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0 08/25 11:01
· 来源 ·
半岛都市报
· 责编 ·
光影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平度前洼村:一条小小西红柿撬动的产业振兴之路

原标题:平度前洼村:一条小小西红柿撬动的产业振兴之路

“如果当初我们没有硬着头皮搞大棚种樱桃西红柿,如果后来没有政府的扶贫项目和资金帮扶,我们这的人可能还在过着守着土地受穷的日子。”平度市崔家集镇前洼村村民王峰德感慨道。

从2008年前洼村“18勇士”学寿光建大棚,到2013年更换种植品种“釜山88号”樱桃西红柿,再到2016年政府资金帮扶建起了36个扶贫大棚,前洼村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之路:单个大棚纯收入十几万元,村里户均车辆超1辆,年轻人开始从城市反流回乡创业,过去多年招不满的幼儿园也出现了教室不够的情况……

果蔬产业全产业链蓬勃发展,作为青岛经济薄弱镇的崔家集不但成功“摘帽”,还吸引了不少企业的投资目光,一条小小西红柿撬动的产业振兴之路就此绘就。

建大棚,站出“18勇士”

前洼村位于平度市崔家集镇驻地东北6公里处,因地势低洼而得名。早前,前洼村跟北方很多农村一样,以种植小麦、棉花为主,但是这里的土质偏碱性,庄稼收成仅有其他村子的八成,村民一年到头忙活下来经常是两手空空。

如何改变村子贫穷落后的面貌,让父老乡亲们腰包鼓起来,一直是村党支部书记鞠炳锦最大的心事,“当时从新闻上看到寿光搞蔬菜大棚搞得很好,我就动了这个念头,我们村过去就有种菜的历史,为什么不学着搞大棚?”

鞠炳锦是个行动派,他把这个想法跟村里村民挨个“灌输”,逐家逐户做工作。

一户、两户、三户……最后全村共18户村民愿意跟着鞠炳锦一块搞大棚。这18户家里基本都是正值当打之年的中青年人,他们不甘于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过日子,村支书的建议让他们动了心。

2008年冬天,趁着农闲时间,前洼村18户庄稼汉挤在从镇政府借来的一辆中巴车上,奔赴寿光取经。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这些人有点当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村民按手印搞‘包产到户’的意味。”鞠炳锦笑着说道。经过实地观摩学习,加上去市场上深入了解了行情,大家将大棚种植的产品瞄准了当时非常受欢迎的千禧樱桃西红柿。

搞大棚的“经”算是取到了,但是建大棚的用地又把他们难住了。前洼村早年实行均田制,村里能用来耕种的土地早就分配到户了。而建大棚,就必须要有东西向的狭长型空地,对现有土地进行调整成了解决大棚用地的唯一办法。

鞠炳锦和村里的文书以及计生委主任又开始挨家挨户做工作。为了让村民同意调地,村里甚至开出了1亩原耕地可以置换1.3亩新地的优厚条件。鞠炳锦更是提出把自家的口粮地拿出来跟村民换。

最终,善良的村民同意了村里的调地请求,140亩大棚用地空了出来。从2008年冬到2009年春天,前洼村的土地上先后建起了22个大棚,从寿光引来的千禧樱桃西红柿苗在大棚里扎了根。

“其实当时外地种这个小西红柿品种的已经很多了,所以整体都卖不上价去,我记得最高卖到5块钱一斤,最便宜的时候只有七八毛钱一斤。”鞠炳锦说。所幸当时政府对建大棚有补贴,每亩能补9000元,大大缓解了种植户的经济压力。

2012年,一场大雨把前洼村全淹了,由于地势低洼、排水条件不佳,所有的大棚里都是水漫金山,樱桃西红柿产量和质量遭受了重大影响。前期这18户“勇士”中有人开始质疑当初搞大棚的决定是否明智,其中有4户打了退堂鼓,卖掉了辛苦经营的大棚。

这样的消极情绪开始在村里蔓延,当地甚至传起了“要想穷,种大棚”这样的“民谚”。

原本想要借大棚带领全村脱贫致富,没想到才搞了4年就遭到重创。不过不服输的鞠炳锦和其余十几户棚农没有气馁,他们一边继续种植“千禧”,一边寻找更适宜当地条件、更有经济附加值的新品种。

他们到处调研,最终发现樱桃西红柿“釜山88号”品种非常适合前洼村的碱性土壤,种出来的果实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口感佳,吃到嘴里回味无穷。

这次更换品种,也彻底改变了大棚种植户的经营状况。“新品种当时每斤能卖到7元钱,最便宜也不会低于1元钱,一个棚一年下来纯收入能有7万多元。”更让他们高兴的是,“釜山88号”好像就是为前洼村而生一样,这里长出的樱桃西红柿比其他地方的都好吃。

“苗可以引,大棚可以建,但是这水土可学不去,没想到我们这里碱性地种粮食不行,种小西红柿正合适。”鞠炳锦说道。

忘不了,一天卖了1万多块

这些率先建大棚的村民腰包慢慢鼓起来了,一些当初不敢、不愿甚至反对搞大棚的村民也坐不住了,纷纷行动起来,学着建大棚,连外村的听说了这里的致富经,也尝试种起了樱桃西红柿。

很快,鞠炳锦发现,种植户这种各自为战的方式存在很多弊端。比如相互之间存在价格竞争,西红柿还没出村,价格就被自己人压下来了;产品品质也成为一大问题,有些外地的低价小西红柿进了前洼市场,与这里的“釜山88号”混在一起卖高价。鞠炳锦意识到,这样松散的经营方式不是长久之计。

在经过充分调研后,村支部认为,如果能将所有的种植户联合起来,组成团体,打造自己的品牌优势,那么无论是市场竞争力、市场话语权,还是产品质量方面,都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更重要的是能真正保障种植户的利益。

在经过村里干部们集中讨论与研究后,鞠炳锦决定牵头创建前洼村果蔬专业合作社,实现抱团发展,积极发展樱桃西红柿产业。

2014年6月,青岛前洼果蔬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主要从事蔬菜种植销售、大棚管理维护、农业技术推广等,所产果蔬销往青岛、烟台、寿光等地。

小西红柿做起了产业扶贫、乡村振兴大文章。2016年,崔家集镇集中了6个经济薄弱村的54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在前洼村建起了占地260多亩的36个大棚,由前洼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管理。2016年10月初大棚竣工投用,同步建设庄户学院、高标准育苗温室、新品种推广示范棚、产品交易市场等配套设施。

为了保证收益,合作社以每棚每年2万元的价格招租,前洼村村民王峰德曾是当初的“18勇士”之一,如今他再次带头响应,在他和几个村民的带动下,36个棚很快租出去32个,剩下的由合作社种植管理,招收周边贫困户进园区打工。2017年,首批樱桃西红柿上市,实现销售收入700多万元。

“我最多的时候一天摘到27筐,1348斤,一天卖了1万多块钱。”王峰德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合作社的辉煌战绩。

在合作社带动下,如今崔家集全镇121个村庄中,种植西红柿的村庄过半,年销售收入超9亿元,带动村民增收7亿元,实现人均增收8000余元。此外,西红柿产业的发展还吸纳若干周边群众入园打工,解决就业2000余人次。

在王峰德大棚里打工的贫困户王京芳,丈夫患抑郁症,家庭生活困难。自从来到大棚摘果,王京芳每天能挣100多块钱,干了一年就实现了脱贫。如今,王京芳和丈夫也承租了一个大棚,两口子一起忙活,一年下来预计能收入15万元。在家门口就能有这样丰厚的收入,王京芳丈夫的病也好多了。

村民收入的提高从一个小细节上就能体现得淋漓尽致。2019年,因为集中推进办理车辆ETC,村里作了统计,结果全村378户,已经办理了ETC的车超过了400辆,户均超过一辆车,有的一家有三辆车。

西红柿产业规模化经营还给农户带来一部分土地流转收入。得益于崔家集镇西红柿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多的农户从事西红柿种植,有效推动了全镇土地流转和镇村资产盘活,这也给村集体增收开拓了新的路径。与此同时,在精准扶贫政策助力下,全镇10多个村庄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建起集体产权的西红柿设施大棚,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得集体收益,实现每年村集体增收4.6万元。

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务工,部分村民看准商机,以满足务工人员的需求为着力点,在村中开起了快餐馆和小超市,一些村庄开始规划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家乐”经济链,带动村民持续致富增收效果显著。

“我们村光做大包子的就有4户,年收入近20万元,蒸馒头的有3户,他们都是靠村里采摘西红柿的工人致富的。”鞠炳锦说。

大学生回乡干起电商

最近,鞠炳锦接到了村幼儿园园长辛静的“求助”电话:幼儿园现有的教室有些不够用了,希望村里能开辟更大的空间。

鞠炳锦告诉记者,过去村里年轻人都在青岛或者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打拼,留守的老人也都去这些城市帮子女们看孩子,所以村里的幼儿园经常是招不满的状态。然而这两年,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很大转变。“现在回村创业的青年越来越多了,他们的孩子也跟着回到老家上幼儿园,光我知道的,今年就有十来个孩子从外面回村里上幼儿园。”鞠炳锦说道。

王子龙是众多返乡种植樱桃西红柿的年轻人之一,他坦言很早之前父亲就想让他回村,但一开始他不为所动。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王子龙和妻子贾晓燕被“困”在了前洼村,他也得以有机会亲身体验父母从事的樱桃西红柿种植事业。

王子龙家种了3个大棚,一个棚每年净收入可达十几万元。不过他发现,尽管前洼村的樱桃西红柿品质有口皆碑,但销路仍比较局限,村民都是各卖各的,量上不来也没法跟经销商议价。

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王子龙就带着妻子一路往南开拓市场,先后去了南京、上海、杭州、厦门等地,把当地的果蔬批发市场转了个遍。这些市场上此前已有人销售前洼村的樱桃西红柿,市场反馈也非常好,所以两个年轻人没费太多口舌就积攒了一批经销商客户。

回村后,王子龙和家人迅速把家里的大院改造成樱桃西红柿分拣分装车间,他要帮乡亲们把樱桃西红柿卖到全国。如今,他们每天要往南方发两万多斤樱桃西红柿。旺季的时候,一个月就能挣十几万元。

同样被家乡发展前景所吸引的还有95后的鞠朋浩,他现在是青岛前洼果蔬专业合作社电商负责人,也是前洼村最年轻的电商负责人。

鞠朋浩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外工作了一年,当发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后,毅然返乡创业。他和爱人一起,从零到一学着做电商,创业过程中也见证了前洼村樱桃西红柿产业的发展。

“‘釜山88号’樱桃小西红柿成本高,价格上没有竞争优势,刚开始客户很少,一天也就几千斤的出货量。但前洼村种出来的樱桃西红柿在口感上很占优势,所以回头客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现在有很多客户慕名而来,一些大型商超也来村里采购,经过近两年发展,目前每天的出货量达到两万多斤。”鞠朋浩透露。

这两年,前洼村里像王子龙、鞠朋浩这样返乡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光90后大学生就有30多个,一颗小小西红柿让农村有了新时代的“农二代”“棚二代”。他们凭借所学知识和开阔的眼界,依托网销平台,给当地樱桃西红柿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摆脱“贴牌”生产 还需“抱团”作战

与很多地方的产业振兴路径不同,崔家集镇走了一条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特色之路。但记者在蹲点中注意到,村里发往各地的樱桃西红柿包装盒上没有当地品牌标识,大部分都是水果商自己的牌子。

“咱这块做得确实有点弱,等于是咱用自己种出来的高品质樱桃西红柿给这些水果商打了品牌,人家反过来还得控制咱的价格。”鞠炳锦说,之前村里也曾经注册过商标,但是由于缺少地域特色,缺乏品牌运营的经验和意识,所以现在大部分还都是“贴牌”生产。

不仅是前洼村,整个崔家集镇也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

崔家集镇党委书记贾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综观崔家集镇的发展,从最初的36个扶贫大棚到如今的全镇700多个大棚,种植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缺失的问题。“比如周边有些地方也种植樱桃西红柿,但是品质要比我们这里的低一大截,价格也要便宜很多,但是因为没有一个规范化的东西约束,这些西红柿就可以在市场上打着崔家集的牌子卖,最后受损的是整个樱桃西红柿产业。”

目前,崔家集正在筹划着成立西红柿产业协会,通过协会完成产业规范化发展问题,同时还谋划着在崔家集建设樱桃西红柿交易市场,采取各村集资兴建的方式,最后的盈利分红也由各村共同享受。

贾涛同时坦言,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户各自为战的方式必然会遇到很多瓶颈,比如小农作坊式生产,无法在市场端形成议价的能力,更大的利润还是被中间商赚走了。

如何破解这一痛点,让崔家集的樱桃西红柿能叫响全国,让更多村民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崔家集镇给出的答案是产业化。

崔家集镇引进了平度市农投集团,投资2亿元,规划了一处占地1600亩的高标准大棚园区,由扶贫合作社向农业创新示范体转型。贾涛告诉记者,建设一个大棚的成本约15万元,很多村民还是拿不出这么一大笔钱,即便勉强凑够也承担着较大的风险,而由政府出面招商引资,引入国有资本投资建设,聘请第三方公司统一管理,最后大棚还是租给老百姓种,政府积极对接百果园、京东农牧这样的大平台,按照这些大果商、大平台公司的要求来种植、生产,形成产业化生产模式,大大提升了崔家集西红柿的知名度,同时让崔家集西红柿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在市场上能够叫好又叫座,最终惠及全镇乃至周边地区的老百姓。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