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世锦赛中国跳水9金收官 奥运项目接连丢冠敲警钟

原标题:世锦赛中国跳水9金收官 奥运项目接连丢冠敲警钟

2025年新加坡游泳世锦赛3日落幕,中国跳水队以9金3银4铜结束本届世锦赛之旅。“梦之队”虽稳居单项奖牌榜首位,但四个项目丢金尤其是奥运项目男子3米板和10米台接连失利,暴露出新周期备战中的隐忧。

男子板台均现短板

中国跳水队巴黎奥运会历史性包揽八金,新周期首次世锦赛却在男子单人板台双线丢金,10米台甚至无缘奖牌,爆出冷门。

在男子3米板上,三届世锦赛冠军王宗源与里约奥运会冠军曹缘联袂出战,但墨西哥新秀奥斯马尔凭借更高的难度配置和稳定完成逆袭夺冠,四跳超89分,第五跳高达102.60分,是全场唯一破百分数。经验丰富的中国选手虽发挥稳定但难度偏保守,得分缺乏爆发力。这表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单靠“稳”已不足以锁定胜局。

这一趋势早有端倪,2023年福冈世锦赛中国队就曾在男子10米台丢金,当时的冠军正是此次夺冠的澳大利亚人鲁索,此役其决赛3.7难度动作拿到99.90分,23岁的朱子锋与14岁的赵仁杰难度不占优且失误频出,无缘奖牌也在意料之中。

近年来,墨西哥、澳大利亚、英国等队通过高难度动作不断对中国队发起冲击,逐渐在技术结构和心理调动方面取得突破。常年执教墨西哥跳水队的中国教练马进指出,奥斯马尔此次夺冠固然有动作难度的加持,但也得益于其不断积累的大赛经验与心理素质。从去年1米板夺金到今年奥运项目首次登顶,这位出生于2004年的小将快速成长,而中国队在非奥项目上的投入力度相对有限,也对梯队建设造成一定影响。

“双保险”非“万能险”

男子3米板和10米台失利之外,中国队其他项目的“双保险”也出现松动,本届世锦赛6个单人项目仅女子3米板包揽冠亚军,这与去年世锦赛包揽4个奥运单人项目冠亚军落差明显。

“双保险”曾是中国跳水稳固的争金手段,但在新老交替节点,其效果削弱。巴黎奥运会后中国队进入调整期,年轻选手被推至前台,经验不足问题逐渐显现。多名初登世锦赛的选手尚处于“为成长付学费”的阶段,稳定性与心理应变能力仍需提升。

20岁的陈佳本赛季世界杯状态火热,但在本届女子1米板决赛严重失误,仅列第九;15岁的谢佩铃首战世锦赛,女子10米台连续出错最终摘铜;男子1米板的严思宇虽也收获铜牌,但发挥起伏不小;朱子锋与赵仁杰更是暴露大赛经验短板。这些“准主力”初登赛场,说明中国跳水后备力量不乏潜质,但距离成熟仍需时间与磨砺。

不过,队伍中仍有坚实支点。陈芋汐、陈艺文延续巴黎奥运周期的高光状态,本届世锦赛均收获三金,成为队伍最稳固的金牌保障。尤其是陈芋汐在10米台中以超60分的绝对优势夺冠,她坦言,单人和双人项目一直在换搭档,“我更需要扛起更大责任”。这份担当,正是“梦之队”当前需要的品质。

中国跳水队曾在2022年世锦赛实现13金包揽,去年则在参加的10个项目中收获9金4银。此役13个项目获9金3银4铜,依然占据奖牌榜首位,但不可忽视的隐忧也随之显现。强化难度动作储备,提升年轻选手的心理抗压能力和大赛适应能力,加快从“潜力股”向“主力军”转换,是中国跳水在新周期伊始需要面对的课题。

中新社记者 邢翀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陈烛光]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8/04 08:57
·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 责编 ·
陈烛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