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1 02/19 07:49
· 来源 ·
青岛早报
· 责编 ·
亚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压岁钱归属有了法律解读 青岛流行开设成长账户

原标题:《民法典》对压岁钱的归属作出解读 记者调查发现岛城流行开设“成长账户”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春节假期过去,你家孩子收了多少压岁钱?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孩子压岁钱能否自己保管的解答冲上热搜后,顿时掀起一场“压岁钱谁做主”的热议。 《民法典》的规定简单概括就是,家长可以帮忙保管压岁钱,但钱还是属于孩子的。此消息一出,无数网友炸了锅,很多90后年轻父母“哭诉”规定来得太晚,自己从小到大都没见过还回来的压岁钱;还有人调侃,爸妈的“套路”系列之“压岁钱我替你存着”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说法。

担心乱花 压岁钱大多要上交

昨日,记者针对岛城孩子压岁钱的去向展开调查,接受调查的大部分孩子表示,自己的压岁钱交由父母保管,有需要时再向父母要;少部分孩子表示,压岁钱由自己保管支配,这是父母对自己的信任。当然也有“折中派”,压岁钱一部分上交父母,跟孩子无关;一部分孩子留下,由自己支配。

“以前不把压岁钱给孩子,主要是担心孩子年纪太小,对钱没有概念,放在他们手里会乱花。现在孩子虽然长大了,但也养成了习惯,收到压岁钱后就交给我们。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市民刘女士一样做的大多是70后、80后家长,他们认为孩子没有金钱概念,只有喜欢和不喜欢之分,一旦有钱缺乏节制,会将喜欢的玩具等一股脑买回来,可等新鲜劲一过,就把买回来的东西扔到一边,不当回事了。而另一方面,压岁钱不是一笔小数目,在家庭开支中能起到大作用,所以要把孩子的压岁钱收起来保管。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孩子都希望父母能将压岁钱给自己一些,他们觉得手上有零用钱,平常买学习用品也方便。一些中学生认为:“不想开口问父母要钱,手上有点钱,花起来心里没有压力。 ”也有上小学的孩子向记者坦言:“看到有些同学带压岁钱去学校,喜欢什么就买什么,非常羡慕,希望也能自己支配压岁钱。”

礼尚往来“羊毛”薅在父母身上

“孩子的压岁钱不就是家长随出去的压岁钱换来的吗?”过年发压岁钱,对很多家庭来说成了礼尚往来的互动方式,亲朋好友给自家孩子发压岁钱,自己自然也得给亲朋的孩子发个红包,所以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其实就是自己给出去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而这“羊”,当然就是做父母的。

市民林先生每年过年都要给亲戚的孩子准备压岁钱,林先生说,这几年每年都要发出去将近一万元的红包。 “我和妻子两边的亲戚家里都有小孩,为了公平,每家的孩子给得一样多。 ”林先生告诉记者,家里的亲戚为了礼尚往来,到林先生家拜年也会给孩子带个红包。这些压岁钱不是小数目,他会留一点零头给孩子,自己收走大部分,就这样兜兜转转发出去的压岁钱,又回到了自己的口袋。

开设账户“存起来”的诺言成真

媛媛今年5岁,从刚出生开始,父母就为她开设了“压岁钱账户”,每年孩子的压岁钱都会存入这个账户,如今账户中已有好几万元。媛媛的妈妈说,这也算是零存整取,等孩子上学之后交给她,让她学着自己支配。采访中,像媛媛爸妈这样做的多为90后年轻父母。他们表示,自己小时候父母总是把钱拿走说给自己存起来,可到头来也没见到压岁钱。现在自己做了父母,既然是亲戚给孩子的钱,那就给孩子存着,等以后会连卡带钱一起交付到孩子手上。

“我女儿今年6岁,从小到大,她的压岁钱一直在卡里存着,今年她要上小学了,这笔钱可以拿出来给她买书和文具,让她学会自己支配压岁钱,这样以后钱放到她手里我也放心。 ”市民姜女士告诉记者,今年过年的压岁钱,她给了女儿一部分,春节期间带女儿一起去买了上学用的书和文具,让女儿在亲身体验中慢慢懂得支配钱的概念。

专家说法 要让孩子学会“花钱”

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的爱与祝福。让孩子明白压岁钱内涵的同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明白金钱的意义。青岛成长心理研究院院长石卉表示:“财商与智商、情商、逆商同样重要,借用零花钱的储存、规划、使用、分配等过程,帮助孩子逐步建立金钱观。因此家长不要把压岁钱自己收着,要学会顺势而为。 ”3岁至5岁的孩子,需要让他们认识金钱以及学会使用;6岁至8岁的孩子,应该培养起“我的钱”的意识;8岁至9岁的孩子就要培养他们独立打理自己的零花钱的能力。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可以适当将一部分压岁钱交给孩子自己保管、自己支配。10岁至11岁的孩子,就应该让他们懂得节约用钱,学会计算,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办一张单独的银行卡,让孩子试着有财商理念。

平时,家长也应该教育孩子金钱来之不易,可以带孩子到自己的工作单位看看,告诉孩子金钱是通过劳动获得的,是付出辛苦劳动的报酬,让孩子懂得珍惜金钱,并尊重父母和其他人的劳动成果。同时还应该教育孩子,钱虽然能买到很多东西,但是压岁钱的寓意是亲人间感情的表达,健康、友情、亲情和信任比金钱更值得珍惜。

管理孩子压岁钱也要有“法治思维”

父母究竟应不应该花孩子的压岁钱?山东琴岛律师事务所杜慧谦律师表示:“家长管理孩子压岁钱时要有‘法治思维’,要合乎法理、顺乎情理。 ”

首先,给压岁钱在法律上属于赠与行为,应当归受赠人所有。《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接受长辈的压岁钱就属于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就是说未成年人可以独立接受压岁钱。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受到不同限制,只能从事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就是说,根据《民法典》规定,虽然压岁钱归孩子所有,但是孩子不能随意消费或者支配,如果是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由其父母代为支配;已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其仅能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比如只能购买铅笔、橡皮、小吃、饮料等,不能购买大件用品、游戏装备或者大额打赏主播等,大额消费需要经过父母的同意或者追认,否则无效。

父母可以处置被监护人的财产,前提条件是为了维护孩子的利益,比如说父母为了使孩子财产的经济价值更高,或是为了改善孩子的居住生活条件等,但是不能用于自己消费。此外,《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也就是说,如果未成年人对他人构成侵权,比如将别人打伤,毁坏了别人的玩具、财产等,则应当从未成年人的压岁钱中优先支付,剩下的再由父母赔偿。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