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金沙滩啤酒城商品展“洋面孔”扎堆 带来别样年味

2019-01-21 19:56:21
来源:信网
作者:张孝鹏
责任编辑:可可

信网1月21日讯 1月21日,金沙滩啤酒城2019春节国际商品展销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来自克什米尔的小伙子潇湘一大早就来到自己的展位前,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热情地向顾客介绍自家商品,比很多中国商户都积极。信网(0532-80889431)发现,此次商品展销会上“洋面孔”还真不少,肤色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的他们坚守在多个展馆,用各自的独特方式热情地展示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工艺和民俗,为中国传统春节带来了别样年味儿。

外国小伙搭上中国年货节

深邃的眼窝,一脸络腮胡子,这张特色鲜明的“洋面孔”在金沙滩啤酒城2019春节国际商品展销会,这个中国传统的年货大集上分外显眼。“这些披肩、围巾、衣服等等都是纯手工制作的。”操着一口流利的标准普通话,克什米尔的小伙子潇湘正在向顾客介绍自己的产品。

据了解,潇湘来中国已有三年,并在长沙开了一间工作室,主要就是做克什米尔羚羊绒手工披肩、围巾等手工艺品的销售,期间也经常在全国各地进行展销。“青岛这边也来过很多次了。”他告诉信网,每到春节前夕也是他们最忙的时候,他们也非常喜欢参加年货节这种大型活动,不仅销售量高,还能体会中国人热闹的过年氛围。

潇湘告诉信网,他此次展销会带来的商品除了披肩、围巾,还有衣服和地毯,其中卖得最好的要数披肩和围巾,“这些产品都是在克什米尔的工厂里手工制作,空运过来的。”他告诉信网,披肩、围巾、地毯、衣服上面的纹饰都是手工绣制,非常耗时间。虽然很费人工,但价格方面还是比较实惠的,“200元左右一条,我们现在还推出了很多活动,有180元两条的。”

在潇湘展位的一角,展示有一件绣饰非常漂亮的衣服,样式有点像中国的旗袍,摸起来非常柔软,问到价格,“9000元。”潇湘的报价吓了信网一跳,不过,在了解它的制作后,你就会觉得物有所值了,“这件衣服采用的是百分百纯羊毛制作,而且绣工很复杂,光绣就需要花费两个月。”潇湘表示,这件衣服属于此次商品中比较贵的,他主要是做工艺的展示,不过前两天他还真卖出去一件,“那位顾客非常喜欢,穿着也很漂亮。”说着,他还向信网展示了当天顾客穿着这件衣服拍的照片。

专程带老伴选印度首饰盒

来中国数年,潇湘发现中国民众对“国际年货”越来越感兴趣,传统年味儿里的“洋味道”也越来越浓。“希望把我们国家更多的好东西带过来,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吧!”对此,来自印度的艾哈迈德(Shahnawaz Ahmad)也深有感触,他指着周围琳琅满目的年货表示,热情购物的民众和中国传统喜庆的氛围,让他也不由得激动起来。艾哈迈德这次带来的商品非常具有民族特色,木制的首饰盒、屏风、桌椅板凳等等,上面的纹饰有泰姬陵等极具印度特色的建筑物,“这些商品的材质都是印度花梨木,纹饰等都是手工雕刻的。”

“这个首饰盒我昨天(20日)就看上了,你看看怎么样?”正说着,市民王泽祥带着老伴儿来到了艾哈迈德的展位前,拿起一个首饰盒放在手里把玩着。王泽祥告诉信网,他老早就看上了这个首饰盒想送给自家老伴儿,但自己挑花了眼,不知道该选哪种纹饰的好,便带老伴亲自来选了,“很有特色,摸着也很有质感,过年了,咱也洋气一把。”王泽祥笑着说道。

信网在展厅转了一圈发现,带着本国工艺品蹭中国年货节热度的“洋面孔”还真不少,“我们带了很多阿拉伯刺绣围巾和铜质手工工艺品、宝石制品摆件。”迪拜翰可儿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拉沙德·阿里告诉信网,他曾多次到青岛参加各类展会,效果都不错。采访中阿里告诉信网,他非常喜欢这种不同国家间的经贸交流,“我们国家也有类似中国春节的节日,很多中国商家也会到我们那里展销,这对我们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以后有类似的机会,他还会来青岛参展。

家门口就能备齐“洋年货”

市民王泽祥告诉信网,以前过年买年货都很传统,鸡鸭鱼肉啥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也都想买一些洋气的国外产品,“而且这些东西都摆到咱家门口了,价格还不贵,多方便啊。”他这几天可买了不少“洋年货”了,比如来自澳洲的肉制品、挪威的三文鱼、阿拉斯加帝王蟹、俄罗斯糖果、泰国金枕头榴莲、东南亚零食等进口年货食品,他基本都备齐了。

采访中信网发现,当下人们的的消费水平提高了,备年货时早已不再限于传统的糖果、春联等物品,他们的需求已经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国际化的趋势,过年的年货清单上也不仅仅是有“年味儿”,也有了“洋味儿”。像王泽祥这样爱购“洋年货”的人真不少,很多都是中老年人。

“不能光年轻人洋气,我们也得赶赶潮流才行!”从六汪镇专程赶来买年货的57岁的刘桂芝表示,此次她除了买福字、对联等传统年货,还买了泰国榴莲、蒙古牛肉干等“洋年货”,“孩子们也都会回来,这些也是为了给他们吃。”刘桂芝笑着说道。她还告诉信网,得知商品展销会将延期到1月24日,她打算最后两天再来一次,“到时候肯定更便宜,再来‘捡捡漏’!”

信网记者 张孝鹏

[来源:信网 编辑:可可]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9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采编许可证:3712018002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