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报告深读④: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2017-06-16 15:55:16
来源: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光影

原标题:报告深读④: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民生改善是最真切、最生动、最温暖的诠释。未来五年,我省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取得哪些新突破,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对此作出明确部署: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统筹解决城乡贫困问题取得积极进展。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让人民群众更满意。生态承载力显著增强,大气、水和土壤质量明显改善,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宜居。

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

“加大重点地区扶贫力度,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黄河滩区60万群众脱贫与迁建工作”;“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推动由主要解决绝对贫困向重点缓解相对贫困转变,由主要解决农村贫困向统筹解决城乡贫困转变”;“小康路上决不能让一个人掉队”。报告至此,会场响起热烈掌声。

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使命艰巨。目前,我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推进,累计减贫671.1万人。

“菏泽现在还有46万人生活在省定贫困线以下,占全省51%。实现14.7万黄河滩区群众迁建,是菏泽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菏泽市委书记孙爱军代表说,看到“黄河滩区脱贫与迁建”写入党代会报告,信心倍增。“今年5月15日,我们正式启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做好这项工作,同时,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持续推进扶贫车间建设,不断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切实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决不让一个人在小康路上掉队。

残疾人是小康路上需要特别关注的困难群体,省残联理事长仉兴玉代表注意到,报告提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办好特殊教育”。“习总书记说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报告对此又作出强调,这让我们倍感温暖、深受鼓舞。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报告精神,加快推进残疾人脱贫奔康进程,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努力使我省残疾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报告还提出,强化保障性住房建设,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努力解决城镇基本住房问题。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统筹城乡低保,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使困难群众心里有温暖、生活有奔头。

致力教育就业,

托起明天希望

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提升;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强化“双一流”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报告明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更多孩子成就梦想、更多家庭实现希望。

“义务教育均衡提升承载着群众对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双重期盼,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枣庄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于伟利代表说,自2015年起,学校与多所乡镇学校建立“手拉手”联盟教育关系,定期组织教师送课交流,探索出了支援乡村教育的路子,实现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下一步,我们将以报告精神为指引,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工作,通过授课、讲座、座谈、报告会等形式,在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教师成长、教学管理等方面与联盟学校加强交流,把联盟教育推向深入。”

就业是民生之本。据了解,五年来,我省先后制定出台财政投入、税费减免、创业贷款、就业援助、培训补贴、社保补贴等一揽子促进就业政策,并在全国率先建立失业动态监测、预测预警和预防调控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城镇新增就业596.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

未来五年,在促进就业创业方面,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和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促进就业与发展良性互动,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韩金峰代表表示,全省人社部门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人才载体建设,培养、吸引、留住、用好人才。

破解看病之痛、养老之困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一大困扰。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健康山东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破解群众看病之“痛”。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医联体建设对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意义重大。”德州市人民医院骨外科副主任岳红卫代表说,“目前一些医院、科室已经作出探索,接下来将逐渐全面推开。”在他看来,推进医联体建设,要提高医生和病人的认识,使医患双方都逐渐接受这种模式;加强多个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有效协调机制;明确考核机制,在收入分配和时间分配上做好平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水平,医生“流动”下去,相应配套设施也要跟上。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057万,占总人口的20.68%,人口老龄化形势较为严峻。对此,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医养结合,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切实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对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人来说,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安’的关键。”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呼吸科主任刘学东代表说,“报告专门提到要推进医养结合,这既切合当前实际,也是对应对未来养老趋势的谋划。”在她看来,做好医养结合,需要加大投入,保证医养场所与老年人口相匹配;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满足老年人的居家医养需求;还要加强对陪护人员的专门培训,解决护理不规范问题。

报告还提出,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完善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统筹层次,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

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努力开创山东生态文明新时代”;“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有效遏制重污染天气频发态势,努力使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化‘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健全完善河长制。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蓝天绿水是百姓共同期盼。报告用了2页篇幅,对加快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作出部署,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加快构建“三大红线”,即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这引起代表广泛关注。

“报告特别强调,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让齐鲁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这充分表明省委带领全省人民加快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的决心和信心。”省环保厅厅长王安德代表说,全省环保系统将坚决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确保环境一年比一年好,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的目标。”

在完善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报告提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推动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损害赔偿等关键制度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加大环保督查力度,严厉惩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我们将借助环保督查、巡查,聚焦大气污染的‘点、片、线’治理,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调联动,严格奖惩措施,推动大气质量持续改善,坚决完成报告提出的环保工作目标任务。”菏泽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张善甲代表表示。

“平安山东”“食安山东”“法治山东”……党代会报告绘就出建设和谐美丽幸福家园的蓝图。相信,未来五年,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一定会如期实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必将显著增强。

□ 本报记者 赵君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