔尖”“顶尖”。2014年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年会上,当海尔首次提出冰箱保鲜国际标准时,遭到了很多国家代表的反对,理由是中国企业不可能从0到1制定国际标准。中国人就不能制定国际标准吗?我们不相信。
大众新闻 2025-03-05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周培:推动农民工向高素质产业工人转型
“农民工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作,却很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对新技术、新业态接触较少,越来越难适应现代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全国人大代表、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劳务公司副经理周培长期关注农民工权益保障,推动农民工向高素质产业工人转型。
新华网 2025-02-20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政协委员兰定国:带着对“三农”的思考和感情履职
“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随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对农村公路更高层次的需求出现了。”兰定国举例说,首先是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农村私家车数量大幅增加,逢年过节堵车从村头堵到村尾的现象十分普遍;其次是各地乡村旅游带动的自驾游日益火爆,也让农村公路的提质升级显得迫切。
新华网 2025-02-20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政协委员杜丽群:推动“网约护士”惠及更多群众
全国政协委员杜丽群是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一名资深护士长,“网约护士”业务的发展是她重点调研的领域之一。目前,南宁市已有80家医疗机构共6000多名护士投入这一领域中,累计完成居家护理服务订单超过2万单。
新华网 2025-02-20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张义民:用“泥土味”建议助力民生幸福
高质量建议得到高效回复,张义民有自己的履职心得。“没什么‘高大上’的,其实跟当村支书一样,就是多走多看,去听村民在想什么。”张义民感到,对事关民生的建议,国家各部门都很重视,这更要求人大代表要做好调研,把老百姓的所思所盼精准反映上去。
新华网 2025-02-20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方北松:文物保护工作是文脉传承的“基石”
作为文物修复领域的专家,全国人大代表、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今年将第三次参加全国两会。去年,他提出了文物大省应提高文物保护工作预算的建议。今年他将就文物修复技术领域提出相关建议。
新华网 2025-02-20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在张玉珍看来,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她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领域相关问题,先后提出议案建议近70件,为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新华网 2025-02-20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政协委员韦军:让体育发展成果更好惠及百姓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审计与质量管理处处长韦军来到南宁市西乡塘区衡阳街道南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访,细心询问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群众的健身需求,详细了解社区对病患运动指导的流程。他不仅问得仔细,还耐心解答基层医疗人员在运动指导过程中的疑惑。
新华社 2025-02-21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全国人大代表田淑娴:科技兴农 筑梦乡村
兴农一线,科技是关键。田淑娴立足专业优势,不断在农田信息化改造方面探索尝试。建立生态农业实验室、微生物培养室、水质检测室、“稻虾鸭”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田淑娴和她的团队不断通过科学精细的管理,让村里种养工作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使土地获得更多的收益。
新华社 2025-02-21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周迪:用“专业”“专注”助力知识产权保护
“我拥有500多项专利,其中作为第一发明人的有300多项,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对知识产权领域有较为深入专业的积累。”周迪说。全面了解纠纷的前因后果后,他帮助该企业重新梳理了材料,并客观地向司法部门作了陈述。
新华社 2025-02-24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全国人大代表谢延翠: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高水平科技创新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如何布局,是谢延翠一直思考的问题。“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发展迅速,传统材料的性能满足不了新装备的需求。作为材料供应商,我们必须立马跟上。”谢延翠说,结合自身经历,她深切感受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必须将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新华社 2025-02-24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政协委员张玉清:抓牢“产科教融合”职教金钥匙
“中国由制造大国要走向制造强国,必须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作支撑,职业教育刚好提供了这样一条道路,让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来出彩,来实现自己成为大国工匠和为祖国作贡献的梦想。”张玉清说。
新华社 2025-02-24 -
履职为民这一年丨全国人大代表李光霞:让希望的田野充满活力
为了让村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李光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牵头成立三台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动员村上有养殖意愿的农户修建养殖棚,目前累计建成养殖暖棚450座,全村牛羊存栏量达3万头(只)以上,推动全村养殖业向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新华社 2025-02-24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张慧:以法律专长助力基层治理与民企发展
走访企业和消费者了解需求,查阅案卷材料寻求答案……最近一段时间,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建广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慧忙着调研,撰写关于尽快修改产品质量法、网络安全法的两份议案,以及关于对网络直播带货进行立法、健全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体系的两份建议。
新华社 2025-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