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信号新闻11月12日讯 借款合同约定年利率6.7%,还清后一算,以约定还款方式计算的实际年化利率近37%。近日,湖北武汉的吴女士向信号新闻(0532-80889431)反映,自己通过洋钱罐借款App(以下简称“洋钱罐”)借的消费贷,利息看起来不高,却因多项附加费用变成了“高利贷”。
享受最低利率 却被收超高费用
“正规平台、息费无忧”“快速到账,最低年化利率6.7%”,吴女士被这样的广告内容吸引。2023年12月10日,她通过洋钱罐借款12000元,享受到了宣称的6.7%“最低年化利率”,这一利率也写进了合同里。按照她的理解,借一万多,到期利息几百元,很合算。但还清贷款后,吴女士发现总还款额达到14525.85元,“几百元利息”膨胀成了2500多元。
“我一直按时还款,并无逾期,利息怎么会涨那么多?”吴女士告诉信号新闻,她产生疑问后,翻看当初在洋钱罐上签订的借款合同,合同里虽然确认了6.7%的利率无误,但后面附带的一份委托担保合同里,还有一笔1176.45元的担保费用。吴女士说,自己当初签署借款合同时,并不记得还有担保合同。
但是,算上这笔“担保费”,吴女士发现实际利息支出仍然对不上,她就联系洋钱罐客服。吴女士被告知,除了利息与担保费外,自己还支付了877.68元的债务管理费。吴女士利用反推贷款利率计算器,用等额本息法计算发现,这笔贷款的实际年化利率达到36.8%。“如果当初被明确告知实际利率和所有费用,我绝不可能在洋钱罐借钱。”吴女士说。
利率标得明白 费用却若隐若现
信号新闻查看了吴女士提供的几份相关文件。其中,贷款合同约定的年利率确为6.7%,且合同中并未提及有其他额外收费。担保合同前置有担保方黑龙江三农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向放款银行出具的“担保承诺函”,开篇则有“请您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是粗体字标注部分的条款内容”,在融资担保费用一栏中,1176.45元这样的关键内容,用“【】”圈定,与周边字体相比未明显加粗,债务管理费则没有体现在合同中。
信号新闻检索“洋钱罐”词条后发现,吴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该平台运营方北京瓴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的被投诉信息超过3.4万条,消费者反映其通过担保费、会员费、债务管理费等名义,变相抬高借贷成本,部分借款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0%。
一次贷款三家收钱 收费容易退费难
信号新闻就吴女士的遭遇与收取其息费的三家机构取得联系。为贷款提供担保服务的黑龙江三农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称,确与洋钱罐平台存在合作,公司具备合法担保资质,会根据用户的借款需求与资质提供担保服务,但费用明细公示责任归属洋钱罐平台,详情需向对方了解。
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表示,作为放款方,他们只收取本金和利息,不了解其他费用的流向。
洋钱罐客服告诉信号新闻,担保费是为借款提供连带担保责任,逾期后由担保公司向资方代偿,债务管理费是服务方提供的线上债务管理、还款提醒、贷后咨询等服务费用。对于吴女士提出的退还担保费和债务管理费的诉求,洋钱罐客服表示,吴女士目前在平台上如有其他未还清借款,可减免一部分费用,但已交部分的退款诉求则无法满足。
超限计费加虚假宣传 律师建议用户维权
北京市隆安(青岛)律师事务所的史士辉律师表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进行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和贷款机构,年化24%上限之内的利率主张才会获得支持,且24%是包含各种费用的综合实际利率。按照吴女士的说法,洋钱罐明显利率超标。并且,贷款平台以年利率6.7%为内容吸引消费者借贷,在实际执行时,综合利率却接近37%,已涉嫌虚假宣传。他建议吴女士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等部门投诉,也可以通过诉讼主张合法权益。(郭慧敏)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